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看过此书,只知胡雪岩是个红顶商人,实际就是假官府之势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但最后被杀。对此人此事,及今人之相似者,我都不苟同,我倒觉得像苹果的乔布斯才应该是企业家的楷模。
撰写这类文学体裁的现在作家我喜欢的有三个:二月河、高阳、唐浩铭;
唐浩铭写书最突出的史料详细精确,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只是情节略显不足。不过用词造句有些段落堪称一绝。
二月河特色在于,着大处,捡重点,通过做事来体现人物的性格,行文流畅,
高阳精通清代历史掌故、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其中《胡雪岩全传》更是他的代表作,笔尖独到,磨砺若心,
还是高阳的《胡雪岩全传》好的多了。而且二月河的《胡雪岩》就一本,读完后还总是不过瘾,里面只是着重刻画个别的大事,于小处,二月河并未着笔,读来有一种期待高于现实之感,强烈建议你读高阳的。。
如何评价胡雪岩?
胡雪岩,是近代鼎鼎大名的红顶商人,被后代众多的商界大佬奉为商圣,是公认的徽商传奇人物。
胡雪岩出身贫苦家庭,从小就聪明独立,十三岁开始孤身一人闯荡江湖,在经历了很多心酸经历后,凭着自己精明,务实,眼光独到等常人所不及的能力,终于由店铺小伙计蜕变成为一代富豪,独一无二的官商,这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胡雪岩的起家历史,一直都与政府官员紧密联系在一起,自从他资助王有龄走入官场后,便被这个平步青云知恩图报的官员全力扶持,商业版图的越来越大,直至与左宗棠合作达到顶峰,成为大清首富,风光一时无二。
但最后,由于多生变故,产业由盛转衰,直到被官府被查抄家产,终于导致胡雪岩郁郁而终。
其实胡雪岩从开始经商的模式,就已经注定了它的结局,亦官亦商,最后只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纵观胡雪岩的一生。他以独有的精明睿智为自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篇章。
他参与创建中国首个造船厂,作为“后勤部长”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开设胡庆余堂,研制研发药品,热心于慈善事业,奉行诚信戒欺的经商理念,一系列的所作所为,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胡雪岩何许人也,那乃是中国第一个“红顶商人”,徽商里的代表人物。从几点来评价这个人。当初在钱庄当伙计之时,对王有龄青囊相助。借东风开创自己的钱庄。朝廷平叛之时,敏锐的发现商机,主动为朝廷承担军饷。后来站队左宗棠,结交权贵,开始涉及各行各业的生意。因此被朝廷赏赐黄马褂,建立江南第一大宅院。一时风光无两,引起对手的嫉妒。接下来在他试图垄断生丝生意出口从而激怒了全部洋商,一起联合起来拒购生丝的时候,他的流动资金出现断裂。就是李鸿章在从中作梗,因为胡雪岩的政治站队是左宗棠,不管是左宗棠收复新疆还是建船厂、购买军火,胡雪岩一直在背后出力出钱,所以当时就有一句话叫倒左必先倒胡。李鸿章和左宗棠一直是死对头。就是说要想扳倒左宗棠必先扳倒胡雪岩。李鸿派人传话给上海道台,要求把朝廷拨给胡雪岩的80万延期20天到账,有派人到处散播胡庆余堂快倒闭的消息。导致很多人来胡雪岩的钱庄提钱。胡雪岩向左宗棠发的电报也被人截下。无奈只好把地契和房产押出去,同时廉价卖掉积存的蚕丝。又被李鸿章和盛宣怀告了一状,被抄家革职,从此一蹶不振。在忧愤中病死。
综合来说,胡雪岩慧眼识人,经商有道,头脑灵活、有胆有识、为人诚信,重视信誉,一诺千金。缺点是太过高调张扬,刚愎自用,自作聪明。
清人顾嗣协曾有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