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探春和弟弟贾环的感情怎么样?

探春和弟弟贾环的感情怎么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628 更新时间:2024/1/14 5:40:30

探春是贾府三春中,最有才华,也是最为能干的一个。曹雪芹形容她“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窈窕淑女的形象。就是这样一位美人儿,竟是粗俗的赵姨娘的亲生女儿,“小冻猫子”贾环的亲姐姐。可以说她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按理说,探春也是赵姨娘所生,而且还是女孩,地位应该比贾环更不如,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在贾府中。探春以聪明干练脱颖而出,深得上下敬重,委以重用,得掌执事之大权。王夫人对她表面上淡淡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的,这种心理的矛盾,实际上也是对她出身与心志才干相矛盾的反映。探春何以能在贾府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上文提到过,探春自幼跟随贾母左右,加之天性聪敏,早就对贾府内部种种矛盾争斗知之甚深,她自命“才自精明志自高”,绝不甘心像母亲和弟弟一样在底层挣扎,她不仅清楚地认识到嫡庶有别这一点,而且力图改变这种状况。她竭力回避不得势的亲生母亲,努力亲近贾府嫡系的王氏姑侄和宝玉。在兴利除弊的同时,也提高了她的实际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成了乌鸦窝里的凤凰。宝玉丢玉,探春试探贾环,贾环翻脸

为了稳固她在贾府的地位,甚至不惜把母亲和兄弟作为打击的对象,这位三小姐的心意如此坚定决绝,干脆得让人脊背发寒。曹雪芹曾经借宝玉说出这样一件事。探春给宝玉做了双鞋,而且似乎花费很大工夫,以致贾政见到都不由斥责道:“何苦来!虚耗人力,作践绫罗,作这样的东西。”赵姨娘气的抱怨的了不得:“正经兄弟,鞋搭拉袜搭拉的没人看的见,且作这些东西!”想想赵姨娘的牢骚也是有的放矢的,贾环是探春的胞弟,正所谓“疏不间亲”嘛。我们来看探春的回答: ……探春听说,登时沉下脸来,道:“这话糊涂到什么田地!怎么我是该作鞋的人么?环儿难道没有分例的,没有人的?一般的衣裳是衣裳,鞋袜是鞋袜,丫头老婆一屋子,怎么抱怨这些话!给谁听呢!我不过是闲着没事儿,作一双半双,爱给那个哥哥弟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这也是白气。”宝玉听了,点头笑道:“你不知道,他心里自然又有个想了。”

探春听说,益发动了气,将头一扭,说道:“连你也糊涂了!他那想头自然是有的,不过是那阴微鄙贱的见识。他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姊妹弟兄跟前,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论理我不该说他,但忒昏愦的不像了!还有笑话呢:就是上回我给你那钱,替我带那顽的东西。过了两天,他见了我,也是说没钱使,怎么难,我也不理论。谁知后来丫头们出去了,他就抱怨起来,说我攒的钱为什么给你使,倒不给环儿使呢。我听见这话,又好笑又好气,我就出来往太太跟前了。”

一句“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把母女姐弟间的情谊抹杀的干干净净。本来趋吉避凶是人之常情,探春看破贾府中的厉害关系,选择一条进身之捷径,我们也无法指责她有什么错处。然而为求进阶不惜诋毁生母,说赵姨娘“昏聩的不像”,“不过是那阴微卑贱的见识”却实在令人齿冷,不知道这跟卖母求荣有什么区别。至于她说“姊妹弟兄跟前,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那更是睁着眼睛说白话,对于贾环和宝玉的态度,随便谁都能看出其中的天差地别,贾环难道不想和自己的亲姐姐探春多亲近?整个贾府,除却贾政和赵姨娘外,只有探春和他最亲,可在他受委屈之后,最常找的人却是迎春。为什么?大约因为只有在“二木头”迎春那儿,他才能体会到一点平等和尊重。而自己的亲姐姐,却怕的紧,所以在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中,他才会脱口而出:“你不怕三姐姐,你敢去,我就伏你。”自己的亲姐姐,却视同洪水猛兽,这跟探春在其他人眼中可亲的形象大相径庭,因为探春从来没给过贾环一丝姐弟之情,所谓“谁跟我好,我就跟谁好”,不如改为“吾惟跟权好”。

不知道探春对贾环这个弟弟可曾有过一点感情,反正遍读红楼都找不到探春贾环有什么直接对话,这样一对亲姐弟,在贾府这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环境里,从始至终没说过一句话,她的冷漠无疑让贾环在贾府再次感到亲情的淡薄,母亲是这样,姐姐也是这样,为了追求权利,甚至连骨肉亲情都看的淡了,探春的无情很大程度上让贾环更了解权利的重要性,此时的他彻底明白了在封建大家庭中,得势与不得势,完全取决于你的身份地位和你手中掌握的权利。而姐弟二人在贾府中地位的云泥之别,都要归结于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探春彻底投入贾府执事集团的怀抱,获得了尊荣的地位。而贾环,却始终做着徒劳的反抗,以敌视的态度对待执事集团,不仅不能改善自身所处的环境,反而更引起执事集团的厌恶和加倍的排挤。贾环对执事集团的反抗态度,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于权利的抗争,简单来说是一种报复行为,是权利改变了人心,使贾环失去了亲情的温暖,即使他的抗争微不足道,也使他失去亲情的心灵得到一丝慰藉。

标签: 探春贾环红楼梦

更多文章

  • 关于抗日英烈:你所不知道的数据统计一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抗日,英雄,数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为隆重纪念,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那么,其中共产党与国民党各占多少人?女性有几人?外籍英烈都是谁?全国哪一个省的抗日英烈最多?用数字说话,让你一目了然。抗日英雄籍贯分布图143:87在

  • 贾珍贾蓉父子俩怎样为了秦可卿而互相憎恨?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贾珍,贾蓉,秦可卿,红楼梦

    贾珍贾蓉父子怎样为了秦可卿而互相憎恨?有恨,就要发泄。这是人之常情。同样的,贾蓉作为儿子,对于父亲霸占自己妻子秦可卿的恨,是怎样发泄出来的呢?前面说过,贾蓉很怕贾珍,几乎不敢发泄,但不敢发泄并不等于就没发泄。人的情绪,即便是在怯懦者那里,也会以某种微妙曲折的方式发泄出来的,只是不易觉察而已。其实细细

  • 贾珍怎样毁了秦可卿之后又毁了儿子贾蓉?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贾珍,秦可卿,贾蓉,红楼梦

    毫无疑问,秦可卿的美好人生是被贾珍毁掉的,不仅如此,还毁掉了她的生命。而秦可卿的丈夫贾蓉,贾珍的儿子,紧接着,也被贾珍给毁掉了,只不过是没有毁灭肉体而已。前面我们说过,贾珍是隐约感觉到了儿子贾蓉对自己的抗拒的。以他的老奸巨猾,他应该是感觉到他和秦可卿的事情被贾蓉知道了。这不奇怪,宁国府后来知道这事的

  • 新神雕小龙女发式饱受吐槽:宋代该是什么发式?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神雕侠侣,陈妍希,发式

    最近热播的于正版神雕侠侣中陈妍希的牛角包发式颇为人所吐槽,那么真正的宋代女子该是什么样的发式呢?发式虽然宋代也流行过梳大髻、插大梳的盛妆,然就整体而言,还是不像唐朝那般华丽盛大;面部的妆扮虽也有不少变化,但也不像唐朝那么浓艳鲜丽。总而言之,宋代妇女的整体造型给人一种清雅、自然的感觉。宋代妇女很喜欢

  • 孝端文皇后简介 皇太极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生平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孝端文皇后,哲哲,皇太极,清朝皇后

    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皇后,系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生于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

  • 古人为何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居丧,守制,丁忧

    很多人都知道,“丁忧”是古代官员为父母居丧守制的代名词,是古代官场、公文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丁忧”一词由谁首创,史书上没有记载。但作为一个词汇,“丁忧”最早见于《宋史·礼志》:“咸平元年,诏任三司、馆阁职事者丁忧,并令持服。”那么,古人为什么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呢?究竟什么是“丁”?什么又是“

  • 同治孝哲毅皇后简介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生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哲毅皇后,同治,清朝皇后

    孝哲毅皇后(1854年7月25日-1875年3月27日),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部官户尚书崇绮之女,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册为皇后。孝哲幼承父教。亦工书,能左手作大字。光绪元年乙亥二月二十(1875年3月27日)寅刻崩,时距穆宗崩才七十余日,五月上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

  •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徐惠的墓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徐惠,墓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徐惠的墓在哪?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长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贞观末年,唐太宗频起征伐、广修宫殿。徐惠上疏极谏,剖析常年征伐、大兴土木之害。唐太宗认可了她的看

  • 康熙的九妃连珠与八嫔临御 康熙的妃嫔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九妃连珠,八嫔临御,清朝妃子

    因为康熙共九位妃子,且都颇具盛名,所以称为九妃连珠:慧妃,良妃,荣妃,宣妃,顺懿密妃,成妃,纯裕勤妃,惠妃。另有说法为康熙的皇后嫔妃之多令人眼花缭乱,瞠目结舌,康熙临幸后宫的嫔妃历史上就有“九妃连珠”和“八嫔临御”的说法,意为康熙一晚上可以连续要九个妃子级的女人侍寝,或者八个嫔级的女人侍寝。九妃连珠

  • 薛蟠陷害贾宝玉了吗?贾宝玉被打是薛蟠造成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薛蟠,贾宝玉,红楼梦

    关于贾宝玉被打,很明显,是两条线索导致的。一条就是金钏之死,这个很清楚,小说写明了,是贾环使的坏,后来也被花袭人给对质出来了。但是,另一条,蒋玉菡和贾宝玉交往并且互赠汗巾子的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这么私密的事情,当时是在冯紫英家,就那么几个人,是谁把这件事情透露出去的呢?其实只要仔细阅读原文,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