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望木瓜山》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望木瓜山》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25 更新时间:2024/1/22 11:38:10

望木瓜山

白 〔唐代〕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早晨起来看见太阳升起,傍晚时分看见归鸟还巢。

身在异乡内心本已酸楚,况还面对着木瓜山。

创作背景

此诗是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游览池州,在青阳望木瓜山而作。木瓜山在青阳县木瓜铺。木瓜山,今安徽贵池县与湖南德县都有木瓜山。一云木瓜山位于湖南常德府城东七里,李白谪夜郎过此而作,误。

鉴赏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早见蒸蒸日出、晚见归鸟还巣的忧伤感怀图,诗人触景生情:见日出,见栖鸟,不见众鸟,不见孤云,表达出诗人无可奈何的孤寂心声。正如白居易《夜雨》:“我有所感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的无限往和百结愁肠。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写诗人客居他乡,内心本已酸楚,再看到木瓜山,想起酸涩的木瓜,心中就更酸了。“客心”、“酸楚”是诗歌中的意境情感,“木瓜山”,是诗歌中的形象事物。这三个诗词,有清晰有模糊,有实体有虚象,有眼里的更有心中感悟的,使得诗歌的语言凝练,渲染氛围,加深诗人客居酸楚之感。

此诗语极平常,而意甚含蓄,字字辛酸。诗人触景生情:早见蒸蒸日出,而悲自已穷途潦倒,想要过神仙那样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然而真当他处于寂寞境地的时候,又难免生出许多忧伤和悲愁。晚见归鸟还巣,而悲自已去国离乡,看透了现实世界的混沌,想起各种人情世故,更增一份凄楚。木瓜味酸苦,诗人望见木瓜山而感怀身世,感触漂泊生活的孤寂,内心倍感酸楚,流露出李白忧伤悲愁的情感。

标签: 唐朝李白

更多文章

  • 杜甫的《旅夜书怀》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杜甫,唐朝

    还不知道:杜甫的《旅夜书怀》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鉴赏首联写江夜近景,刻画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颔联写远景,雄浑阔大,“星垂”烘托出原野之广阔,‘“月涌”渲染出江流的气势,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他孤苦伶

  • 杜甫的七律《客至》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杜甫,唐朝

    杜甫的七律《客至》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鉴赏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

  • 《南歌子·游赏》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苏轼

    南歌子·游赏苏轼 〔宋代〕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译文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

  •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陈与义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陈与义 〔宋代〕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译文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

  • 《小池》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杨万里

    小池杨万里 〔宋代〕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阴 一作:荫)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唐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创作背景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

  •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周邦彦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周邦彦 〔宋代〕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沈沈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译文一抹斜阳透过树叶照在水面,江水翻卷着细细的浪花,深沉地流向千里之外。桥上的寒风刺人眼目,令人神伤。我伫立已久,眼看着黄

  • 《条山苍》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韩愈

    条山苍韩愈 〔唐代〕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高冈。译文苍翠的中条山啊,浪涛滚滚的黄河水。你的浪涛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流向远方;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挺立在山冈上。注释条山:即中条山,在今山西省西南部,黄河北岸,唐朝名山,许多诗人都在此题诗。 苍:深绿色。河水:黄河之水。沄沄(yún ):形容

  • 《别储邕之剡中》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李白

    别储邕之剡中李白 〔唐代〕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译文向你打探问去剡中的道路,你举手示意遥指东南方的越地。乘船由扬州而南下,长长的流水一直通向会稽。溪水清澈,掩映着丛丛绿竹,水明净如镜,映着荷花的倒影,传出阵阵清香。与君辞别前往

  •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赵孟頫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赵孟頫 〔元代〕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译文钱塘潮潮涨潮落经过了多少年,何时能有个终结,消磨了多少行人旅客,抬头望去,但见长空淡淡,群鸟在远处飞去,不觉令人油然而生万古无穷的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