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初授官题高冠草堂》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12 更新时间:2024/1/27 9:06:10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唐代〕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译文

人到三十才得个一命官,仕宦的念头快要消磨完。

自怜没有什么祖传家业,总不敢嫌弃这微小的官。

涧水吞没了采樵的小路,美丽的山花醉倚在药栏。

只因为这五斗米的官俸,竟然要辜负这根钓鱼竿。

赏析

首联感慨多年未得有做官的机会,到了三十多才好不容易有个官做,感慨这么多年做官的心情已经多半消退了。“三十始一命”,“一命”是官秩最低等,从八品,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工作刻板琐碎。这对隐居耕读十载的岑参来说太失望了。于是感到“宦情多欲阑”,做官的念头消磨殆尽。

但失望归失望,因为家无产业,诗人还是不敢对这来之不易的小小官职有不屑之意。“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在这里,岑参流露出对其初授官职不那么感兴趣,从官职的卑微来说,本不屑为之;可是为生活所迫,却不敢以此为耻。其无可奈何的心态,跃然纸上。

第三联写景。“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吞”、“醉”。前者写出了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后者写出了山花装点药栏、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从而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留恋。

尾联“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两句用典。“五斗米”不是指实数,而是一种修辞手法——夸张,即言其少,意思是指“俸禄微薄”。这是用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除了这首诗之外,岑参还在多首诗中用了这个典故,如“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久别二室间,图他五斗米”(《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旧庐》);“五斗米留人,东溪忆垂钓”(《衙郡守还》)。此诗结尾二句运用了用典、借代的修辞手法,很生动的写景,同时暗喻诗人为了微薄的官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生活的矛盾心理。

创作背景

岑参早年丧父,二十岁时,随兄至长安,求仕不成。他便随兄长在的高冠峪中,置业并建起了简陋的别墅草堂。天宝三年(744年),三十岁的岑参高中一甲第二名,但官运不顺,经吏部试后,仅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这样的小官,他非常失望。于是作了这首《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标签: 唐朝岑参

更多文章

  • 卢纶《塞下曲(其三)》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卢纶,唐朝

    卢纶《塞下曲(其三)》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塞下曲(其三)【原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译文】天昏地黑大雁高飞,趁着黑夜单于逃跑。要率轻骑奋勇追赶,大雪扑面落满弓刀。【鉴赏】此诗是《塞

  • 卢纶的《逢病军人》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卢纶,唐朝

    想知道卢纶的《逢病军人》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吗?此诗将“病军人”的苦、愁、忧、痛刻画得入木三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鉴赏,一起来看看吧!逢病军人卢纶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 [1] ,不堪秋气入金疮 [2] 。【注释】[1]蓬鬓:鬓发蓬乱,描绘疲病冻饿、受尽折磨的

  • 《优钵罗花歌》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岑参

    优钵罗花歌岑参 〔唐代〕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恋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

  • 《银山碛西馆》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岑参

    银山碛西馆岑参 〔唐代〕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译文银山碛口狂风好似利箭,铁门关西明月有如白练。双双愁泪沾湿战马皮毛,飒飒风沙扑打行人脸面。男儿三十未能建功立业,怎能终日死守笔墨纸砚!创作背景天宝八载(749),岑参为右威卫录事

  •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岑参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岑参 〔唐代〕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译文我送你东归,相别之时,泪水沾湿了衣襟戍守天涯的人只我一个没有回归。封将军兵败被削官,我又将依靠谁呢?梦里来到一片湖水山光十分开阔之处,家书写好了,却难觅凭寄的大雁。幸好你

  • 《西亭子送李司马》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岑参

    西亭子送李司马岑参 〔唐代〕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溪。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译文高高亭子位于郡城以西,直上千尺与那浮云相齐。顺着山崖向着山顶

  • 《忆江南》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白居易

    忆江南白居易 〔唐代〕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创作背景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

  • 《卖炭翁》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白居易

    卖炭翁白居易 〔唐代〕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 《邯郸冬至夜思家》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唐代〕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译文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节,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灯前,与自己的影子相伴。想到家中亲人今日也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会谈论着我这个离家在外的人。赏析此诗描写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驿舍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的孤

  • 《采莲曲》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白居易

    采莲曲白居易 〔唐代〕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译文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赏析《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