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说唐全传》中的十八好汉哪些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哪些有原型?

《说唐全传》中的十八好汉哪些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哪些有原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17 更新时间:2024/1/25 0:39:29

《说唐全传》中虽然作者提出了十八好汉排行榜这个概念,但实际点明的只有十三位,这其中历史人物有两位,有历史原型的有五位,还有一位结合了多位历史人物塑造而成。

十八好汉我们先来看一下十八好汉点明的十三位。

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尚师徒/新文礼尚师徒/新文礼空缺空缺空缺空缺秦叔宝空缺单雄信我们逐一来看一看,指出的这十三位大将在历史上是否存在,又是怎样的形象。

李元霸书中的李元霸是李渊四子,上界金翅大鹏临凡,师承紫阳真人,有四象不过之力,捻铁如泥,属于十八好汉中超然的存在,普天之下除了裴元庆无人能接他一锤而不败。曾经创下一人打死一百二十万人的核弹级战绩。

历史原型为李渊三子李玄霸,由于十五六岁就夭折了,所以没有太多事迹被记载下来。换言之,小说中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种种,全部都是虚构的。

另外,原本小说和历史李玄霸是可以同名的,但是由于《说唐》成书于清代,所以为了避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中“玄”字的讳,所以改成了李元霸,这也使得他与十八好汉中第三个真实人物擦肩而过。

宇文成都雷声普化天尊临凡,使四百斤一杆镏金,曾一度受封“无敌大将军”(又称天保将军),其实力也确实一度天下无敌。可惜李元霸的出世注定了宇文成都的悲剧,三次被其挫败,甚至还在四明山被第三条好汉裴元庆打得抱鞍吐血,进而昏厥。不过从独战海云锡一日取胜还是证明了宇文成都过人的硬实力。

原型为历史上宇文化及长子宇文承基。宇文化及弑君自立大许国,称皇帝号,宇文承基被册封为太子。不过他的能力比小说中的宇文成都差的多,率军攻打魏州久攻不下不说,还被名不见经传的守将元宝藏击败。

最终,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所迫,宇文承基与父亲一同被枭首示众。

裴元庆巡天都太保八臂哪吒临凡,使三百斤一对银锤,有万夫不当之勇,实力不下于宇文成都,是普天之下面对李元霸战绩最好的一个,当然了,也仅仅是接了三锤。

瓦岗兵伐临阳关时,裴元庆中尚师徒之计,被新文礼引到庆坠山山窟之中,埋伏的军士点燃火雷,将裴元庆闷烧致死。

原型为裴行俨,早年曾随张须陀镇压义军,因勇猛善战,故有“万人敌”之称。后随父亲征讨瓦岗,不想受监军萧怀静陷害,于是父子杀死萧怀静,归降瓦岗。

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裴仁基、裴行俨父子被俘,因其父子威名赫赫,所以颇受王世充的礼遇,王世充还把哥哥的女儿嫁给裴行俨。但凡事有利有弊,盛名能带来荣耀,同样也伴随着猜忌,王世充一直对裴行俨忌惮猜忌,游走在重用和杀之后快之间,裴家父子对此心中不安,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谋划发动兵变,不想被王世充察觉,父子一同被杀。

另外裴行俨的弟弟裴行俭在历史上也很有名气。

雄阔海第四条好汉,使一百六十斤一对钢斧,太行山大寨主,因驱虎过涧被伍云召所赏识,结为兄弟。后来斧劈好食小儿肉的麻叔谋,救下相州刺史高谈圣,并拥立其为白御王,雄阔海也因此被加为兵马大元帅。

雄阔海急公好义,扬州之战,不顾急行一夜水米未进,力托千斤闸助反王联军脱困,最终力竭压死在千斤闸下。

历史上没有对应原型,属于完全虚构角色。

伍云召天下第五条好汉,使一百六十斤丈八蛇矛,师承紫阳真人。伍建章之子,是镇守南阳的南阳侯,伍家满门被杀后,伍云召怒而起兵报仇,自称忠孝王,接连挫败麻叔谋、韩擒虎,连挑隋军上将十余员,不过最终被宇文成都所败,不得不单骑突围。

与雄阔海一样,属于虚构人物,没有历史原型。

伍天锡伍云召族弟,陀螺寨大寨主,使二百斤混金,曾与雄阔海连战半个月不分胜负,不属于任何反王势力,四明山与雄阔海、伍云召联手会战宇文成都,最终苦战一日不敌。

伍天锡也是虚构人物,笔墨也不算多。

罗成第七条好汉,白虎星临凡,使二百四十斤丈八滚云枪,书中介绍其七岁能打猛虎,十二岁大破番兵,名震番邦。

扬州武举大战,枪挑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麾下上将四十二员,一举夺魁。洛阳之战在枷锁山日锁五龙,立下不世之功。

刘黑闼兵伐大唐时,罗成被征调随李建成迎敌,李建成与李元吉知罗成对李世民的重要性,屡屡迫害。

最终罗成误中苏定方之计,被诱到淤泥河,陷了战马,乱箭穿身而死。白虎星真灵不散,附身薛仁贵,二世再保大唐。

原型为猛将罗士信,历史上的罗士信是当时数一数二的猛将,十几岁从军,虽身材矮小,却极为勇猛,深受来护儿、张须陀等人的赏识。张须陀战死后,罗士信等人被俘,归降瓦岗。之后李密被王世充所败,罗士信又归王世充。

起初王世充对罗士信极为礼遇,但是随着麾下大将的增多和实力的增强,对罗士信再无往日的恩待,甚至抢了罗士信的战马送给自己的侄子。不堪忍受其辱的罗士信归降了李唐。

在李世民征讨刘黑闼之战中,李世民的爱将王军廓被围,罗士信自告奋勇冲入城中,换王军廓守城,不想城破被俘,宁死不降下为刘黑闼所杀。

罗成的部分人生轨迹与罗士信一样,而且在比《说唐》更早成书的《大唐秦王词话》中,两者为同一人,姓罗名成字士信,也就是说将历史上“士信”这个真名改成了表字,为他虚构了名“成”。这和单雄信姓单名通字雄信是一个道理。可惜《说唐》本末倒置,只保留了虚构的“罗成”之名,而取消了士信,这也使得后世评书将罗成和罗士信分成了两个角色。

网上有一种说法,说史书记载“罗艺有子名成,事迹不详”,但是我没有找到相关的文献。

杨林计都星临凡,使三百斤一对虬龙棒,大隋朝第八条好汉,起初设定是杨坚的叔叔,后来成了杨坚弟弟。是闻仲、脱脱一样的人物,也是杨广唯一敬畏的人物。

杨林一生为大隋殚精竭力,可惜最终无力回天,在龙鳞山堵截十八路反王时为罗成回马枪所杀。

就原型讲,杨林就是那个集合至少三个人物的特例。身份上来说,借鉴了历史上杨坚之弟卫王杨爽;开国大功则有杨素的影子;最终致力于镇压起义则多为大将张须陀的事迹。

魏文通第九条好汉,使一杆大刀,自号“赛关爷”,曾在潼关外追赶秦琼时九次将其击败,秦琼最多一次只挡了十五刀。除了碾压秦琼,魏文通还虐打过单雄信。

同样属于没有原型的虚构人物。笔墨少得可怜,满打满算也就出场了三两章就被王伯当一箭射死了。

尚师徒师承长平王邱瑞,使一百二十斤提炉枪,人称“四宝将”,是第十或第十一条好汉。曾杀得秦叔宝走投无路,摔死黄骠马,别断骨头上。之后还设计炸死了裴元庆。

同样是虚构人物,无历史原型。

新文礼尚师徒出场时,书中介绍是第十条好汉,到了新文礼二次出场,又成了魏文通死后,新文礼第九。所以新文礼和尚师徒谁是第十,谁是十一很难确定。

另外,新文礼第一次出场和第二次人设不同,第一次很普通,使大刀。第二次则是尚师徒请来救火的。但是比较倒霉,原本尚师徒面对的瓦岗最强将领不过是秦琼,要不是枪马被盗,他一个人就搞得定。新文礼初到时还信誓旦旦,没想到一出战就赶上裴元庆督粮到了,被一锤打断二百斤的铁方槊,虎口流血。

这还没完,之后新文礼执行尚师徒的计策把裴元庆炸死了,成功把仇恨拉到身上,被瓦岗群雄围殴,原本他挡得住,但是裴元庆阴魂显圣,直接导致了新文礼被乱刃分尸。

而一切的始作俑者尚师徒却完全没有人恨他,走投无路之下,秦琼依旧在劝降,死了以后还和裴元庆的阴魂一起帮助秦琼破铜旗阵。不得不说,裴元庆不愧是哪吒转世,这脑回路也是绝了。

这段故事很精彩,但故事终究是故事。尚师徒也好,新文礼也罢,和海云锡、魏文通一样,属于虚构人物,没有历史原型。

秦叔宝秦琼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点我想大家都知道,只不过除了人生的大方向,小说中的具体事迹皆为虚构。

历史上的秦琼从来不曾做过大军团的统帅,他是以勇猛善战闻名于世的,如果评选历史上隋末唐初第一猛将,我想至少有七成人会选择秦琼,即便裴行俨、尉迟恭、罗士信等人同样善战。

秦琼的生年不详,但是推测到李世民登基后应该年事已高,再加上多病,所以他在建唐过程中立下的功劳更多,至于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夺嫡之战,秦琼参与度应该不如尉迟恭、房玄龄等人。

单雄信历史上只有单雄信没有单通,而且形象与小说中刚好相反。

小说中单雄信义薄云天,对秦叔宝恩同再造,对每一个兄弟不说掏心掏肺也差不多,但是并没有得到回报,在前途面前,所有所谓兄弟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而罗成更是翻脸无情,亲手擒斩了单雄信。所以民间才会有“宁拜桃园三结义,不拜瓦岗一炉香”的说法。

然而历史上,单雄信贪生怕死,左摇右摆。在李密诛杀翟让时,李被砍成重伤,很多翟让的心腹被杀,而作为翟让曾经左膀右臂的单雄信居然伏地求饶。

之后在李密与王世充交锋时,单雄信更是按兵不动,坐看李密兵败,最后带着本部人马直接降了王世充。所以我甚至一度怀疑,单雄信是故意博得李密的信任,然后在关键时刻捅李密一刀,好为故友翟让报仇。

总之历史真相被尘封,单雄信到底是贪生怕死还是忍辱负重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是他被李渊和李世民不容却是铁定的。不同于小说中任凭李世民跪地请求,单雄信宁死不降。历史上是单雄信拜托发小李为其求情,但是任凭李如何请求,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也不肯放过单雄信,最终单雄信只能无奈接受被杀的悲惨命运。

通过对这十三人的介绍我们会发现,有原型的人物在小说中笔墨明显比虚构的人物多,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秦琼、单雄信更是主角和引导剧情的重要配角。

只不过存在也好,虚构也罢,小说具体情节基本都是虚构的,与历史基本没什么关系。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宋徽宗历史贡献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宋徽宗作为亡国之君,让人唏嘘不止。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历代帝王中,爱艺术的皇帝一大堆,比如唐太宗、李后主、乾隆,但真正称得上艺术家的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宋徽宗。徽宗在政治上昏庸无能,毫无建树,在艺术上却造诣颇深,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丹青造诣堪称登峰造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文学、书画等艺术方面做

  • 那部评书最让你难忘?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我本人提出这个问题时,就感到为难!很多听过的评书会浮现在脑海里。很多!确实很多!每个人的认知不同,所喜欢的评书也不尽相同!我最喜欢的评书是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而最让我难忘记的是!袁先生讲的第337回,诸葛丞相病逝五丈原,这回书,我已听过多次,每次都是听着听着,就会泪流满面!袁先生那种略带沙哑且

  • 经常纸质报刊、电脑屏幕上的文字看久一会就回头晕犯困,理解能力下降,像是阅读困难症似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我也有,都市人通病,视觉疲劳症,医生建议,做眼保健操,尽量少用眼,可以多听。上《呱呱听书网》用耳朵听书,从此眼睛不再疲劳,内容挺多,免费的。人物传记、历史、小说、诗词、纪实、童话、教育、英语都有。1.易卫华著。《名人传记--伍子胥:奇谋战圣》,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2.司马迁.《伍子胥列

  • 道教究竟有没有鸿钧老祖?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鸿钧道人这个神唯独见于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当中,除此之外,在别的文献中尚找不到有关他的记载,不知道是作者许仲琳(关于《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谁其实有争议,这里暂用许仲琳)凭空捏造出来的,还是从哪里得来的。当然,他也不存在于道教当中。道教的最高领袖是三清,依照地位从高到底的顺序: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 介绍一篇名人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名人传》《巨人三传》本书由罗曼罗兰(法国)著《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

  • 道教的创始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道教大概是不存在创始人这这种说法的,因为道教不是一个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那种亚伯拉罕诸教(一神教)一般追求唯一性的宗教。道教的产生和演化过程,充满了中华文明多元化的特点。道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道教的起源最早可以追述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方仙道,一个崇拜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宗教形式,这些人的宗教宗旨是追求长生不

  • 评书有着怎么样历史? [相声小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评书,也叫评词,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在江南则称为评话。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后来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象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评书。在北京流行的评书,相传是明

  • 中国道教的辉煌历史都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道教的辉煌历史有很多例如:道教在“唐朝”与“明朝”时期都被称为国教,下面我们仔细说一下“道教的辉煌历史”。中国道教的辉煌历史,要从道教的三位祖师开始说起,所以再说道教的辉煌历史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下道教的三位祖师,道教有三位祖师“道教‘始祖黄帝’,道教‘道祖老子’,道教‘教祖张道陵’。”三位祖师分

  • 元明时期传统人物感人故事500字以上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原文】元李忠、晋宁人。幼孤。事母至孝。大德七年八月。地大震。郇保山移。所过居民庐舍。皆摧压倾圮。被坏房屋一万八百区。人民压死。不可胜数。惟将近忠家。分为二行。五十余步复合。忠家独全。地震而至山移。大劫也。况被灾之区。有一万八百区乎。庐舍生命。所伤无算。惟至孝者所居无恙。历观孝子传。辟疫辟水辟火辟风

  • 求5篇历史人物能屈能伸的故事,急求!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张良----黄石公三试张良,方传兵书。韩信-----受胯下之辱,成一代名将司马迁-----受宫刑,写《史记》越王勾践-----忍辱偷生,卧薪尝胆孙膑----智斗庞涓,著孙子兵法胡适(字适之,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生于上海。191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