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门四学士分别是谁(哪四个人被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分别是谁(哪四个人被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31 更新时间:2023/12/11 4:33:22

提及北宋文学,苏轼绝对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尽管一生屡遭贬谪,四处颠沛流离,但或许正是这些磨难让苏轼的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浓烈的感情。

在不断辗转中,苏轼始终没有丢弃乐观的心态,他一边发明了东坡肉、东坡羹等美食,另一边也热衷于结交其他同样才华横溢的文人。

在《答李昭玘书》中,苏轼曾经表示:“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

久而久之,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这四位颇受苏轼推崇,又都被苏轼用心培养、提携的文人便被并称为“苏门四学士”。那么,这四人中,谁才是最有才华的一个呢?

首先,我们看看四人中知名度最高的黄庭坚,他生于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一带。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正在大名府担任国子监教授的黄庭坚因为仰慕苏轼的文采而修书一封表达敬意,并附上了自己的两首作品。

同年,苏轼以《答黄鲁直书》回复。

在信中,苏轼表示自己此前就拜读过黄庭坚的诗文,当时作为苏轼好友和黄庭坚岳父的孙觉请他赞扬黄庭坚一番,帮助其扬名,但苏轼却表示:“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

自此之后,苏、黄二人便经常保持着书信往来,他们以诗文互相唱和,尽管未曾谋面却积累了深厚的友谊。

元祐元年(1086),苏轼与黄庭坚终于在京城初次会面。因为都拥有出众的文采,又关系亲密,当时的人们甚至将二人并称为“苏黄”。

不过,外界将二人相提并论,黄庭坚却始终对苏轼保持着弟子之礼,以尊敬、仰慕的态度对待。不仅仅是诗文,黄庭坚在书法上也颇有成就,被世人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接下来说说晁补之,他生于济州钜野,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菏泽巨野县一带。据《宋史》记载,晁补之从小就聪颖过人,且记忆力超群,才懂事不久便能够创作文章,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在见到他后惊奇不已。

十七岁时,晁补之的父亲前往杭州做官,他随同前往,在饱览钱塘一带风土人情后写出了《七述》。

随后,晁补之带着此文谒见正担任杭州通判的苏轼,苏轼当时也准备写文记录钱塘的风景、轶事,但在阅罢《七述》后,他不由得感慨道:“吾可以搁笔矣。”年少时便展现出惊人才气的晁补之堪称全才。

他精于诗文,同时也擅长书画,其散文、诗词分别学自柳宗元陶渊明,继承了前辈凝练、晓畅的风格,颇为时人称道。

秦观生于扬州高邮,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高邮市一带。年轻时,他便有一腔豪情,并将其付诸于诗文当中,形成了豪放洒脱的风格,而和当时许多文人一样的是,他也十分仰慕苏轼。

等到苏轼出任徐州知州,他便前去拜谒,并在诗中表示:“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当时,苏轼在徐州修了一座黄楼,秦观登楼后作《黄楼赋》,苏轼看后称赞其有战国时期屈原、宋玉之才。

尽管文采斐然,但秦观却屡试不中,苏轼在劝勉他的同时,也借着路过江宁的机会将他推荐给了王安石。

在看罢其诗文后,王安石也非常欣赏,认为其风格清新,可以与南朝的谢灵运鲍照相比。在诗、词、赋等领域,秦观都有一定造诣,正如上文所说,其赋浪漫、其文清新,其词则在婉约派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最后说张耒,他生于亳州谯县,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一带。长大后,他游学于陈州,并在这里得到了苏轼之弟苏辙的赏识。

在苏辙的引见下,张耒得以跟随苏轼学习,苏轼十分欣赏他的才华,曾称赞其文章如“汪洋冲澹,有一倡三叹之声”

等到苏轼、黄庭坚、秦观陆续去世后,当时的文人便纷纷追随张耒,可以说,在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他艰难地支撑起了北宋晚期的文坛。

综上所述,被并称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四人都拥有着过人的才华,且具备独特的个人风格,擅长的领域也不尽相同。

如果从文学成就、文坛地位,以及生前身后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评价来看,黄庭坚应当是其中最突出、最接近苏轼的一个。由此观之,黄庭坚或许可以被认为是“苏门四学士”中最有才华者。

标签: 苏门四学士称为分别

更多文章

  • 第一把锯子是谁发明的(古代锯子的发明者真的是鲁班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锯子,发明者,鲁班,古代,第一,真的

    有一个成语叫做“班门弄斧”,意思是在鲁班门前操弄斧子,比喻为不自量力。提起鲁班,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能工巧匠。不仅如此,鲁班更是被称为木匠的“始祖”。据传,鲁班一生发明创造出了许多东西。例如,锯子也是由他创造出来的,可那个时候并没有钢,他是靠什么来做成锯条的呢?图片:能工巧匠鲁班剧照在小时候,大家应该

  • 明楼原型袁殊生平简介(五重间谍功勋卓著的袁殊个人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袁殊,间谍,生平,功勋,原型,明楼,简介,资料,卓著,个人

    作为《伪装者》中的男主之一,靳东饰演的明楼,是一个极有魅力的人,他不仅家境好,学历高,更是心机深沉,有担当有抱负。表面上,他是汪伪政府财政部经济司首席财经顾问,同时,暗藏着另一个身份——国民党军统上海站情报科上校科长,代号“毒蛇”。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最真实的身份,其实是中共地下党上海情报组组长。

  •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对比(朱元璋和朱棣谁更厉害一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朱棣,朱元璋,对比,厉害,明朝,一点

    明成祖朱棣在位总共21年(公元1403年到1424年),在内政外交军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堪称辉煌的成就:1,迁都并大规模修建北京;2,派出郑和七次下西洋,将明朝的影响力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从东亚拓展到西亚乃至印度和阿拉伯半岛;3,连续五次亲自率领大军深入草原,远征蒙古诸部,实现了御敌于国门之外;4,派大军

  •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哪个朝代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明上河图,朝代,作者,哪个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的风俗名画,也是我国国宝级珍贵文物。该画以长卷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俗世情和繁荣景象,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市井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然而,就是这样一幅传世名画,其作者张择端却未留下多少历史足迹。他的身世、生平以及生

  • 阿富汗战争打了多久(美国和阿富汗战争持续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争,阿富汗,持续,美国,多久,多少

    2001年911事件爆发,美国认为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包庇了本拉登及基地组织,于是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但是,谁都没有想到,美国却在阿富汗打了十九年,阿富汗战争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一场海外战争。更令美国揪心的是,美国在阿富汗损失了数千美军和数万亿美元,根本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而国内反对阿富汗战争,要求美

  • 尝百草的神农氏是炎帝吗(三皇中神农氏是不是就是炎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神农氏,炎帝,三皇,就是

    华夏文明传承五千年,在这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数之不尽的文人骚客,他们挥毫泼墨,指点江山,留下了传世华篇。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豪气干云,力拔山兮的侠客义士,留下无数的侠骨柔情,义薄云天的传说,为后人称道。然而,除却这些,人们对于华夏文明讨论最多的,便是华夏文明的萌芽时期,也就是传说中的远古时期。由于

  • 马致远是哪个朝代的人(介绍马致远是生平事迹和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马致远,朝代,生平,事迹,介绍,经历,哪个

    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著名戏曲家、杂剧家,有“马神仙”,“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具有文化素养的家庭。自幼接受儒家教育,饱读诗书,勤学六艺。年少时马致远就非常上进好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别人家的

  •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破釜沉舟和谁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破釜沉舟,成语,战争,出于,有关,这个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一副励志对联广为流传,主角是一代战神项羽,讲述的是他的封神之战—巨鹿之战。此一战,年仅二十四岁的项羽,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带领着全体楚国将士们,破釜沉舟,高唱着“老子活着冲向战场,就没想过活着离开”的慷慨悲歌,以大

  • 侯宝林马三立相声辈分(侯宝林与马三立相声艺术之比较)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三立,侯宝林,相声,辈分,艺术,比较

    提起马三立和侯宝林,一般的说法就是,马三立是相声泰斗,侯宝林的相声大师。这样的说法具有一定迷惑性,就好像透着马三立比侯宝林高出很多,侯宝林只能高山仰止似的。其实不管是马三立还是侯宝林,都是相声史上的关键人物,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都开宗立派,影响到许许多多的相声后人。相声从来讲究辈分,从辈分上来说

  • 冉闵生平简介以及主要事迹介绍(冉闵是暴君还是民族英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冉闵,暴君,生平,事迹,简介,介绍,民族英雄,主要,以及,还是

    冉闵的走红网络我总觉着是一件非常难于理解的事情。这么一个屠夫、暴君,竟然被一些人捧为民族英雄!十六国时期形势图让我们来看看冉闵的生平吧。冉闵是一个汉族人,这一点没有什么疑问。后来冉闵说他家祖宗过去多么辉煌,其实这都是他们后来吹出来的。他家也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西晋末年,中原大乱之后,冉闵的父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