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赠闾丘处士》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赠闾丘处士》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51 更新时间:2023/12/25 20:47:20

赠闾丘处士

李白 〔唐代〕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贤人你在沙塘陂,有先世遗传的产业。

竹影扫荡着秋天如水的月光,荷叶已凋零落满古池。

闲暇时高卧遥帷,打开书帙读读山海经,神驰四海。

喜欢这种田家之乐,所以耽误了去山林隐居的约定。

在田野小酌赏花劝芳酒,折些园里的蔬菜与露葵一起烹食。

如果再栽些桃李树,再为我盖几间茅屋就最好不过。

注释

闾丘处士:李白友人,复姓闾丘,名不详,曾为宿松县令。

沙塘陂(bēi):地名。陂:水边。

散帙(zhì):打开书卷。

露葵:莼菜。

茅茨:茅草盖的屋顶。此指茅屋。

赏析

此诗当作于李白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出寻阳(即浔阳)狱之后,流放夜郎之前。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举兵叛乱,李白自汴州梁园(今河南开封)南奔,寓居于寻阳。相传此时李白曾游宿松,居于南台山的南台寺,县令闾丘为之筑“读书台”和“对酌亭”,让诗人在此啸傲风月,饱吟山水,以满足他“浪迹天涯仍读书”的嗜好。闾丘也常来与李白弹琴赋诗,对酒放歌。公元757年(至德二载)九月,李白出寻阳狱后,病卧宿松,在宿松避难、养病,相传依然寓居于南台寺。当时,闾丘已致仕,隐居于宿松东郊沙塘陂,时来陪伴李白。《江南通志》载:“宿松城外沙塘陂,闾丘处士筑有别墅。李白前往作客,见环境清幽,有田园乐趣。作《赠闾丘处士》”。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充满农家乐的美丽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往。但好景不长,公元757年(至德二载)十二月,李白终被判罪长流,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据传,李白离开宿松时,闾丘处士送行至南台山下,在一小岭为李白饯别,后人名为“饯客岭”。

标签: 唐朝李白

更多文章

  • 《过湖北山家》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施闰章

    过湖北山家施闰章 〔清代〕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译文在回家的路上经过靠近石头的岸边,老树的枝头伸出墙外面。很多小小的流水汇合流淌在两山间,山村里面的桃花全部开了。小鸡们嬉闹着抢着过篱笆,儿孙们积极给爷爷添酒尽孝心。当我老了时候

  • 《寄宿田家》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高适

    寄宿田家高适 〔唐代〕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译文田家老翁住在东面山

  • 《张谷田舍》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储光羲

    张谷田舍储光羲 〔唐代〕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译文县官清廉且节俭,深谷中住着人家人家。一条小路蜿蜒进入清寒的竹林,一座小桥从开得绚烂的野花中穿过。石碓舂米的声音充满了春天的山涧,采桑的梯子靠在碧绿的桑树上微微倾斜。田舍主人说近

  • 《纪村事》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韦庄

    纪村事韦庄 〔唐代〕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译文长得茂盛的碧绿藤蔓,绿影映照门扉;一条小路沿着墙伸向远方,若隐若现。因为雨水较多,院中熟透的果子有一些烂落在庭院中;成熟的稻谷金黄一片,水边的禽鸟硕大肥美。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

  • 《燕歌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高适

    燕歌行高适 〔唐代〕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

  • 《从军行·其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白

    从军行·其二李白 〔唐代〕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敌军大将,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千骑而归。注释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呼延:呼延,

  • 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李贺

    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

  • 李贺的《江南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李贺

    李贺的《江南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江南弄》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文学赏析此诗以夕阳黄昏的江天为观察点,敏锐地

  • 《调笑令·边草》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戴叔伦

    调笑令·边草戴叔伦 〔唐代〕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译文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戍边的兵士也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悲苦愁绝。赏析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这类题材在唐

  • 《征怨》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柳中庸

    征怨柳中庸 〔唐代〕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译文年复一年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三月白雪纷纷扬扬遮盖着昭君墓,滔滔黄河绕过黑山,又奔腾向前。注释岁岁:年复一年,年年月月。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朝(zh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