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董仲舒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

董仲舒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43 更新时间:2024/1/25 14:26:35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可以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董仲舒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实现了化和思想上的“大一统”

在董仲舒的思想中,“大一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历了汉初实行的“黄老之学”和“无为而治”,中央对地方缺乏一定的管理,也因此在汉景帝时期爆发了“七国之乱”。与此同时,在北方的匈奴国家也在对汉朝造成威胁。所以说,当时的汉武帝非常需要一种理论体系,能够更好地维护中央集权的权威。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也就应运而生。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董仲舒的“大一统”不仅满足了汉武帝的通知需要,对社会文化、思想等也产生了影响。“大一统”思想确立了儒学在封建思想中的正统地位。而且,经过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让儒学倡导的礼法更有操作性。另外,这种“大一统”思想,也对凝聚国家力量,加强国家统一起到了推动作用。

2.构建起了以“天”为核心的宇宙观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他的思想中,把儒家的仁、礼都归属到了“天”,从而构建起了以“天”为核心的观念。从董仲舒思想的发展来看,他进一步发展了先秦的儒家思想,把君权和天相结合。也正是这样,后世思想家在论述君权来源和“合法性”时,有了更加正义的基础,这样就把原来朴素的君权观进一步发展,利用神化了的儒家思想论证了封建制度的合法性。后世的思想家,也继承发展的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通过对“天理”的论述,来分析天与人的关系,从而实现和丰富了天人关系。在《春秋繁露》中有写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涕,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董仲舒认为天是世界的起点,而人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后世更好地认识天与人的关系。

3.形成了礼法合一的教化思想

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思想,这对规范当时的社会秩序和后世人们的教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所谓三刚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的思想在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上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先秦时期,政治上四分五裂,虽然百家争鸣,但是从社会教化上来讲,更多地只能依靠自身的行为规范,通过提高修养来提升道德水平。此外,董仲舒按照“春秋决狱”的法律思想,把儒家经典作为法律审判的指导原则,这样使得儒家经典可以切实发挥社会教化的作用。按照董仲舒以三纲五常为主要教化方式,辅助以刑罚为辅的治国思路被后世所沿用。

在分析了董仲舒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他思想的局限性以及对后世的不利影响。首先,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一种神学的唯心主义。虽然对后世来说,他的思想很好地论述了君权的合法性,但是唯心主义从根源上还是无法解释逻辑的问题。明末清初开始出现的极端反对传统道德的思潮,也是对他的神学唯心思想的一种批判。此外,他的三纲五常、教化思想等最终服务于封建统治,随着时代的发展,落后的封建伦理最终还是会表现出不适应,三纲五常虽然发挥了教化作用,对规范社会和民众的伦理道德起到了作用,但是也反过来限制了儒家伦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董仲舒从儒学经传中寻找统一的理由,他从《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统。董仲舒就根据《公羊春秋》的记载,提出了大一统论。他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时代的道理。

天人感应: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是以社会、政治来说的。他把《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以谴告人君。如果这时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

董仲舒主要思想主张的影响:

董仲舒是汉代的经学大师,是超过前人与时人的杰出的大政治思想家。他的思想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继承与发展了春秋战国以来与西汉初期的思想学术。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哲学、经学、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文化教育、社会经济、历史与民族等各个方面。

他的这些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现实意义:奉元而起的祭祀、封禅、改历;促进了汉民族的形成与奠定了中华民族融合之思想基础;司马迁的《史记》受董仲舒思想的影响深刻;改变侯将相养士风气与废除诸侯政治上的权力;君主爱民为民,官吏奉公廉洁;《春秋》决狱、断事深入人心,君臣普遍遵循;独尊儒术之后人才辈出,而且可以自由争论;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学时代。

而且,在以后的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历史上都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是西方的哲学厉害,还是东方的儒释道厉害?哪种更易得到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有史以来,心安理得地休养生息生活追求,将伴随人类历史的始末,这是毋庸置疑的人类社会的存在的客观性真实性。不分等级类别阶层,不分高低贵贱,不分贫富势力大小,不分愚智聪纯凡圣,心安理得人生渴望追求,无有例外。心安安心地生活,取决依据着世界观人生观的理念。东方的释道儒思想文化,以及西方的哲学思想文化,是不

  • 大家都听说过古代有哪些失传的典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整理出10本比较有意思,有代表性失传的作品,若是重现,必然会震动世界,五千年的文化,甚至更加久远,所诞生的典籍可谓是浩如烟海,这其中有技术类的,有文学类的,有地理类的,有兵法类的,也有神话色彩比较浓郁的。一、连山与归藏《易经》,号称群经之首,万经之祖,相传为周文王所作,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

  • 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孙子兵法,周礼,墨子,老子,管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都体现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例如《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体现了辩证的策略思想;战国的《周礼》对封建国家经济管理的论述和设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孙膑运用运筹学和对策论思想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赢了齐王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

  • 《论语》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有何深远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论语》的内容,主要以哲学、政治、伦理、教育为主,但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学艺术的精辟见解,成为中国最早的文学批评,被后人奉为圭臬。《论语》不仅内容博大精深,充满睿智,而且语言简洁凝练,意蕴隽永,有一种温柔敦厚,和顺含蓄的风格。1、采用“是什么”的提问方式,即下定义方式,开辟了西方理性主义传统;2、提

  • 大道无畏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大道“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表示“终极真理”、本原、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等等。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道生万物,道于万事万物中,以百态存于自然。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诸子百家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道,这个字包含无数法则,现已知的是道,未知的也是道,而不是一个组织,

  • 哲学的含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间,生活在人与人之间,总会意识到自己在生活,有时也会问及生命的意义。究竟人生是什么呢?人生哲学有什么用?三个方面:在历史发展,一,古今中外的圣贤对人生的看法和做法,指出他们的生命智慧以及生活艺术。在内在含义部分.人生的意义:二、人性以及人生的各种际遇;人面对着自己的生命时,如何给它定

  • 古人说“天圆地方''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象征盖天“三衡”的北京天坛圜丘)中国古代,有过三种“宇宙理论”。分别是“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天圆地方”,是“盖天说”的简单概括,即所谓“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盖天说”,是中国古人最早的“宇宙理论”。考古资料证明,早到至迟在公元前五千纪,“盖天说”已经很完善了。距今6000

  • 简述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弊端或局限性?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来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就混淆了概念,思想是思想,道德是道德,政治是政治,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其次就是统治者必须靠边站,不能由统治者垄断进行所谓的思想道德教育,否则就是我们常见的洗脑教育。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国古代“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把复杂的事

  • 对于现在很多穿汉服的女孩你有什么看法?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对汉服的认识,请参看我的这篇文章,关于汉服的知识,拍摄VLOG的一定要了解,对你有大用处有很详细的讲解。总体来说,汉服在演变和传承,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学习的是传统文化内涵,孔子的儒家和其他家的融合文化修养,不要用爱国情怀来道德绑架,认为不穿汉服就是不爱国,这是不理智的,我们穿汉服的目的是为了

  •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为何?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到唐宋以后,儒、释、道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三教一体”已经贯穿于中国文化之中。少林寺有一个供奉释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对联是:“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三教一体,九流同源”,少室山还有一幅对联:“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