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长命女·春日宴》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长命女·春日宴》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90 更新时间:2024/1/5 7:50:56

长命女·春日宴

冯延巳 〔五代〕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春日的宴会上,饮一杯美酒再高歌一曲呵,拜了又拜许三愿:一愿郎君你长寿千岁,二愿妾身我身体永远康健,三愿我俩如同梁上飞燕呀,双双对对,永远相伴。

注释

长命女:唐教坊曲名用作词调名。全词39字,上片三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仄韵。

绿酒:古时米酒酿成未滤时,面浮米渣,呈淡绿色,故名。

妾身:古时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岁岁:年年,即每年。

赏析

这首词实际是祝酒词,描写春日开宴时,夫妇双方祝酒陈愿。前两愿分别祝郎君与自己长寿健康,最后一愿以梁燕双柄喻夫妻团圆,天长地久。冯词三愿对于人问恩爱夫妇而苦则相当典型,主人公不求富贵.惟愿夫妇相守长久,意愿虽强而所求不奢,表现了古代女子对美满生活的追求。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风日丽的春天,摆起丰盛的酒宴。一杯美酒一曲歌呵,拜了又拜许三愿:

首先,对饮双杯指天发誓的场面用于写爱情,比白诗用于写友谊更为合宜。在具体描写上,通过相应的具体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明媚和煦的春日,不但是一派良辰美景,也象征着宝贵的青春时光。丰盛的酒宴,悦耳的情歌,不但是赏心乐事,也象征着人生的美满。“绿蚁新醅酒”(白居易《问刘十九》),一个“绿”字(古时所谓的“绿”,有时微近黄色),写出了新酒可爱的颜色,使人如嗅到那醉人的芳香,更增加了生活美好的感觉。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这几句是说,一愿郎君你长寿千岁,二愿我身体永远健康,三愿我俩如同梁上燕呀,双双对对,幸福无边。

在这首诗中,凡写景无不含情。结尾的“梁上燕”虽是比喻,却也是春日画堂的眼前景物。这样,春日、绿酒、呢喃燕语,构成极美的境界,对于爱情的抒写,是极有力的烘托。冯词与白诗篇幅差不多,但内容格外丰富充实,与此大有关系。

其次,冯词与白诗二作都用数目字,这首词有“一”、“再”、“三”,“一”、“二”、“三”的重复,前一组表数目,后一组表次序,重复中有变化。“绿酒一杯歌一遍”的两个“一”,孤立的看是两个“一”,结合起来却又会增出新意。在此春宴上,岂能只饮一杯酒?每进一杯酒,就歌一遍,则文字上是“一”,事理上又会变成“三”或者更多,这与“陈三愿”的“三”的为固定不变,又自不同。“三愿”表现主人公愿望之强烈。主人公不求富贵,惟愿夫妇相守长久,意愿虽强而所求不奢。和白居易诗相比,去掉了“世清平”一语,而改为“一愿郎君千岁”与“二愿妾身长健”意思相同,分两句重说,更见意愿集中而单纯。诗歌形象也更为突出。

其三,与白居易诗《赠梦得》相比。这首词的长短句表现手法,使得形式上更活泼,内容上更适宜。这首词重点在三愿,故以最短的句子“春日宴”写环境,颇简妙。而末两句一气注作一长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写的是主人公情意最为深长的一愿,便觉声情合一。

总的来说,冯延巳的这首词表达了一个贤淑妻子对丈夫的忠贞和“岁岁常相见”的愿望。全词单纯与丰富,平易与雅致的高度统一,通俗易懂却能够表达最深挚的感情,深得民歌真髓,真正做到化平凡为神奇。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一首年轻女子她的郎君祝酒陈愿的词。

标签: 五代冯延巳

更多文章

  • 《清平乐·雨晴烟晚》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五代,冯延巳

    清平乐·雨晴烟晚冯延巳 〔五代〕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译文雨后初晴,夕阳残照,烟霭空濛一片,暮色中但见新池绿水盈盈,一片春意盎然。成对的燕子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不知不觉

  • 李商隐的《锦瑟》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商隐,唐朝

    想知道李商隐的《锦瑟》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吗?为什么能够传颂至今?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

  • 《雨霖铃·秋别》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柳永

    雨霖铃·秋别柳永 〔宋代〕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译文秋蝉

  •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柳永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宋代〕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吴 一作:江吴)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

  • 《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欧阳修

    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 〔宋代〕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译文馆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摇动马缰,赶马行路。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那春江之水

  • 《生查子·元夕》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宋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湿 一作:满)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

  •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苏轼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苏轼 〔宋代〕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 一作:天教分付; 尽道 一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宋代〕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译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

  • 《临江仙·夜归临皋》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苏轼

    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 〔宋代〕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余 一作:馀)译文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反复敲门里面全不回应

  • 屈原《九歌·山鬼》描绘的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九歌,屈原

    屈原《九歌·山鬼》描绘的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此诗叙述的是山鬼在山中与心上人幽会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来的情绪,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创作背景此篇为祭祀山神的颂歌。至于诗中的“山鬼”究竟是女神还是男神存在争议。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