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太极与阴阳是什么关系?

太极与阴阳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283 更新时间:2024/2/25 14:59:12

太极者阴阳同体,两仪者阴阳也。

太极没阳,纯阴混沌。有了太阳分两仪,故先阴后阳,有阴先阳后之名词。阴阳论。有了太阳地球升温,冰球化气,道冲天立地分,轻清为气天下成,混浊重引力坤成。天地同步自转,天护地心为中心。所谓不同步的是天上,所谓天地同步,是天下大气层和地球是同规同转的。万物各有阴阳,四象分,八卦立也。四时,八节,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年月日时成,至现在的三百六十五日有奇,每年秒之差也。太极图虽各样不同,各学派各有其用也。总体看是天地自转,与日月星辰的天关系。易者日月移也。太极图不是平面图,是立体全息图。

在古代的阴阳各是什么意思,而现在的阴阳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人说有的人是阳的,有的人是阴的?大神们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1]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舆,占卜等。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阴阳五行国学之本,看似简单,却知者甚少,知而能守其道者更是少之又少。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阴为寒,为暗,为聚,为实体化阳为热,为光,为化,为气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冲气以为和(像无形的气分隔了阴阳,使其各居其位。)。阴阳的位置是不断变化,周而复始的。我们所能看见的事物为阴内阳外(这就是聚合生成阳居于上的正物质),反之则为反物质(类似黑洞),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阴阳的规律和结构,就像人出生(是聚合),然后死亡(消散),这就是阴阳的规律,而人体内阴阳失衡或阴阳所在的位置不对人就会生病。这些就是阴阳真正的含意,也是据此所画出的太极图的根本意思所在。国学(医、天文、地理、数术、哲学乃至各家经典)无不以此为基础,并深刻影响了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五行和太极参照相应词条)阴阳就是在同一个属概念“对立统一(全集U)”下的两个种概念“阴(集)和阳(集Y)”之间的一种不相容关系。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变集)”肯定对象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变集Y)”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Y=0),又相互互补(∪Y=U=1,1-Y=),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对立统一整体)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阴阳外延的和或并(+Y=∪Y=U)。、总而言之,阴阳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代表阴阳的词语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生死离别指不易再相见的离别。[引用]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了死别长城,生离函谷。”[例]人世间最悲伤的事,也许莫过于亲朋的生离死别了。多用来形容悲欢凄凉呜怨伤感的情怀阴阳是一体的,人与自然中的万物密切联系,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思想。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华夏先民

  • 古时候的“阴阳”跟现在的一样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3全部古时候所讲究的“阴阳”与我们今天的“阴阳”有许多的不一样。那么有哪些不一样呢?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古时候的阴阳,是来源于大自然的。古时候人们对于阴阳的概念,完全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古时候的人们从天气、男女、老少、上下等方式,用人们最常用的哲学理念来解释“阴阳”。从老子所出版的一本书《道德经

  • 有人说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阴阳)两面,那么,世界的另一面是啥?智慧的另一面又是啥?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是黑白,寒热之气,智慧的那一面是死亡。我们世界的那一面是美国。一百八十二度有奇就是世界那一面。是指阴间吧,谁想知道过去看看就不要想回来了。自古以来都说人类万物寄居的世界是阳间,与之相对应的是阴间,是地府,是人死后去的地方。以前农村的老妇人,在农历八月十五时,请神附体,有人真的到阴间旅游,还能看到

  • 我国一直都有阴阳之说,那么阴阳真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3全部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

  • 中国古代所指的"阴阳"理论,具体是什么理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1全部中华养生理论阴阳协调的辩证论阴阳,原指日照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它是古人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对立双方,以及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种因素的抽象概括。战国末至西汉初出现的《易传》中,阴阳学说才在哲学领域首次得到了较为全面系统的

  • 古代的阴阳家与道家有何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诸子百家中的“阴阳家”和“道家”听起来有点像,但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学派。虽有关联,但分歧也比较明显。实际上诸子时代的百家争鸣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是互相融合的过程,所以很多学说看起来有相似的地方。阴阳家:以“阴阳”、“五行”入“世理”阴阳家起源比较晚,要到战国末期才初露端倪,主要学说分两个,一个为“阴阳

  • 名词解释--天人合一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代表“道”、“真理”、“法则”

  • 阴阳哲学原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1全部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

  • 阴阳五行理论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3全部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阴阳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运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

  • 什么是哲学?有什么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什么是哲学?试作如下回答: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里的世界观是一种传统的说法,其实际是指宇宙观。人类对于宇宙的看法,包括如下一些认识:1、对立统一规律,2、矛盾运动规律,3、物质不灭定律,4、内因外因论。除此之外还有静与动,有与无,变与不变等等的一些对运动的基础的矛盾理解概念。这些认识与概念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