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历史上出名的纸上谈兵人物都有哪些?为什么他们的才华会有这样的缺陷?

古代历史上出名的纸上谈兵人物都有哪些?为什么他们的才华会有这样的缺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50 更新时间:2024/1/20 11:24:43

当然最典型的就是赵括了。纸上谈兵这个典故就是讲的赵括。

赵括是赵奢的儿子。赵奢本身也是一代名将。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赵括自然在也是对军事很是熟悉,常常和朋友们一起讨论,而且博采众长,说的都头头是道。

就当长平之战陷入焦灼的时候,秦军进退维谷之际,秦军散播出谣言,说就怕赵括,离间赵王和廉颇。因为战事久拖不决,赵王也想早点结束战争。因为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拿他也没有一点办法。最后赵王撤下廉颇,用了赵括。

赵括的母亲是个深明大义的人,他告诉赵王自己的儿子,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公子哥,并没有担当将帅的才能。若是用他作将领,赵国将会有大灾难。赵王还是坚持用赵括。赵括的母亲一看躲不过去了,他就告诉赵王,这样吧,你若是非用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必须要提前立一个约定。这个约定就是,如果赵括打了什么败仗,不能株连到我。赵王答应了赵括的母亲。

结果赵括当上了赵军的主将。这下可好,秦军高兴了,秦国人知道,赵括是个新上任的将领,他是急迫的想立功,来表现自己的。所以,秦国人料定了赵括只要一上任,肯定可以发动攻击的。赵括果然率领赵军发动了进攻,这正好中了白起的下怀,白起分兵两路。一路去断赵国的军粮,另一路把赵军给截成两段,让他们首尾不能呼应。赵军被秦军包围了,赵括命令手下几次突围,都是没有任何进展赵国想突破他们的防护线真的是太难了。最后赵军断粮,赵括带着敢死队突围,然后被秦军斩杀。赵括一死,剩下的赵军投降了白起,白起就把赵军给坑杀了,只留下了两百多个未成年人,让他们去给国君报信。

长平之战损失了赵国的整个精锐,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力量和秦国抗衡了,最后只能任人宰割了。

纸上谈兵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赵括,是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从小熟读兵法,说起来头头是道,就连父亲也论不过他。赵国在与秦国的交战中,因为三年的守战一直处于下风,加上国内供需极为紧张,就换上了赵括,他只会照搬书上的理论,不知灵活变通,导致长平之战大败,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这就是纸上谈兵的危害。近代比较出名的就是李德,就是五次反围剿的军事顾问,照搬硬套的采取苏联的模式,一味的攻取大城市,却忽略了工人力量的对比,敌人强大等因素,造成了反围剿的失败。

纸上谈兵是贬义词,但是赵括真的是一个没有军事才能的蠢才吗?

纸上谈兵,只能说实战经验不够,赵括是一位将军有领兵打仗的能力,遇到强有力的对手失败,胜败乃兵家常识,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胜败的原因种类较多,赵括也有他过人之处,历史中外这类将军很多,如:项羽,拿破仑……不能说他失败了就一无所能,也得承认他们的军事才干与指辉艺术,有成必有败,有兴必有衰的定律,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不同时代,定有各种能人出现的。

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投入兵力最多,最惨烈,这场战争不管是规模还是伤亡的数量都是空前的,决定着战国的命运,而参战的秦国名将白起,赵国名将廉颇,纸上谈兵的赵括,他们都尽其所能,各显神通,为了各自的国家而拼命,无论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都值得后人去借鉴。

那问题是赵括真的是一个没有军事才能的蠢材吗?

一,作为一名要去承救国家命这的前线指挥官,能让赵王扶到那个位子上去,肯定不是草苞,从他接替廉颇指挥战争以后,用自已从战法,主动出击,跟号称虎狮之师的秦军精锐,拼死混战40多天,根据他在战争中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但也证明了另一点事实,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将军,有勇无谋,只知道拼死撕杀,不是一个能在关键时刻出险招,怪招,以弱胜强起死回生的超能将军。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中外名人故事书籍,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名人传,这4本书非常值得推荐|(深度好书)第1本:《林肯传》林肯可以说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生导师、不断创造“人类出版史上奇迹”的戴尔卡耐基的传记作品。书里描述了林肯这位平民总统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困苦的童年岁月、坎坷的求学之路、不幸的婚姻生活、忍辱负重的白宫生涯……真实地再现了一个神情忧郁、始终

  • 三国时期司马懿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为何《三国志》中没有司马懿传?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下有句话叫做“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说得是时下有些女人比较现实,不要求名分,不管是小三、小四还是小N,只要有钱花,物质上得到满足就可以了,其他都是浮云。豹眼无意去评价这是世风日下,还是新朝时尚,只是想说在古时候却不是这样。古代更看重于名分,宁愿普通家族为妻,不入

  • 有没有什么好的书籍介绍下励志成功人物传记方面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著名或某一领域知名人物的生平进行系统讲述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反映的是人物特征和其蕴含的内在深层精神的表达。按传记的人物身份类型进行分类:政治类:领袖、政治家、政治人物、革命家,如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文艺类: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教育家;如林语堂著《苏东坡传》科技类:科学家、院士

  • 纸上谈兵的赵括,是被无数人误解的将军吗?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少荃经史屋,不一样的读史角度。赵括,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以生命为代价来诠释“纸上谈兵”的含义。要说是否对赵括存在“误解”,多少也有些依据。因为“纸”这个东西是到了东汉时期才发明的,距离长平之战有超过300年的跨度,而纸要逐渐代替书简成为新的信息载体,还需要一段时间过渡。由此可以推断,赵括“纸上谈兵”的

  •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史书和小说的区别。志记录三国历史人物传记,简明扼要。演义可以理解为三国同人故事书。举一些例子,三国志记载华雄死于和孙坚部队的混战,演义为了突出关羽形象,改为关羽斩杀。三英战吕布也为演义虚构,包括孔明草船借箭,借东风,华容道等等内容。演义中,作者主观性占据全书思想主导,在作者那个年代,为了维护统治阶级

  • 三国演义塑造的人物中与历史基本无差异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与历史基本无差异的,有几大群体。第一类,谋士曹魏阵营,五大谋士,荀、郭嘉、贾诩、荀攸、程昱,除了个人性格、生活细节等问题刻画不足外,与史实相差不大。程昱曾经把人肉充当军粮,但在演义中丝毫未敢提及,此外,程昱模仿徐庶之母的笔迹进行诈骗,是演义虚构情节。蜀汉阵营,诸葛亮被神话了,不必多

  • 马谡、赵括都是纸上谈兵,一战就挂了。韩信纸上谈兵为什么不一样?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韩信、赵括、马谡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首先,赵括和马谡对战争的心态不端正,韩信没有这个毛病。这里要先纠正一个错误的观念:赵括和马谡不是没有作战经验,而是没有独立领兵作战的经验。赵奢的两场著名战役,阏与之战和麦丘之战,赵括都有参与,甚至在麦丘之战中,赵括还献计取城,立了大功;诸葛亮平南中,马

  • 赵括纸上谈兵是怎么深入人心的?不是正史如何成为权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泛文化写作营】我是天涯孤旅a,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本题核心问题前,我们还需做点额外的功课,就是要正确理解什么是正史什么是野史?搞清楚了这个定义,即便我们不肯定回答本题的核心,大家也都会心知肚明清清楚楚。所谓正史,就是由官修官著,由官方指定编撰、来源于史官记录、以帝王传记为钢领、以纪传体、编年体

  • 漳州出过哪些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有黄道周、张燮、潘振承等名人,这里介绍4位漳州名人。刘再兴刘再兴(19212015),福建漳州市漳浦县人。革命战争年代,曾任新四军2支队4团通讯排长、政治指导员等职,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海军5舰队天目山艇政委,海军

  • 有哪些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书?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时期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期,英雄智士,各显神通,共同创造了那段令后世神往的历史,至今让人神往不已。那么让三国精彩留传下来的书籍有那些呢?首先有以三国为背景的史书。主要有刘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后汉书》、《三国志》、《汉晋春秋》都是记传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