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698 更新时间:2023/12/21 21:32:25

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原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一作:水巷)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翻译

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

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

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送别诗通过想象描绘了吴地秀美的风光,毫无离别时的伤感情绪,笔致新颖可喜,仅在结尾处轻轻点出送别之意。唐代的苏州又称吴郡。作者送人前往漫游的吴县,又叫姑苏,是当时苏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儿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丝织品闻名全国,还有不少古迹,作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描绘,便把这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活托出来了。作者对它熟悉而又有感情,所以人们读来亲切有味。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的最大特色是水。自从伍子胥在苏州建城以来,城里水道纵横,渔船星数,水上的生活便一直是当地人们最主要的生活。诗歌的颔联承接“人家尽枕河”而来,点明的就是这样的当地特色。“古宫闲地少”这五个字是杜荀鹤用漫笔写出的苏州历史。春秋时期苏州是吴国的首都,在漫长的时光变迁里,苏州已经由一个政治要地转变为经济重地了。在唐朝,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虽然没有朝那么明显,但带来的直接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才会有“古宫闲地少”的情况出现。

“水港小桥多”则是诗人用写实般的白描手法营造出来的水乡美景。对于国家政治文化重心所在的北方来说,一座水城如若不是亲眼所见,总是会觉得不可思议的,所以简单的意象组合就能为没来过水乡的人们营造出一个梦般的图画:弯弯的河道,较之于整齐宽敞的官路,多的是潺潺流动的灵性。遍布的小桥,连接着生活的此岸和彼岸,蹲在桥上的时光以及人们伫立桥头眺望远方的守候,也不是北方那挣扎在朔风之下坚韧得近乎麻木的汉子们所能轻易理解的。小桥、流水构建的生活,有着令人心折的精致和让人轻易陷入的漫不经心。这样的美,别处寻无可寻。

生活是流动的。生活中所有的美丽都是从流动中彰显出来。“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杜荀鹤很喜欢“夜市”和“春船”的组合,在另一首《送友游吴越》里,“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便和这句异曲同工。像这样繁荣、热闹的诗句,读来是非喜人的。在中国古代,只有经济发达的城市才会有夜市,莲藕则更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水产。绫罗绸缎又是生活富足的象征。仔细吟诵诗句,仿佛真的可以看见操着苏州话的人们正趁着夜市的灯火谈论生计。那些远方微明的灯火,一晃一晃,仿佛黑夜中闪烁温暖的星星。水乡所有的生活,就像没有受到任打搅的世外桃源,在微醺的醉意里,融化了。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此联是诗人所设想的别全诗于后情景。此处才道出了送别之意,足见诗人谋篇布局之匠心独具,显得味悠长,耐人寻味。

此诗以想象出之,格调清新活泼,篇末喟然一叹,可谓动人情思,引人遐想。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在其精心描绘下更是活脱而出,令人读来如临其境,恍如人在画中游。

标签: 杜荀鹤唐朝

更多文章

  • 万俟咏的《诉衷情·送春》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万俟咏,宋朝

    宋朝词人万俟咏的《诉衷情·送春》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诉衷情·送春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翻译清晨里扬鞭打马欢欢喜喜回家,昨晚沉沉

  • 张炎的《高阳台·西湖春感》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炎,宋朝

    还不知道:张炎的《高阳台·西湖春感》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其实这是作者在南宋灭亡后重游西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从形式上看是“旧瓶装新酒”,借西湖观感这一旧话题抒发亡国之痛烈心情。高阳台·西湖春感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

  • 《浪淘沙·五岭麦秋残》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欧阳修

    浪淘沙·五岭麦秋残欧阳修 〔宋代〕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译文五岭地区麦收尽,荔枝初熟穿丹衣。绛紫纱皱里,装一水晶丸。可惜,老天让它生的远,不靠近长安。回忆天宝时往事,贵妃特别爱荔枝。一旦香消马嵬

  •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欧阳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 〔宋代〕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译文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

  • 《送杨寘序》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欧阳修

    送杨寘序欧阳修 〔宋代〕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

  • 《赠王介甫》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欧阳修

    赠王介甫欧阳修 〔宋代〕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酒曷留连?译文您的诗词,就像供奉翰林李白吟诵风月三千首那样富有才气;您的文章,如同吏部侍郎韩愈百代文宗集大成那样流传后世。我虽然老了独自伤感,但是雄心尚且还在

  •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韦应物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 〔唐代〕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译文重阳这天闲来无事,我驱马驰向前,去小访你,没有遇到你只扑了个空。怪不得你的诗作,清雅入骨思情深远,原来你家大门就对着山溪和满山白雪。赏析唐代文人大都喜欢广交天下同仁。他们最喜欢的是去拜访认识的老朋友

  •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韦应物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韦应物 〔唐代〕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野泉几处侵应尽,不遇山僧知问谁。译文水边沙地树少人稀,满腹离愁又被晚钟勾起。野泉侵路不知路在哪,不遇山僧谁解我心疑。注释从叔象: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韦氏逍遥公房有韦象先,为韦希仲子,乃韦应物之上一辈。疑“从叔象”指韦象先,诗题中

  • 《过陈琳墓》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温庭筠

    过陈琳墓温庭筠 〔唐代〕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译文我曾在史书上拜读过您留下的诗文,今天在飘流蓬转中又经过这座土坟。假如您这词人在天有灵应当了解我,有经世之才而无主依托开始倾慕您。墓前的石麒麟已经

  • 《过五丈原》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温庭筠

    过五丈原温庭筠 〔唐代〕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营 一作:宫)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译文云旗飘战马嘶尘头滚滚,大军浩荡直奔长安古城。函谷关西战鼓号角正响,一颗将星坠落渭水之滨。蜀国卧龙空自忠心耿耿,统一大业终究难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