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真实的李逵是怎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李逵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24 更新时间:2024/3/27 20:39:20

史书上确实有李逵这么个人物,不过与《水浒传》中所记载的那个粗鲁豪放,义薄云天的黑旋风完全是两个形象。

给大家讲讲历史上真实的李逵是个怎样的人。

宋徽宗年间,发生了举世震惊的“靖康之耻”,当时这个李逵还在密州做了个小武官——乐将节级,和守衙节级杜彦、小节级吴顺在一起。他们三个是意义相投,关系不错。《三朝北盟会编》中有这样的记载:

当时镇守密州的知州名叫赵野,是开封人,宋高宗登位后,赵野被起用为密州知州。

金兵南侵,宋朝一片混乱,三人就想趁机谋乱。杜彦就说:

杜彦这么一搞,李逵和吴顺再四处一窜掇,赵野听到他们谋叛的消息,就慌忙逃走。杜彦、李逵和吴顺就成功地夺取了密州的军政大权。杜彦自称知军州事,成功接管了密州。

赵野没逃多远,李逵和吴顺率人追到了张仓镇,把赵野和他全家老小都捉了回来。

捉回赵野,

杜彦就人模狗样地坐在堂上,开庭审判他。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四。

赵野无言以对,杜彦就下令把他钉在木驴上。

杜彦手下的众党羽一拥而上,把赵野用长铁钉钉住赵野的手足在木驴上,又推出谯门杀掉了。把首级挂在市集上示众,拿个竹笠盖在上面。

赵野在《宋史》中也是有传记的,政和二年的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起居舍人兼太子舍人、中书舍人、给事中、大司成、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宣和七年的时候,赵野任尚书右丞,升左丞。靖康初年,成为门下侍郎。后又任为北道都总管、提举嵩山崇福宫、宣抚司,负责守衔东京。东京城破后,赵野出任密州知州。

赵野的官风还不错,老百姓见了他凄惨的遭遇,无不为之垂泪。

杜彦和李逵、吴顺把赵野的家产、奴仆和丫头都分了。与李逵和吴顺两位小弟分了。又在密州城中抓壮丁,脸了刺字,充为军士。

建炎三年三月,盗贼宫仪率匪众围攻打安邱县。安邱县令派人到密州来求救。杜彦正准备率兵去救。李逵和吴顺则表示反对,说:“仪众甚盛,未可与战。”

但杜彦不听,说:“见敌不击,何以威众?”于是他就亲自率部出发,前往安邱。

到了泼石桥,与宫仪的匪军相遇,两军厮杀。但杜彦率领的这支乌合之众不是对手,被打得大败。

杜彦逃回到了密州,但李逵和吴顺却下令关闭了城门,不许杜彦进入。

李逵和吴顺两在城头上数落讥讽杜彦。杜彦打算带着这群败军阵归来的骑兵另寻出路。可是,但骑兵却背叛了他,趁机做乱,改为拥护李逵。

李逵和吴顺城中打开了城门,收纳了这些骑兵,却把杜彦杀了,把脑袋挂在了城头上示众。

李逵就这样接替了杜彦的位子,也自称为知军州事。

建炎三年,金兵南下。国难当头,必须全国统一战线、一致对外。高宗赵构就把以往的那些反对宋朝的武装,号召到身边,共同抗金人。

宋高宗发给李逵的敕书和发给宫仪等人的是一样的。敕书是这样说的: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二十九、

宫仪率领的匪帮坚持抗金,他率领部众,与金兵殊死搏杀,虽屡战屡败,却不肯投降。

李逵和吴顺就没那么坚定了。

建炎三年闰八月,金兵来到,招降李逵和吴顺招降。

李逵和吴顺密谋说:

他们决定,谁强就投降谁。

于是,金兵就集中兵力对付宫仪。盘石河和九仙山两场大战,宫仪兵败,全军溃散,先逃往海州,继尔退守楚州,最后去了真州。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三十一

李逵和吴顺投降以后,在金军帐下效力,但两人却又彼此间发生了分歧和矛盾,吴顺抓住机会,杀死了李逵。

这就是史书上的李逵,与《水浒传》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但密州三兄弟的交情和梁山好汉的情谊一样,都虚伪而做作,是为了利益,一旦翻了脸,所谓的兄弟手足情深实际上连狗屁都不如。

历史上真实的李逵是个“反面典型”,和把兄弟发动兵变、杀大哥、投降金朝、却又被想上位的兄弟给砍杀了。可谓既不忠也不义。

当然这个李逵只是恰好也在宋朝,恰好与《水浒传》里的李逵同名同姓而已。《水浒传》里的李逵只是一个艺术形象,而且随着角色的变化,已经无法确定原型是谁了。

根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里记载,建炎元年(1127年),赵构被金兵追着跑。于是就起复了原刑部尚书、翰林学士赵野去当密州知州,让他抵抗下金人的兵锋。

赵野跑到密州才发现,原来密州遍地土匪。自己这个知州差不多可以算个光杆司令。但是毕竟人,有脑子。于是他就下令收编绿林好汉。可是赵构被金兵追得紧,就逃得什么都顾不上了。于是赵野一看皇帝都跑了,赶紧也跟着撤退,也准备带着兵马撒丫子逃跑。

“有守衙节级杜彦、乐将节级李逵、小节级吴顺三人者(“节级”大家都懂,低级军官,小头目的意思。)因民汹汹,遂谋作乱。”然后杜彦就杀死了赵野,自称“知密州事”。自己当了老大,李逵就成了老二,吴顺就成了老三。

到这个阶段,历史上的李逵还真和《水浒传》里的李逵有点相似之处。但是大哥不是宋江,后面的路也就完全走反了。

事实上此时的杜彦、李逵等人就事实上割据了密州,而且时刻准备扩大地盘。但是杜彦一帮人毕竟不是正规行伍出身,真正打仗实际上还是不行的。

建炎3年(1129年)3月,杜彦不听李逵等人劝说,去“平方腊”去了。当然方腊早几十年要被平了。杜彦去平的是另一股割据安丘的势力宫仪,但结果大败而归。

能者上,不能者下,杜彦被愤怒的李逵、吴顺杀死,李逵代替杜彦当了老大。但是不久后,宫仪被南宋招安了,被命为济南知府。赵构同时也派人招安李逵,夸扬他们守土功劳,激励忠诚报国,但是就是没钱没实惠。这还真怪不得赵构,赵构被金兵追得当裤子了,而且赵构为人小气,在历史也是出名的。赏给别人半条裤子的事情经常发生。

所以到了金兵再次南犯的时候,宫仪带兵与金兵激战。而李逵和吴顺则作壁上观。其实这也没问题,等他们都打得差不多两败俱伤的时候,你正好出兵坐收渔翁之利便可。

但是结果是,李逵和吴顺是看谁赢,就投降谁。可想而知,宫仪大败。李逵和吴顺竟然就恬不知耻地投降了金兵。密州丢失,南宋防线逐步萎缩至楚州。

然而投降了金朝,李逵和吴顺这两位好兄弟也没有没够好好相处,仍然重复上演了杜彦之事。吴顺要上位,那么杀李逵,他眼也没眨一下。

这位著名的李逵不但砍了自己的大哥,还被自己的小弟给砍死了,更关键的是叛将之名无处洗刷。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复述刘玄德三顾茅庐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

  • 历史上姓丁的伟人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丁姓最早发源为今山东,秦汉时主要聚居地在今江苏、山东、河南。魏晋、南北朝时,南方丁姓以今江苏南部、浙江大部为繁衍主区,北方丁姓以今山东、河南为主要繁衍生息地。唐福建、广东。清台湾、后泰国、新加坡、美国。丁姓历史最讵名人物有:1)丁谓:北宋真宗时任右谏议大夫,后升至宰相,被封为晋国公。他以怀柔政策对待

  • 求“三顾茅庐”的故事!比较齐全点啊!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我也没找到白话的,只有简略的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

  •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是如何当上总统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袁世凯称帝失败以后,病情加重,在临终前,他召见了段祺瑞、徐世昌等北洋系大员交代付后事。其中大总统的继承人,袁世凯写好放在金匮石屋,有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三个名字。段祺瑞一向视自己为袁世凯的继承人,但是徐世昌认为此时西南地方实力派起兵反对袁世凯复辟,喊出的口号是恢复约法,约法又分辛亥革命成立时南京政

  • 李玉堂将军是广饶哪里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李玉堂将军简历导语:李玉堂将军简历:李玉堂,抗日名将。字瑶阶,1899年3月16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初五)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桥河西的一户地主家庭。父名启绪,母延氏。李玉堂在家中排行第四,上有两兄一姐,下有两弟一妹。李家世代农商结营,到了李启绪这一代已有田产六十余亩,家境较为富裕,这使李玉堂从小

  • 三顾茅庐的故事梗概?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

  • 适合高中生的春秋战国、魏晋历史读物有哪些? 最好是人物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你提到的这些读物我都没接触过,就不评论了。对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当然首推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和《史记》。其中《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而《史记》似乎更符合你的要求,因为它是纪传体的。《战国策》描绘了战国时代各国的斗争谋略,但我个人认为它不是史书(虽然具有史料价值),以史书的标准来看

  • 有没有三顾茅庐的故事概括啊?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

  • 荆州到底是周瑜打下来的,还是刘备自己占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丶赤壁之战后,江陵还是曹操大将曹仁手里。即不是周瑜亲自打下来的。也不是关羽打下来,也不是刘备打下来的。是曹操主动舍弃江陵城,调曹仁到关中与马超作战的结果,主动放弃的。赤壁之战后曹仁守江陵,徐晃守襄阳。当时刘备还是孙权辖下。周瑜认为刘备是一条龙不会久居人下对孙权写信提出建议。并对手下刘备说,今曹操新折

  • 为什么黎元洪能力平平,却在民国初期屹立不倒?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一、业务能力强,为人宽厚,有威望即使谈不上特别的出类拔萃,但要说黎元洪能力平平还是有点过。黎元洪1883年考入北洋水师学堂管轮科,后来担任过海军“二管轮”,很受丁汝昌器重。甲午战争结束后投奔两江总督张之洞,深得张赏识,委其任南京炮台总教习和总台官。张之洞回任湖广总督后,黎元洪随其回湖北编练新军。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