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纪村事》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纪村事》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48 更新时间:2024/3/20 14:38:06

纪村事

韦庄 〔唐代〕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处饷田归。

长得茂盛的碧绿藤蔓,绿影映照门扉;一条小路沿着墙伸远方,若隐若现。

因为雨水较多,院中熟透的果子有一些烂落在庭院中;成熟的稻谷金黄一片,水边的禽鸟硕大肥美。

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正在忙着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

远处传来几声悠扬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来的笛曲,不知到田间何处送饭的人已经归家。

注释

扉:门扇。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暮晖:落日的馀辉。

饷田:到田间送饭。

赏析

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才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描写了为了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传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的农村生活场景。

“数声牛上笛”“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标签: 唐朝韦庄

更多文章

  • 《燕歌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高适

    燕歌行高适 〔唐代〕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

  • 《从军行·其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白

    从军行·其二李白 〔唐代〕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敌军大将,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千骑而归。注释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呼延:呼延,

  • 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李贺

    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

  • 李贺的《江南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李贺

    李贺的《江南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江南弄》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文学赏析此诗以夕阳黄昏的江天为观察点,敏锐地

  • 《调笑令·边草》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戴叔伦

    调笑令·边草戴叔伦 〔唐代〕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译文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戍边的兵士也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悲苦愁绝。赏析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这类题材在唐

  • 《征怨》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柳中庸

    征怨柳中庸 〔唐代〕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译文年复一年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三月白雪纷纷扬扬遮盖着昭君墓,滔滔黄河绕过黑山,又奔腾向前。注释岁岁:年复一年,年年月月。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朝(zhāo)

  • 《营州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高适

    营州歌高适 〔唐代〕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狐 一作:皮)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译文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10岁就能骑马奔跑。注释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厌(yàn):同“餍”,饱

  • 《陇头吟》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王维

    陇头吟王维 〔唐代〕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译文长城少年是仗义轻生的侠客,夜里登上戍楼看太白的兵气。陇山上的明月高高照临边关,陇关上的行人夜晚吹起羌笛。关西地区来的

  • 《过燕支寄杜位》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岑参

    过燕支寄杜位岑参 〔唐代〕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译文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风刮起狂沙,卷起白草。那长安城在那遥远的日光边,我怀念你却无法相见,这种相思令我衰老。注释燕支:山名,又名焉支山,在今甘肃省丹东。杜位:杜甫的堂弟,李林甫的女婿,曾任考功郎中、湖州刺

  • 《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牛峤

    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牛峤 〔唐代〕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译文明月千里照着长城,将士的盔甲寒冷如冰,戍楼上寒风凛冽,又把长安吹入梦中。思乡的时候仰望苍天,苍天像思愁浩渺无边。刁斗的残声里残星稀落,城头响起几声呜咽的号角,随着纷飞的大雪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