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中国有5000年历史,其中,经历了多少个朝代,有四百多位皇帝,有很多皇帝大有作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很了不起的皇帝,在这里我简单说一说康熙皇帝的作为和历史功绩。
史称圣祖,爱新觉罗玄华,满族,是福临的第三子,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11年生,康熙61年卒,终年69岁,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顺治18年福临皇帝卒,三子玄烨即位,当年仅八岁,公元1661年至1722年在位。史载玄华仪表英俊,声若洪钟,有智勇,通文纬武,,崇道重儒。
他继位时,由于年幼,遵从遗诏,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位大臣辅佐,其中其他三位,不是年老,就是体弱多病,就是鳌拜体力过人,势力过大,而且横暴,欺负年幼的康熙。
鳌拜广植党羽,排除异己,擅专朝政,他恢复祖制,废内阁,恢复内三院。继续推行圈地,使广大农民被迫流亡。吴三桂三番也日益强大,逐渐形成了割据势力。
1667年,玄华康熙帝14岁开始亲政,但鳌拜集团应把持着权力不放,不肯归还权利,于是康熙与鳌拜矛盾日益尖锐,康熙虽然年轻,具有突出的抱负和才能,他不甘心当鳌拜的傀儡,他对鳌拜等复祖制,复旧章的所作所为,表示了坚决的反对,并培养自己的中坚力量。
以索额图,明珠等年轻贵族成为了康熙的心腹,汉族官吏也对鳌拜排挤汉人官员的行为表示不满,各种势力迅速转到康熙一边,康熙八年五月,康熙出其不意逮捕鳌拜,宣布30条罪状,革职拘禁,后被处死,鳌拜同党一网打尽,并为被鳌拜处死的苏克萨哈平反昭雪。
康熙执政后,奖励百官的上书,改革三院为内阁,恢复了中央集权。
康熙12年,因撤藩事而引起云南王吴三桂的叛乱,叛军进展速度很快,很快进入湖南,占领沅州,常德,长沙等地。吴三桂并挑起大旗,自称周王,另立中央。
清军措手不及,节节败退。不久广西的延龄,靖南王耿精忠,陕西提督王辅臣等纷纷响应叛乱。康熙帝,不慌不忙,调度全局,谨慎从事,以中央开花,以湖南为主战场,把叛军分割开来,并从东北调来大量骑兵。
同时又采取安抚和围剿的政策,分化瓦解吴三桂,对耿精忠,王辅臣采取打击安抚并用政策,在战争中,康熙又适当团结地主阶级,于是战争的形势迅速转到清朝一方,并修改明史,拉拢汉族的地主知识分子,在康熙强大的军事和政治的攻击下,逼得吴三桂在衡州称帝,但不久而死掉。
他的儿子吴世璠继位,康熙帝又加紧了攻势,打的叛军节节败退,清军分几路攻入云南,占领昆明,吴世璠自杀,三番叛乱被平定,清除了破坏统一的三个分裂集团。表现了康熙帝,振作冷静,拢览全局,用兵如神的过人之处。
两年后,康熙又招抚盘据在台湾的郑氏家族,但郑氏家族不肯归降,不肯统一,结果康熙帝派姚启圣和施朗收复台湾,也就是清军入关第39年。
可见他的报负和速度,最后郑克爽降,攻克了郑成功政权,统一了台湾,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管理,在台湾设总兵一人,副将两人,长期驻守台湾,台湾统一在清朝管理之下。
在康熙24年,派彭春,萨布素等人出兵驱逐盘踞在黑龙江流域的沙俄侵略军,打击了沙俄的侵略军势力。并在公元1689年派索额图等人在尼布楚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此确定了中俄东部之间的边界。
康熙大帝又三次亲征,消灭了由沙俄鼓动葛尔丹的叛乱,又分兵进驻西藏,巩固了民族统一,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
康熙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下令停止圈地,承认由于圈地造成的农民失业,衣食无资,由圈地造成民间房地,还给民间所有者。
康熙帝重视水利建设,治理黄河,开发淮河,运河,整顿漕运,把治理三河同三番作战一样,同等重视来抓,三河治理的很有成效,疏通了南北河流的交通。
对全国土地进行了全面的测量,经过30年的测绘,完成了《皇舆全览图》的编制,设明史馆,撰写《古今图书集成》还有《全唐诗》康熙词典等书籍。
并设开博学鸿词科,为许多地主知识分子所谓的名士,开创了更多的做官机会。
总结:康熙帝是中国各朝代最英明君主之一,他统一了台湾,抵制了沙俄的侵略,巩固了多民族的团结,他平定了三藩之乱,他当皇帝时,土地面积多达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他三次亲征准噶尔,是清朝兴盛的基础,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讲,书法家,是一代英明的君主,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