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历史故事

关于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60 更新时间:2024/1/19 3:52:46

古代有一仙女,道号蕃厘,来到扬州向凡人称说花木之异。百姓不信,她即取白玉一块,掘土埋下,马上长成一株仙树,高达一丈多,花洁白如玉,微风过外,香飘十里。仙女去后,人们特地为此花建造寺观,取名蕃厘观。因种玉得花,此花名琼花。据记载,此花只有扬州有。隋朝时,炀帝听说琼花盛名,专门修建大运河,乘龙舟到扬州赏花。一天,风和日丽,琼花盛开,芳香四溢。等到炀帝在宫女官员簇拥下前去赏花时,突然卷起一阵狂风,吹得人难于睁眼,风停以后,花坠芯落,地上一片雪白,树上不见一片琼花。隋炀帝大怒,命武士马上将琼花树砍去,隋炀帝死后第二年,琼花老根上又长新枝。后来有人将琼花从扬州移植到杭州,隔年它就憔悴无花,只得又将琼花送回扬州,以后又年年开花不败。传说中的琼花大如玉盘,香味令人陶醉,每隔一个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流光溢彩,赏心悦目。如今,扬州大明寺内平远楼前有一株大树,高丈余,枝叶繁茂,春天开花,花如白玉。传说隋炀帝为看琼花而修苏杭运河,实在荒淫无度,过江需许多民工拉纤,可是琼花却通人性,不开放,衰败来气这个昏君。好不容易打上去的,给我分吧。。。

东营有哪些历史名人,你最欣赏的是谁?

谢谢邀请。东营地处黄河三角洲,这片热土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这些杰出的人物如灿烂的群星,在历史的夜空中闪烁。古代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乐安(今广饶)是闻名中外的“武圣”孙武孙子)的故里;汉代,有著名的经学家欧阳生、倪宽,其中倪宽在汉武帝时官至御史大夫,并对中国历法的进步做出很大贡献;元代,有一代名将护国上将军綦公直;明代,有著名学者李舜臣和以刚正著名的“铁面御史”成勇;清代,有名冠齐鲁的学者李焕章,“杨州八怪”之一、颇有政声的乐安县令李方膺,名泽后世、为官清廉的隋藏珠,闻名中外的古钱币学家李佐贤,著名农民起义首领李金鳌等。近现当代史上,一大批优秀的东营儿女,或投身于民主革命的洪流,或献身于民族解放的疆场,或致力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在不同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追随孙中山的辛亥革命著名人士邓天一,著名革命烈士李耘生、李竹如,抗日名将李玉堂等。

最喜欢的当是“武圣”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又称孙武子、孙子,春秋末期乐安(今东营市广饶县)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思想家,被后世尊为“武圣”。曾以《兵法》(后多称其为《孙子兵法》)见于吴王阖闾,被任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他的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古代兵学圣典;全书共13篇,6000余言;揭示了战争的重要规律,论述了战争论、治军论、制胜论等多方面的法则;注重分析情况,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强调战略战术上的“奇正相生”和灵活运用;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政治家所重视。《孙子兵法》被译成日、法、英、德、俄、捷、朝等数十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孙子故里是广饶还是惠民?

关于它的作者孙武子,由于历史没有留下更多的文献资料,以致连他的里籍身世也发生了疑问,随着新的世界性“孙子热”的兴起,在中国,在孙子的故乡山东省北部濒临渤海的大平原上,曾经进行过一场“抢孙子,争祖宗”的争夺战。事情发展之初是平静的。80年代中期,以中国军事科学院为首的北京和全国各地主要的“孙子兵法”研究家们,经过了一番认真的考辨、论证之后,一扫历史的混沌,认定兵学鼻祖孙子的故里就是今天山东惠民县。此种说法最早源于李浴日先生对孙子的研究。早在1937年,他在《孙子兵法之综合研究》中,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学者孙星衍以其先祖孙文虎追封为“乐安郡公”,认为自己“吾家出乐安,真孙子之后”为据,从而作出如下判断:“孙子是从唐代之乐安郡,即清代之山东省武定府,今之惠民县附近奔吴。”尽管李日浴先生没有重新提出孙子故里是惠民县。然而,惠民县孙子故里的传统说法便被学术界所公认,迄今己有50余年之久。就连《辞海》等多种工具书也明确了孙子故里是今惠民县的概念。

1989年5月,第一届《孙子兵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惠民县召开。在此之前,国内还有“博兴说”和“惠民说”之争。为了还历史的本来面貌,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专家吴如嵩和陈秉才合作著《孙武故里考疑》一文,集多年争论之大成,力排“博兴说”,作出了孙子故里应是古称“厌次”的惠民县的结论。其他史志研究专家在惠民考察所得的种种文物遗迹,也证实了这一点。1988年12月,惠民县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院、国防大学、总后勤编审办、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认惠民乃孙子故里。

1990年10月,更大规模的第二届孙子兵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上会下,也从没有人对孙子故里的问题提出异议。

1991年初,山东省广饶县突然挑起了“孙子故里”争夺战。1月27日至30日,广饶县出面在本地又召集了“第一届孙武故里研讨会”,到会的有来自上海、山东等地的专家、学者30多人,提交论文20余篇。会议认为,通过对广饶“水文地貌等进行实地勘察”,“孙子故里在今广饶县”,“这项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关于孙子研究的一项空白”。会议还决定,成立“孙子研究会”,修建一个孙子纪念场所“孙子园”等等。2月27日,几乎全国各大新闻机构同时登载和播发了消息,又把“孙子故里是今山东广饶县”传播到全国、全世界。

面对这种学术上的争论,一时舆论哗然,莫衷一是。惠民人民更是街谈巷议,群情激越。当天,由地委副专员和惠民县县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组成的上访队伍出发了,到省委、省府,到北京,找领导,找报社,找电台,汇报情况,查询来头。为了“救火”,县史志办和老研究员搬着县志和古籍,到大街、集市上设摊,向群众宣讲孙子故里是惠民县的种种根据,据理批驳“广饶说”。

设在北京的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也忙碌起来。会长秘书长和学者紧急集会。重新研究孙子故里的问题,认真分析“广饶说”的论据。

坚持“广饶说”的一方也不甘示弱,上下游说,阐明自己的道理。他们由广饶县长带队,到省里,到中央,找过去在广饶县战斗过的老领导给予支持;有关的研究人员也到孙子兵法研究会当面汇报。

至此,关于孙子故里的争论己到了白热化程度,牵动了学术界,波及两种宣传的新闻界,也影响到社会的其他方面。

各方争执不下,辩论日益升级。面对“广饶说”引起的争论。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也专门召集本会在京部分专家学者,再次对孙子故里进行了考辨,重申。从目前资料和考辨情况看,孙子故里在山东惠民之说是合理的。专家们认为,在没有新的确凿考古和史料发现之前,不要随意推翻历代史学研究成果,而应维持多数史学家所认同的传统说法。很快掀起的“孙子故里”争夺战,也很快降温。孙子故里的考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相信,将会在以后的争鸣中得到发展,在探讨中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争夺孙子故里的可不止广饶和惠民两地。曾经有一段时间三地并起争夺孙子故里一度趋于白热化。这三地分别是广饶、惠民和临淄。而且三个地方都拿出了“铁证”。

史籍记载孙子顾里在古乐安,依据主要有两条:

一条是唐代元和年间编撰的《元和姓纂》,里面提到乐安有孙武之后安居于此;

第2条是官修史书二十四史中《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提到孙武的先祖为齐国的大夫,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为孙,封地于乐安,后来,孙武出生于这块封地之中。

民国时期编撰修订的《乐安县志》中也采用延续了这种说法。

但是古乐安地望到底涵盖哪些范围,如今很难考证,所以才产生了如此争执。

广饶政府和人民显然都认为孙子是他们的老乡,而且为了考证孙子故里所在早在1990年广饶县就成立了孙武故里考证领导小组抽调县里相关工作的实质编撰人员参加小组并且邀请了复旦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到多所学校10多名专家教授进行考证,当然他们考证的结果是古乐安的地理位置大概就是今天广饶县范围之内。基于此广饶县委县政府还积极推广孙子文化,举办孙子国际文化节,并且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和曲阜市古建筑设计院设计建设了广饶孙武祠,还有一系列孙子相关的研究成果产出,俨然在孙子故里之争中占据了上风。

惠民县也不甘落后,从2003年开始。惠民县开始举办中国(惠民)孙子文化旅游节,虽然听着不如广饶国际文化节大气,但是也算是惠民县在孙子故里之争中表明自己不甘落后的姿态。山东孙子研究会的成员郭克勤先生还专门写了一篇《孙子故里新考》,认为孙子故里应该是现在的惠民县,有兴趣的可以翻来读一下。另一个呗,当做是孙子故里证据的就是,惠民县境内直到现在孙氏后裔还有很多,境内的孙子庙、孙氏祠堂也建有多处。

还有一说就是临淄说。这种说法的来源是《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提到孙武的祖父曾经在临淄生活,所以推断孙武之父与其本人应该都是在临淄出生成长,然后外出闯荡的。

孙子的故里到底在哪里呢?虽然说法众多,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靠发现以及新资料的收集,种种迹象似乎都表明了,广饶说或许更加靠谱。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李逵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史书上确实有李逵这么个人物,不过与《水浒传》中所记载的那个粗鲁豪放,义薄云天的黑旋风完全是两个形象。给大家讲讲历史上真实的李逵是个怎样的人。南宋徽宗年间,发生了举世震惊的“靖康之耻”,当时这个李逵还在密州做了个小武官——乐将节级,和守衙节级杜彦、小节级吴顺在一起。他们三个是意义相投,关系不错。《三朝

  • 复述刘玄德三顾茅庐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

  • 历史上姓丁的伟人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丁姓最早发源为今山东,秦汉时主要聚居地在今江苏、山东、河南。魏晋、南北朝时,南方丁姓以今江苏南部、浙江大部为繁衍主区,北方丁姓以今山东、河南为主要繁衍生息地。唐福建、广东。清台湾、后泰国、新加坡、美国。丁姓历史最讵名人物有:1)丁谓:北宋真宗时任右谏议大夫,后升至宰相,被封为晋国公。他以怀柔政策对待

  • 求“三顾茅庐”的故事!比较齐全点啊!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我也没找到白话的,只有简略的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

  •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是如何当上总统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袁世凯称帝失败以后,病情加重,在临终前,他召见了段祺瑞、徐世昌等北洋系大员交代付后事。其中大总统的继承人,袁世凯写好放在金匮石屋,有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三个名字。段祺瑞一向视自己为袁世凯的继承人,但是徐世昌认为此时西南地方实力派起兵反对袁世凯复辟,喊出的口号是恢复约法,约法又分辛亥革命成立时南京政

  • 李玉堂将军是广饶哪里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李玉堂将军简历导语:李玉堂将军简历:李玉堂,抗日名将。字瑶阶,1899年3月16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初五)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桥河西的一户地主家庭。父名启绪,母延氏。李玉堂在家中排行第四,上有两兄一姐,下有两弟一妹。李家世代农商结营,到了李启绪这一代已有田产六十余亩,家境较为富裕,这使李玉堂从小

  • 三顾茅庐的故事梗概?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

  • 适合高中生的春秋战国、魏晋历史读物有哪些? 最好是人物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你提到的这些读物我都没接触过,就不评论了。对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当然首推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和《史记》。其中《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而《史记》似乎更符合你的要求,因为它是纪传体的。《战国策》描绘了战国时代各国的斗争谋略,但我个人认为它不是史书(虽然具有史料价值),以史书的标准来看

  • 有没有三顾茅庐的故事概括啊?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

  • 荆州到底是周瑜打下来的,还是刘备自己占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丶赤壁之战后,江陵还是曹操大将曹仁手里。即不是周瑜亲自打下来的。也不是关羽打下来,也不是刘备打下来的。是曹操主动舍弃江陵城,调曹仁到关中与马超作战的结果,主动放弃的。赤壁之战后曹仁守江陵,徐晃守襄阳。当时刘备还是孙权辖下。周瑜认为刘备是一条龙不会久居人下对孙权写信提出建议。并对手下刘备说,今曹操新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