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单刀赴会的主人公是谁(历史上单刀赴会是谁的典故)

单刀赴会的主人公是谁(历史上单刀赴会是谁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93 更新时间:2024/1/19 18:48:23

史上真实的“单刀会”,发生在公元215年,其主导人物是江东鲁肃,而并非“孤胆英雄”关羽;其经过、结局及意义,也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说辞截然不同。

“单刀会”之举不仅表现了鲁肃的智慧和胆略,也体现出作为统帅的他顾全大局及深谋远虑的大视野、大胸怀,而且在战略、战术上对整个荆州战场乃至天下大势均起了决定性作用。

当时荆州战场之态势

彼时孙权刘备为荆州归属权而展开了一系列明争暗斗。215年,孙权在刘备入主荆州后,向刘索还当初“借予”的荆州。

刘备先是推三阻四,后来干脆予以婉拒,而且粗暴地将孙权派去接管荆州南三郡(长沙、桂阳、零陵)的官员驱逐出境。

孙权大为震怒,感到自己一再被刘备忽悠,于是决心诉诸武力,遂派大将吕蒙率军强夺荆南三郡。

吕蒙出军后,势如破竹,很快攻取(招降)了长沙、桂阳二郡,唯独零陵太守郝普据城坚守,决不出降。

见孙权态度强硬,且动起真格,刘备方从成功的喜悦中猛然惊醒,于是亲赴公安坐镇,急令荆州守将、荡寇将军关羽率3万精锐进驻益阳,准备进援零陵并收复已经失去的长沙、桂阳二郡。

孙权也不示弱,急调横江将军鲁肃率军急驰益阳,以阻截正欲南下的关羽军。于是,鲁肃和关羽两军在益阳一带形成对峙之势。

彼时,从表面看,孙权先发制人,吕蒙连取两郡,形势十分有利。孙权看似占得先机,但实际上荆州却暗流汹涌,甚至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因为随着事态的发展,使孙权也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首先是战线拉长,力量分散;吕蒙所率的主力不过2万,却要分散于3处使用,长沙、桂阳须分兵驻守,尤其是围攻零陵需用重兵;而来援的鲁肃也仅有1万人马,实在难敌关羽3万精锐。

何况坐镇公安的刘备也在虎视眈眈。其次,由于战线最南端的零陵久攻不克,吴军实际上处于南有守敌、北有强援、首尾皆受敌方钳制的不利状态中。

而屯兵益阳的关羽却掌握着战争主动权:既可以东攻长沙,又可以南援零陵,无论怎样都能使孙权捉襟见肘。孙权很快察觉到了危机,开始沉不住气了,甚至“飞书”急令吕蒙放弃零陵,火速撤军北上到益阳一线与吕蒙会合共同阻抗关羽。

由此可见,此时荆州战场上的形势已经出人意料地起了微妙变化,只要刘备麾下的前敌将军关羽能把握这稍纵即逝的有利战机,采取果断行动,则很可能反败为胜。

而孙权方面,这场战争成败之关键,主要就看鲁肃是否能阻挡关羽东进或南下,为恢复战场主动权而争取更多的时间。

“单刀赴会”的策划人及具体经过

然而,当此如箭在弦,一触即发的紧要关头,鲁肃想以区区一万人马(吕蒙的兵马还没来得及撤围北上与其会合)遏制关羽3万气势汹汹的复仇之师,谈何容易!

著名的“单刀会”,就是“忠厚长者”鲁肃在这样进退两难的窘境中采取的一次大胆尝试,当时虽有些孤注一掷的对赌性质,但从事后看又是彼时唯一可行的有效行动。

《三国志》记载了“单刀会”之具体经过:

“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全。肃因责数羽曰:‘国家(指孙吴)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

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有之’!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之’!目使之去”。

《三国志》注引《吴书》说:

“肃欲与羽会语,诸将恐疑有变,议不可往。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趋救羽,......羽无以答”。

从上述两段文字可知,鲁肃发起“单刀会”既冒着很大风险,然而又成竹在胸,有一定把握的。彼时两军已经各自列阵,摆开欲厮杀的阵势,相距仅“百步”,而且史料中隐隐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来,种种迹象表明,关羽及部将们事先也做过某种准备,随时准备发难。

在这场反客为主的“鸿门宴”上,鲁肃虽处于劣势但并无怯意,表现得颇为出彩,既理直气壮,又义正辞严地驳斥对方的强词夺理,又尽量不激怒对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以理服人,终于使关羽自觉理亏,无言以对,不敢发难。古人云:“师直为壮,曲为老”。

鲁肃理直气壮,取得了道义上的胜利,使关羽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又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轻举妄动。

“单刀会”有什么实际意义?

首先,“单刀会”对荆州战场上的态势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谈判不仅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同时本身也是一种拖延战术;更重要的是鲁肃在谈判桌上力挫关羽,使其决心动摇,坐失良机,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

与此同时,吕蒙用欺诈手段诱降了零陵太守郝普;随即率潘璋、孙皎等诸将迅速北上,与鲁肃的兵马会合,至此,吴军与关羽的军队旗鼓相当,势均力敌,重新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因为“单刀会”争取了时间,吕蒙得以迅速北上,荆州战场的形势又一次出现转折,而且是朝着有利于孙吴的方向转折。

几乎在同一时刻,曹操又乘虚率军讨伐汉中张鲁,刘备大有后顾之忧,逼不得已主动与孙权议和:双方约定以湘水为界分割荆州,刘备将江夏、长沙、桂阳诸郡划给孙吴,然后罢兵西返。

于是荆州之役告一段落。孙权实际上兵不血刃、如愿以偿就讨回了大半个荆州,并顺利跨出了全取荆州的第一步。

其实,“单刀会”还有更大意义。更可贵的是,鲁肃煞费苦心,并冒着生命危险,终于使一个对双方来说都将是致命恶果的结局得以避免出现,那就是会导致孙刘联盟的过早破裂。

倘若没有鲁肃的努力,双方定会撕破脸大打出手,其结局必是两败俱伤,其联盟注定无法维系下去。如此,本已稳固的力量平衡将被打破,从而出现有利于曹魏的不利变化。孙刘交恶,曹操就是得利的渔翁。而各个击破,正是曹操的拿手好戏。

果真如此的话,三足鼎立的格局就是另一番气象了。总之,分割荆州后,孙权之所以能与刘备继续结盟,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继续携手抗曹,各谋发展,以致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都与这知名度不广、甚至不太引人注意、乃至被罗贯中在小说中“张冠李戴”了的“单刀会”有密切的关联。

只身赴险固然需要过人的胆勇,然而更值得赞赏的是鲁肃的大局观及远见卓识。毫无疑问,鲁肃也是一位谋勇兼具的杰出战略家,是当之无愧的江东人杰,这一点,早在他一开始就与诸葛亮不谋而合,竭力促成孙刘联盟对抗曹魏之时,就已向世人证明了这点。

更多文章

  • 明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明朝都有哪些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

    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李白每一个朝代都有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从中国第一个专制主义国家秦朝成立开始,每次遇到更朝换代时,都会有新的文化产物诞生,不管是政策上还是民间习俗上,它们都是这个朝代具有代表性的标志。众所周知,明朝在历史上足足存在了276年之久,而在明史上,总共有过16个皇帝,从最初的开

  • 水浒传林冲的性格特点(林冲人物性格具体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水浒传林冲的性格特点

    林冲,是水浒传中威名赫赫的人物,梁山108将大聚义第六位,马军五虎将第二名,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手使丈八蛇矛枪,有万夫不当之勇。林冲的命运坎坷,本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和家庭,每天过着朝九晚五、夫妻朝夕相对的生活。可惜,他的老婆被顶头上司高俅的义子高衙内看中,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灭顶之灾。林冲,

  •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水浒传宋江的性格特点及其事迹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是《水浒传》里的核心人物,也是灵魂人物。宋江这个人物形象极为复杂,在他身上体现着非常矛盾的个性——既善良,又狠毒。按照常理来说,一个人如果善良,一般就做不出狠毒之事;一个人如果狠毒,一般也很少做出为善之举。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宋江却能将善良与狠毒融于一身,可以算得上一个不折不扣的“双面人”。对宋

  • 人死后会回来看家人吗(死人知道活人在想他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人死后会回来看家人吗

    什么是头七,这一天去世的人真的会回家看望吗?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叫头七。头七就是人去世以后的第七天,这一天,天官会把去世人的魂魄带到家中停留一夜。这天晚上,去世亲人的魂魄会祝福和保佑自己家的人。天亮了以后,就会投胎转世。这就是我们丧葬文化中的头七。根据头七的解释,很多人认为在这个世

  • 五代十国为什么最黑暗(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五代十国的局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代十国为什么最黑暗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不仅各个小国林立,甚至一夜之间就会诞生一些小国。这些小国都是由一些消失的小民族建立,一直到北宋的建立,这段时期才算真正结束。五代十国地图版图五的意思是经历了五个朝代,而十就是周边的十个独立政权分配,在短短的五六十年内经历了这个多朝代和政权的更迭,甚至每个朝代的皇

  • 科举考试的六个等级名称(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分哪几个阶段)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科举考试的六个等级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605年)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1300年。科举里的状元、秀才等名次,直到今天还挂在中国人的嘴边。1、童生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

  • 如懿为什么被抹去历史没有记载(如懿不记史册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如懿为什么被抹去历史

    追了将近两个月的《如懿传》在观众们的万分不舍中结局了。这部剧由原来大家的不看好,发展到最后被感动得哭到稀哩哗啦。网友们纷纷表示要感谢周迅的演技。因为是她超赞的演技让大家感受到了如懿的善良与坚持。她聪明,但不屑使用手段。受尽屈辱依然坚持初心。周迅不喊不叫不浮夸,却让人感受到喜怒哀乐,这才是真正的演技!

  •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纸上谈兵讲的是赵括的故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众所周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自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赵括。奇怪的是,赵括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而纸到汉朝才被发明出来。既然纸在战国时期还没有发明,赵括为什么会被评价为“纸上谈兵”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纸上谈兵”是赵括的父亲赵奢对儿子的评价。然而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记载,赵奢对儿子

  • 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元朝是女真族还是蒙古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13世纪,漠北草原的蒙古掀起了一阵飓风,几乎征服了整个亚欧大陆,最终形成了元朝和四大汗国。百年之后,元朝和四大汗国纷纷瓦解,亚欧大陆又出现了全新的格局。蒙古的征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蒙古的征服对世界各大地区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在蒙古

  • 溥仪为什么性无能(末代皇帝溥仪12岁时就没了生育能力)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溥仪为什么性无能

    这次说一下末世皇帝,他的名声在人们心中一直不怎么样,也许是因为晚年的卖国时间,也许是因为后期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但这些都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这次说一说溥仪的私人生活,不谈政治只谈私事。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