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元干写的《点绛唇·呈络滨筠溪二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张元干写的《点绛唇·呈络滨筠溪二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83 更新时间:2024/2/15 23:46:48

张元干写的《点绛唇·呈络滨筠溪二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首词短小玲珑,含蓄蕴藉。全词情景交融,笔力深婉,以自己的孤寂,抒写山河收复无望的愁怨,意境幽深,感兴趣的朋友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吧。

点绛唇

呈络滨 ① 、筠溪 ② 二老。

【原

清夜沉沉,暗蛩 ③ 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注释】

①络滨:指富直柔,北宰相富弼孙子,因忤逆秦桧而被免职。

②筠溪:指弥逊,亦因反对秦桧而去职。

③暗蛩:蟋蟀鸣声幽咽。

【译文】

秋夜清,幽深凄迷。墙角下的蟋蟀不停地鸣叫,屋檐上时时滴下水花。靠近帘幕就会感到寒气逼人,香炉里发出轻盈的烟缕,袅袅直上,萦绕在屏风的一角。

真恨那些不肯传书的鸿雁,情意如秋云一样淡薄。书信难以传递,与故友无法联系,致使心生寂寞,先前约定之事也只能搁置。

【鉴赏】

词人晚年住在福州,常和富直柔、李弥逊等人交游唱和,诗酒言欢。这首词就是当时所作,抒发了寂寞之怀。

上片多写景,景中含情;下片多言情,暗含仕途的艰险和收复河山希望渺茫的遗恨。“清夜”两句,写清幽的深秋夜景,境界凄迷。“啼”字和“落”字,一个从听觉方面切入,一个从动作方面切入,可谓动静结合,趣味盎然。深秋之夜,如此美好,屋檐上雨水轻滴,草丛中蟋蟀啼鸣,这几句画面感极强,让人读之如临其境。“乍凉”二句,紧接上文,视角从室外转到室内,继续写秋夜之景。词人写景层次井然,融听觉、感觉、视觉于一处,把一幅清疏、静谧的秋景图描摹得细致入微,立体感十足,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下片“堪恨”二句,运用比喻手法,写自己一腔心事,无人可诉。古时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可在词人的眼里,飞鸿的情意淡薄如云,幻灭无常,这正是其可恨之处。这几句明写飞鸿无义,其实是暗写人世悲凉,意蕴颇深。“书难托”三句,紧接上文的“堪恨”,天上的飞鸿不愿传书,地上金人入侵,祖国沦丧,更是难以寄言,词人的一腔心事,竟是天上地下都难有着落,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凉啊!

这首词短小玲珑,含蓄蕴藉。全词情景交融,笔力深婉,以自己的孤寂,抒写山河收复无望的愁怨,意境幽深,耐人回味。

标签: 张元干宋朝

更多文章

  • 张元干创作的《水调歌头·追和》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水调歌头,张元干

    张元干创作的《水调歌头·追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那么这首词好在哪里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水调歌头·追和 ①【原文】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 ② 湖海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宋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宋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

  •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辛弃疾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辛弃疾 〔宋代〕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译文我独自站在空阔无边的钟山上饮酒,天色已晚,天气变寒,已经到了回去的时候。曾几何时,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现在又依依惜别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辛弃疾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辛弃疾 〔宋代〕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青云上 一作:青云去)译文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

  •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辛弃疾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辛弃疾 〔宋代〕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译文整日在借酒浇愁的状态中度过,一生的努力因没能改变国家的败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来的英雄们本就不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再也难找到像刘

  •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辛弃疾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辛弃疾 〔宋代〕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译文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回家退休吧,回

  • 《清平乐·题上卢桥》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辛弃疾

    清平乐·题上卢桥辛弃疾 〔宋代〕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十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译文清澈的溪流欢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碍。方圆十里的一片小平原。就坐落在青山与溪流的环抱之中。茫茫今古,曾经发生过多少次沧桑陵谷的变迁,许多昔日繁华兴

  •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辛弃疾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辛弃疾 〔宋代〕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无奈 一作:亡奈)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译文请听听我在酒杯前说的这番话,离别本是人生中无可奈何的事情,如果感情好的话,即使相隔千里,

  • 顾贞观的《金缕曲词二首·其二》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顾贞观,清朝

    顾贞观的《金缕曲词二首·其二》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金缕曲词二首·其二》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