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哲学流派有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道家)等。西方哲学流派:米利都学派、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智者派、苏格拉底学派、麦加拉学派、埃利斯埃雷特利亚学派、犬儒学派、居勒尼学派、柏拉图学派、学园派等
什么是生态休闲?
生态休闲是休闲的一种形式,现代科学家从生态哲学维度出发,认为“生态休闲”就是人的生态化休闲与发展的生态空间,就是为不断满足科学、文明、健康休闲的需要而处于的生态文明创造体验、欣赏并建构的一种高层次、高品位和高质态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它既是人类着力建造的生态环境物质文化和生态享受精神文明的结合,亦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3]。生态休闲通过人类休闲所特有的生态行为方式、生态思维方法、天人合一的情感、关爱生命的伦理,创建生态文化意境,通过环境保护途径,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品质的全面提升和自由发展[3]。由此可见,生态休闲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休闲,它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它以保护环境为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休闲观。
明代宋应星的科举著作天工开物提出什么哲学思想?
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图。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做十八卷。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我国古代物理知识大部分分散体现在各种技术过程的书籍中,《天工开物》中也是如此。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此外,在《论气》中,宋应星深刻阐述了发声原因及波,他还指出太阳也在不断变化,“以今日之日为昨日之日,刻舟求剑之义”(《谈天》)。他的著作都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如在“五金”卷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特别是,宋应星注意从一般现象中发现本质,在自然科学理论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首先,在生物学方面,他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把我国古代科学家关于生态变异的认识推进了一步,为人工培育新品种提出了理论根据。在物理学方面,新发现的佚著《论气气声》篇是论述声学的杰出篇章。宋应星通过对各种音响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波的概念。宋应星刊印《天工开物》后,还曾任福建汀州府推官(1638)、亳州知府(1643)。1644年明亡,他挂冠回乡隐居。由于他的反清思想,《四库全书》没有收入他的《天工开物》,但却在日本、欧洲广泛传播,被译为日、法、英、德、意、俄文,三百多年来国内外也发行16版次(1637~1977),其中关于制墨、制铜、养蚕、用竹造纸、冶锌、农艺加工等等方法,都对西方产生了影响,代表了中国明代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