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巨系统,包括道、释、儒三大分支。其中以道学最为历史悠久,远溯于上古人纪时代。道德文化系统,是生命真相的探索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和脊梁。道医学,源自于道家的修身学说,最初期是诞生于伏羲黄老学说中所提及的守一法之中,在2500年前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其代表作,以现存的《黄帝内经》最具有代表性。它是古代修身者在“恬淡虚无、正气内存”下对生命真相全面、深刻地进行慧观内视,以及研究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成果的部分记录。道学研究人体的生命现象,从未离开过人体内最基本的三大物质:“精、、神”这三宝。对生命中的精、、神的研究,道医学早就达到了极其完善和全面的境界。在对人体精、、神三宝的研究中,精和这两大系统直接关系着生命的健康和疾病的治疗,但并不是生命真相的全部。因此,我们的祖先将对“精”和“”两系统慧观与智观研究的结果,以及对“神”这一系统研究的少量结果,综合起来,共同构成传统中医学的灵魂,形成医学理论的坚实基础,并且留下了《黄帝内经》这部专著。道学对生命中的“神”这一系统的研究成果,则保留于道学修身的内部进行承传,始终牢牢地把握着对精神三宝的整体研究和完善,并且创立道医学,完整地研究精神三宝,以区别于传统中医学。因此,研究生命的真相,就必须走进道医学,走进修身学的守一法和修真学的金丹法的殿堂之中进行探索。因为只有道学的这两大学说系统中,才完整和深刻地揭示着人类生命的真相,保存着对生命精、、神三大系统的完整研究。而且,2500年以前的修身学守一法对生命真相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又远远超过汉唐以后时期,在性慧隐退而智能独强中所诞生的修真金丹学。汉唐时期逐步形成的、适应人们后天智能强化张扬背景下的修真金丹学,虽然是一种渐进式逐步摆脱智能制约,淡化心智而明心见性的方法,但它与黄帝老子和庄子所提及的修身得一守一方法的直指心源性海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过,金丹学所对生命中精、、神观察的虚实同步的经验,对传统中医学的全面发展,同样发挥着理论奠基和指导作用。在历史进程之中,中医学依据对生命认知的深度不同,社会需求的差异,逐步形成了道医学和传统中医学。传统中医学,虽然源生于道学,运用其“精”和“”的理论,但是她逐步向完全性的“常道”转化,以适应社会人们素质的需求。而道家内部则仍然把握着生命真相和医学中的精髓继续进行深化,恪守“常道”与“非常道”整体把握型的研究原则,从而形成道家自己内部的道医学,完整地研究着生命真相中精神三大系统。道医学,它在道家内部严格地恪守着师徒相授的原则,在各脉系中代代口传心授、相互承传。并不会完全失传。相反,历史上常见一些道医学中的方法,不断地公开于传统中医学之中,融入传统中医学的系统之中。道医学,由于其核心是把握住“非常道”的世界,主动进入“虚无生万有”而慧观有质无形的虚态空间,全面观察认识事物的本因、内因、外因,特别是对本因的了解掌握;所以,需要具备通过修身才能达到的慧观能力,将慧观与智观和谐统一地整体把握,并且灵活加以运用。因此,道医学在一般情况下,只会在道学的修身界内部流传,难以完整地进入常道后天意识“唯智能”使用的医学领域之中。了解、学习、实践道医学,离不开老子所说的:“修之身,其德乃真”。修身是掌握道医学的前提和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段话中的“其知道者”,就是中华道德传统文化系统的缔造者。博大精深的中华道德文化系统,修身文化,是诞生道医学、传统中医学的源泉。“岐黄源于道”,绝非虚言。“道”,不可见但可知;“德”,可见亦可积。积之厚足,厚德载道,则可知“道”而生万化。老子说:“道生之而德畜之”,“万物尊道而贵德”。虚无生万有,人体生命真相中的有质无形的人体三宝精、、神,就是人体内道和德的必然产物。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蒂,全部都建立于对这个“虚无生万有”中的虚的研究之上。虚中实有的精、、神,就是生命的实相。同时,对万物由道这个虚和○中生出,并且通过德的能量的畜养而成形的现象进行全面研究,也就构成了宏大的道德文化系统和方法论。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是东方哲学、科学、医学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她养育我们的祖先撰写出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出领先于世界的四大发明,造就了汉朝文景之治和大唐盛世。盛唐文化的深远影响,从至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文化现象中仍可略见一斑。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每个领域之中,它在历史上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无比的辉煌。宋代以后,由于中华道德文化系统中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儒学文化进入了教条化阶段,以及接踵而至的外族入主中原,加之西方智能科学的传入,才逐步压抑和冲淡了道德文化系统对中华民族社会发展的作用力。综观历史的进程,中华道德文化系统在近数百年中,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力都日见式微,民族虚无主义者大兴其说,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但这种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暂时现象,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由于高度符合宇宙自然的总法则,符合自然规律中的真理,必定会兴盛于世,大行其道,传遍整个世界。分析中华传统中医学系统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我们便可得到道德文化与传统中医学诞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中医学理论富含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内核,在运用中比其他领域更贴近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源头;因此,她虽然在近数百年来饱经蹂躏,却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傲立于中华大地,百折不颓地顽强地发展着。近代更被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主力军,傲然屹立于世。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言:“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更多文章
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史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汉字有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大致是:商代之前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为成熟期。此后出现一系列演化,特别是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楷书到隋唐基本定型,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被美术化成为「宋体字」,后有模仿宋体字而来的仿宋体,大体就是我们今天
哲学的含义和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的和含义意义?观点一:哲学即爱智慧,哲学的意义即让人爱智慧。人们对林林总总宇宙现象,经纬万端,变幻莫测,百思不得其解,产生了好奇之心,设定了难题所在,并且溯本追源,穷究下去,于是产生了哲学。但是,在宇宙中,最巨大的难题,最深邃的奥秘莫过于宇宙自身,万物自身,人生自身。宇宙万物是哪里来的?消灭之后
有没有好的关于古代哲学的书推荐啊??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人对于哲学有很深的理解和造诣。中国儒家在宋明时期演变出了”理学“,其对于世界,万事万物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是中国古代哲学一支。按亲的要求,便可接触接触理学。说起理学的奠基人”明道先生“,其著有《论王霸札子》《论十事札子》,便是可以小读的。其胞弟程颐先生《程颐文集》《易传》《经说》,都是理学大作。
中国传统农业与西方传统农业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1、中西文化差别中国文化从宏观角度观察事物,讲究“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崇尚顺应与和谐,而西方文化从微观角度观察事物,崇尚“征服与对抗”,追求以人类自我为中心,认识、改造甚至征服自然的目的就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发展到与自然相对抗的地步,致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突出;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生
有哪些古人的教育理念值得借鉴?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是最伟大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有理论有实践的教育家,一部论语,也是一部教育百科全书,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念金句比比皆是,如果单挑一句来说,我最欣赏的也是最值得借鉴的就是论语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话至少有这几层意义。一是讲学习是最快乐的事,也就是快乐学习法,如果做到教与学都是最快乐的事,学
汉朝重农抑商,那么农业都有哪些发展前景?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先从政策方面厘清一下问题。汉朝重农抑商的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变化进行了调整。这是对农业政策的一个补充。使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农业的盛世。汉朝农业发民又带动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汉文明呈现兴旺景象在文帝时期晃错提出了贵粟政策,实际上是对重农抑商政策的一个调整,晁错说:“欲民务农,在于贵
第一个对《红楼梦》作出美学评价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王国维第一个对《红楼梦》作出美学评价的是王国维。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第一个对《红楼梦》作出美学评
哲学的意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的意义何谓一切存在?依赖我们感觉的,不依赖我们感觉的;主观的,客观的;实在的,虚构的;以及一切我们想象得到的,和想象不到的。一切存在至少包括以上所有这些存在形式。抽象是哲学的根本特点。哲学为什么是抽象的?因为一切存在之间都拥有抽象的同一,这种抽象的同一是内在结构的抽象同一和外在关系的抽象同一。正
四书五经六艺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另一种说法是六经:《易经》、《尚书》、《
三字经的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三字经》全文一千二百字左右,包含的人生哲理、历史和文化知识、为人处世的方法等却非常丰富。从一般的常识、礼仪、典籍、历史到勤学、教子的例子等等,都一一列出,易诵易记,对儿童学习做人的道理、了解文化历史知识和启发他们勤奋学习有很好的作用。前人称为“千古一奇书”。书中有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