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儒家思想诞生于中国的农耕社会,能够在安邦定国方面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但面临着历史的进程到了工业社会或商业社会时期,儒家思想就力不从心日渐式微了。
至于儒家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的影响,弄得中国积贫积弱,一落千丈。要不是毛主席共产党引进了共产主义思想,中国早就亡国了。
到了现代,儒家思想已成往事。历史在向前,人们的信仰也在与世俱进。两千年前孔子讲的话,不可能永远是我们前行的指南……
朝代不同人的理念更不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人门对儒家思想已经没多大认识。
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随着工业革命的大潮,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极大地物质满足,然而,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一种掠夺式的开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引发诸如全球面暖,环境污染等问题。现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重中之重,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经》中就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天人合一”,这也是道家思想在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它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认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强调“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不可违”,而现代生态学理论中有一条“在没有人类行为强烈干预的情况下,自然界通常都能够以它的最佳状态存在着,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着最合理的发展速度和最长久的持续性。”因而人应当爱护自然,保持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关系,人的活动必然影响到环境,也必将通过环境反作用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必须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做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总之,道家思想的最初理论觉醒,其在中国历史上哲学思潮的发展演变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及在现代获得的确认,都使我们可以这样判定:道家思想会使高文化、高理性人类的一种哲学选择。
为什么中国古代圣贤的思想到现在还有指导意义?
问题的这个表述我并不赞同,稍改一下,改成“为什么中国古代圣贤的【某些】思想到现在还有指导意义?”就可以正经回答了。
对的,某些思想,不是全部。这甚至都不是个历史学或思想发展史方面的问题,大致可属于哲学问题。宇宙之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发展变化,“变化”才是常态,古代的东西到现代“不适用了”才是正常的。
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仍然还有一部分适用,说明这部分是真的很有价值、有超越时空限制的价值。这也之所以人家可称为“圣贤”,而和他们同时代的古人,大部分早湮灭了骨灰渣渣都没剩下。
为什么某些古早的思想至今还适用,甚至还能在某些方面对现代人的行为有指导意义,因为这些思想,体现的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某些很根本的社会属性、群体沟通方式。
举例来说,《论语》里有一条: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其实就是在论述人与人的交流当中,“观点”与“态度”之间的辩证关系。“君子”即孔子所期望树立的人格,可以不同意交流对方的观点(不同),但态度是积极的、友善的(和),多方观点的平和交流,最后结果是相互启发、共同进步。而“小人”即孔子反对的处世方法,有着今时所谓的“讨好型人格”,自己没知识没主见,很容易附合对方的观点(同),但是交流态度并不健康,表面附和对方时心里往往在算计“这段关系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甚至“这人如此坚持自己观点无非是在炫耀打压我)(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