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老子的作品

老子的作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58 更新时间:2024/1/24 4:38:53

老子,姓,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灵魂

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改造自然、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体现了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及感悟,充满了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蕴藏在古代文化的典籍中,体现在古代仁人志士的思想和行动里。在学习古代文化时,要注意挖掘蕴藏的民族精神;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变革的思想;浩然正气的正道之行和道德情操;有容乃大的开放意识和博大的胸怀;天下为公、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天人合一、自然与社会统一性、整体性的思想;仁爱宽恕、厚德载物的精神;崇尚气节的人格修养;敦厚守信、忠于职守的诚实态度;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舍生取义,勇于牺牲的英雄精神;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孝道传统;勤俭节约等。

《道德经》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是一部对人类精神现象进行透辟独到阐发的心理思想著作。据笔者的研究,《道德经》通篇都在揭示、阐发着一个基本的心理学观点——即精神节约论。所谓精神节约论就是:人应当以最小的精神付出获得最大的实际效果或行为效果。《道德经》中有一句名言即是“治人事天,莫若啬”。那即是说,人们无论在个体活动中还是在群体活动中都要“啬”其精神。我以为,“精神节约论”是《道德经》最富逼真度的命题,是《道德经》的实质所在。《道德经》与儒家所倡导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即通过自身不断精神付出和体力消耗去获得良好的行为效果的方式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它主通过节约、保持、修养自己的身心而获得最佳实际效果。它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就是建立在精神节约论基础上的。《道德经》的这一观点与西方19世纪著名哲学家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和芬那留斯的费力最小原则不谋而合,即人们希望用尽可能小的劳动,尽可能小的思维消费,尽可能短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所要求的东西。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如何运用唯物论的有关原理简述建设生态平文明的哲学依据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界为人提供了生存基础和劳动的对象,没有了里生存基础和劳动对象生产力无从谈起.2从发展角度看,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利于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发展空间,其实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点.3.从矛盾角度看,五大文明建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不仅要抓

  • 如何读周易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周易与儒道玄学的差别周易主要做什么的?主要讲变化。就是一个易字,变的意思。还有与周易相符相照应的书列举出来周易是哲学是超出所谓学科的哲学还是学科哲学之中的?只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学说。相对神学,更理性而已,但还是带有神秘的成份。若是周易是哲学是不是现实中读一些更符合当前的书或简单易懂的书有用呢?哪是

  • 以人为本的“人”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以人为本,是胡锦涛同志

  • 值得读的中国古代哲学书籍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在道家哲学方面,代表的哲学著作有《道德经》、《管子》、《列子》、《庄子》、《淮南子》、《抱朴子》等等。以《道德经》为例,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至今,这一思想对整个人类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儒家哲学方面,代表折哲学著作有《大学》、《论语》、《孟子》、《荀子》等等。以《论语》为例,提出了“仁”的核

  • 中古古代哲学流派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古中国哲学流派有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道家)等。西方哲学流派:米利都学派、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智者派、苏格拉底学派、麦加拉学派、埃利斯埃雷特利亚学派、犬儒学派、居勒尼学派、柏拉图学派、学园派等生态休闲是休闲的一种形式,现代科学家从生态哲学维度出发,认为“生态休闲”就是人的生

  • 仁德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仁德---中国传统的美德观念,就孔子而言是崇高无尚的。仁,就是心灵美,以人为本。德,在《道德经》里是万物发展的总规律,是中华哲学的根基。“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

  • 学习古代文化常识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做为一个中国人,学点古代文化常识意义重大。常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代文化常识范围很广,古人的称谓,官职,节气,历法,儒家文化,宗教,孝道,地理山川,诗文书画,历史事件和名人都可以说是古代文化。掌握了这些东西,首先可以说你的血液里流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出了国你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遇事尤其是关

  • 文艺复兴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自我觉醒的时代。人们的思想从空幻的彼岸世界回到了现实的此岸,从清净的僧院走到了纷扰的尘世,从而发展了自然,也发现了人自身。追求科学知识,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这是当时人们的一般精神面貌。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要去追问所谓的意义,因为你追问到最后一切是都“空”。我是哲学专业的

  • 有人说“哲学不能挣钱”,但为什么有的人还要读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谁说哲学能挣钱呢?我们读哲学也不是为了挣钱,我年轻有一段时间无耻的以为找到了人生的真谛,我放荡不羁,玩世不恭。当我夜郎自大,骑虎难下,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哲学出现了,它为我们指点迷津,大浪淘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哲学有两种,一种是管用,但不深刻的哲学。还有一种,深刻但无用,甚至对人有害的伤人哲学。

  • 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物质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上的物质其实是针对绝对时空而言的,揭示的是物质的真正本质。我们可以认为哲学上物质的完整含义是:“物质是在绝对空间中占有体积,具有质量、能量和信息,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既不能被创生,又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则是相对时空中的物质,认为看得到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