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胡雪岩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胡雪岩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44 更新时间:2024/2/6 6:27:26

胡雪岩是清朝末期政,商界的传奇人物,官拜二品,带红顶,穿黄马褂,他几次出资帮助左宗棠平叛剿匪,为清朝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

胡雪岩(公元1823~1885)经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无能的阶段。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安徽微州绩溪人。13岁起移居浙江杭州。提起胡雪岩就不得不说胡庆余堂,百年老店,他的宗旨:戒欺、是乃仁术、真不二价,正是诚信经营,用心经营,他的经商精神流传至今。

胡雪岩出生贫穷,不太识字,打过工,做生意。后来遇到贵人,浙江巡抚王有龄,闽浙总督左崇堂等人。做军火等生意。胡雪岩凭借卓越的商业头脑及才能和人格魅力,在上海,浙江,安徽等地打开一大片天地,积累商业资本。加上他为人宽厚,仁义为基础,做出感动朝庭,得到民众好评!

1872年,由于胡雪岩辅助左宗棠有功,慈禧太后授其江西候补道,赐黄马褂,正式成为官商;到了1881年,随着左宗棠收复新疆,成为大清顶级大臣,同时胡雪岩也被授予三品布政使,赏黄马褂,二品红色顶戴,“红顶商人”之称由此而来。

胡雪岩自已的生意主要是阜康钱庄,全国有二十多个分部,粮店,纱厂和胡庆堂药店,有白银两千多万两,相当于现在几百亿。但是,胡雪岩最大的收入是替左宗棠操办军务这一块,包括军火,造船,军粮,军服,借贷等。做军队的生意,以国家的名义,他是当时最有权势的富翁。

他对清政府贡献大,主要是太平天国义军攻打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食救济清军,在上海又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供清军津贴,受到浙江巡抚王有龄刮目相看。以此走上致富之路。

王有龄逝世后。新任闽浙总督左崇堂的信赖,被任为总管,从此更上一层楼,走上官商之路。在胡雪岩任管理赈抚局事务期间,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垫和修复名寺古刹,收硷数十万具暴骸等。为百姓方便出多好多贡献。为清政府解决战后财政危机,他向官坤大户劝捐。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大大提高!他还热心于慈善事业和乐善好施。得到民众好评。他还两度日本,高价购回流失在日本的中国文物,这一举动中,可见他仗义和一颗爱国之心。

1883年扶持左宗棠开办轮船公司,官银私办,被官场各种势力卷入其中,排挤打压,设计相继提款,让其在短时间资金不能腾挪而破产,最后郁郁而终,一代传奇红顶商人就此落寞。

作为徽派商界领袖,清末著名资本家,清末首富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伊犁的时候由于清政府国库没有银子,胡雪岩给予大量的财力,最终帮助左宗棠打赢了这场战争。

胡雪岩死于1885年几月几号哪?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的一位传奇人物,胡雪岩出身贫寒,但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迅速发展发迹,成为富可敌国的巨商富贾,然而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倾家荡产,仅仅62岁就郁郁而终。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还记得胡雪岩因为他创办的胡庆余堂尚在,因为他修建的大宅子还在,更因为他的传奇的一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他为什么大起大落,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教训又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商界圣人,一个是陶朱公,另一位就是胡雪岩。陶朱公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实现复国大业,范蠡的成功和惊人之处是功成身退。而胡雪岩因经商而进入官场,最后一败涂地,两个人结局截然不同。胡雪岩生于1823年(道光三年),死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倘若胡雪岩出身富豪,也就很平淡了,他在62年的路途中,经历了纷繁的政治和历史过程,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胡雪岩死于1885年11月日,葬于杭州西郊鸬鹚岭下的乱石堆中。

胡雪岩的一生极具戏剧性,成为贯东西的一位红顶商人,大兴义举,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为祖国领土完整贡献一切,但人无完人,瑕不掩瑜,胡雪岩的身上,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的地方。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写一段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写人物或事件均可。(400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黄月英,生卒年不详,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人。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诸葛瞻之母。[编辑本段]人物简介黄月英性别:女籍贯:荆州沔南白水生卒年:183---234?容貌:黄头黑色(也就是黄头发、黑皮肤)父亲:黄承彦才学:与诸葛亮相当母亲:蔡氏子嗣:诸葛瞻配偶:诸葛亮孙辈:诸葛尚,诸葛京[编辑本段]简明历史

  • 三国人物故事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这些是我知道的,不知全不全: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公开凤眼要杀人(比喻非常凶恶,或大发脾气。)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关云长刮骨疗疮若无其事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关帝庙夫

  • 《三国演义》中马谡的人物小传,怎么写? 不要网上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马谡字幼常,襄阳人氏,马良之弟也。少有韬略,随先主征战。然纸上谈兵,理论家而非实战家。先主临终,摒众人而留丞相,称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后丞相征南,问略于马谡,马谡定攻心之计,丞相深以为然,终定南蛮。后丞相伐魏,随军从征。司马懿率大军来战,丞相力排众议,以马谡为主将守街亭。王平献策,当道扎营,马谡

  • 如何评价胡雪岩的褒与贬?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胡雪岩大清朝商人名气很大!微商代表人,他的商业势力以政府权力为后台,势力范围在南方,主要产业是钱庄,军需采购、医疗卫生等行业均有涉足!胡雪岩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时势造就的。时势造就英雄,胡雪岩也不例外,他虽白手起家,但其本身对经商办创业有着独到的见解,凭借着早年间积累的人脉,一步一步创造更多的成功

  • 完璧归赵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

  • 俗话说“东山再起”,但“东山”指的是哪座山?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东山再起”,指的是晋.谢安(安石)初为佐著作郎,因病辞官,隐居东山。朝廷屡诏不仕,时人因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谢安年四十出为恒温司马,迁中书令,官至司徒。后因以东山起为隐士出仕的典故。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三八.《暮秋……呈苏涣侍御》有:“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诗。(俗话

  • 大清首富、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怎样一个人,他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晚年的胡雪岩非常凄惨,众多妻妾都抛弃了他,唯有一个,就是那位不肯随众人离去的九姨太成为他最后的伴侣。当年,胡雪岩的妻妾们都被遣散以后,只剩她从豪华的胡宅搬出来,这个九姨太依旧像往常一样陪伴着胡雪岩,她没有因为胡雪岩以前有钱就服侍得很好,现在没有钱了,就随便一点儿或者瞧不起他。她还是跟以前一样,有什么

  • 脑洞历史:假如胡雪岩跟随的是李鸿章,会有多大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跟随李鸿章,胡雪岩将不会完成民族资本家的转变,始终只是一个官僚资本家。同样有了胡雪岩的财力支持,北洋海军或许就能向福建船政学堂一样培养出自己的人才,建立自己的输血功能。说不定就能改变甲午战争的结局。没有作为,充其量是一个小跟班,历史上也就没有留下胡雪岩这个名字了。其原因,是李鸿章需家族控制商业,

  • 求古今中外人物好学、勤学的故事(字数最少300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悬梁刺骨: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

  • 一代商圣胡雪岩是如何发家的?为何最后破产沦落?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胡雪岩做生意讲究诚信,真不二价,货真价实,正是由于胡雪岩的诚信立本,在清末乱世的那个年代,为胡雪岩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因此财源滚滚,为胡岩赢得了巨大的财富。但为商之人,切忌参与政治,不幸的是胡雪岩被卷入了左宗棠与李鸿章斗争的漩涡。李鸿章发现了左宗棠每次征战总能胜利归来,后面原来是有胡雪岩在背后的财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