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指古代道家、道教把修真得道(成仙),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称之为真人。代表了道家神仙可学,天尊可成的思想理念。常用作称号,如关尹子、文子、列子、庄子在唐代皆封为真人。道德经与四子真经所代表的玄学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天师改为真人封号,如明朝洪武时,正一教来朝,洪武帝大喝:“妄甚!天岂有师乎?改号真人。”此后,各教天师掌门都以真人自称。
太上老君是由哪一为历史人物演变而来的?速度
老子。太上老君,道教天神、教主。为三清之第三位。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宫观“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执扇子。相传其原形为老子。北魏前称: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即老子。约自北魏起,又称太上老君。东晋葛洪的《神仙传》汇集群书所见之老子传记,或称老子先天地生,或称其母怀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发,故称老子。亦有称其母於李树下生,生而能言,指树而姓“李”。据东汉延熹八年陈相边韶的《老子铭》,老子“离合於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道成化身,蝉蜕度世”。齐梁高道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定太清太上老君为第四中位,居太清境太极宫,即三十六天中之第三十四天,在三十三天之上。《魏书》的《释老志》称太上老君“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唐代皇室,以老子李耳为同姓,崇奉太上老君,累加尊号。唐高宗尊太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三上尊号,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关于修道有什么历史记载
春秋的老子创立了道家,其著作就是道德经,晋代的葛洪的著作就是抱朴子,关于修道嘛,东汉的张陵创建了道教,这对后来的三国影响极大,说个实例吧,刘备的儿子刘禅其实也蛮有能力的,不过有一个宦官黄皓断送了蜀国的社稷,因为黄皓是道教的人,诸多历史表明道教是不容忽视的
历史上有哪些道人活动在道教圣地青城山
汉顺帝汉安二(143)年,道教的祖天师张陵以一百零九岁高龄,从洛阳越秦岭历时近年,始抵“西山”,在青城一带山区传道11年,汉桓帝永寿二(156)年,羽化于青城山。终年一百二十二岁,葬于青城山混元顶,今青城山天师洞张陵羽化飞升之处。张陵死,传张子衡,称嗣师;子衡传张鲁,初为益州牧刘焉的都义司马,后据汉中以其祖道术传人称为“师君”,后为巴西太守。三张之后,天师道另一个重要首领是范长生。范长生率范姓千余家依青城山,率众耕食,并团结自保。范长生是天师道的重要首领,他“善天文,有术数,民奉之如神。”唐中和元(881)年道教学者杜光庭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于前蜀天复四(904)年隐居青城,卒于后蜀明德一年(933).青城山历代著名道士::唐代有薛昌、杨通幽、徐佐卿。薛昌在青城山创炼丹术。杨通幽为唐玄宗寻觅杨玉环(见白居易《长恨歌》)。北宋有丈人观道士沟谷符,宋哲宗元佑(1086-1093)年间张陵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张继光,兴天师道正一派。南宋时通惠真人朱洞元、保一真人李少微、混隐真人南毕道等将宋代盛行的内丹术与符术咒相结合,创天师道清微派。南毕道,眉州人,他学问很好,通晓天文地理,仕宗,官至广西巡抚,后弃官在青城山精研道学,为青城山道教发展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清初,武当山的全真龙门派道士陈清觉、穆清风、张清青、张清云等在青城创丹台碧洞宗,再传至彭椿仙、易心莹,现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元天大师,为天师道丹台碧洞宗第二十三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