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捣衣》唐代沈宁所作,写的是新婚之后的琐碎生活

《捣衣》唐代沈宁所作,写的是新婚之后的琐碎生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60 更新时间:2024/1/13 14:28:20

唐代诗人沈宁所作的《捣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生四大喜庆事,洞房花烛夜为其中之一。如此大喜之日,敏感的诗人们又怎么能够不抒情一番呢?那是当然少不了的。“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王维《投道一师兰若宿》),“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卫湘江水”(岑参《春梦》),“风吹花香薰洞房,白日照镜光射梁”(龙辅《春日·风吹花香薰洞房》),“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和凝《江城子》)……够了,太“春天”了,想来是“春色无边”哎!

世间事不如意者常八九,花好月圆大家当然都欢喜,可惜这世间总是太多扫兴人。唐朝诗人沈宁便给我们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如今读来,仍觉得此事太过伤情。

《捣衣》

【唐】沈宁

日暮远天清,霜风入后庭。

洞房寒未掩,砧杵夜泠泠。

这首诗很有意思,写的是新婚之后的琐碎生活。根据诗的内容,想来这个新婚媳妇儿的生活,并不像其他诗人所写那样“新婚燕尔,你侬我侬”,反而过的是一种比较贫寒的日子。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便是新婚媳妇所托非人,所嫁非好户人家。

诗的题目为《捣衣》,顾名思义,应该就是一个平常的生活场景:洗衣服。现代人应该很少看见这种方式,偏僻的乡村里面或可能还存在这样的方式:就是用一根特制的木棒捶打衣服,使其去除污垢变得洁净起来。

开端两句,“日暮远天清,霜风入后庭”,诗人刻意去写当时的天气状态。天色近暮,日色黄昏,但当人瞩目远远观望,却又会发现有些与众不同,四周并非那么昏暗,反而显得清亮几分。即便是站在屋后庭院之中,仍然可以感觉到寒气袭人,因为有带着冷意的风,正从遥远的北方猎猎地吹了过来。

在这里,我们查看诗歌所写内容之后,通过“日暮”和“霜风”的描写,轻易探知诗歌描写的女主角的所处环境。初冬时节,傍晚时分,所以才有“天清”之细腻景象。如果是诗人用来抒情,当然是极好的。但是,此情此景对于其他人而言,却有些不近人情。为了证实此番猜测,诗人在最后给予揭露。

末尾两句,“洞房寒未掩,砧杵夜泠泠”,诗人把一个比较残忍的情况展示给我们看。新婚之夜,对于一对有情饮水饱的新人而言,原本应该处于一种“鸳鸯戏水”的火热场面才是。可是,如今在诗人的笔下,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却又是一副什么样的情景呢?

寒风呼啸的时辰,原本将会充满温馨气氛的洞房内,却因为房门大开,如今变得冷意侵人。“洞房花烛夜,新人共眠时。”可是,现在却是如此一番景象,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逐渐降下漆黑帷幕的夜色里,耳边忽然传来一阵阵清脆的捣衣声,在空旷的夜里显得阔大无比。

热闹的洞房变得清冷,原本已经惹人忖思,觉得凄凉意,进而传来的捣衣之声,更加把新婚女子的处境衬托得鲜明。捣衣的声音愈响亮,愈发显得讽刺意味浓厚。诗人便是在这种逐步增加场景的堆砌之中,让一个正在经受磨难的女子,清晰地浮现于我们眼前。

综观此诗,语言精炼,叙事简洁;状景摹物,生动逼真。诗人在此以景衬情,叙事达意,传递给读者一种难以述说的悲凉之情。整首诗中间,新婚女子并没有直接现身,这是诗人故意为之,通过侧面叙写一个本该日后才会出现的事件——“捣衣”,从而却为我们刻画出来一个栩栩如生的新妇模样。唯一和其他的新妇有区别的地方,便在于此处的新妇并未感受到新婚之时的乐趣,而是以一个承受生活压迫的妇女模样呈现。

标签: 沈宁唐代

更多文章

  • 清代才子王士禛的著名七律:《秋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士禛,清朝

    清代有一位才子曾有感于秋天的柳树,创作了一首名作。下面趣历史小编来介绍王渔阳水平高超的七律,画面优美,句句写柳,却不见一个“柳”字。秋柳(王士祯)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王士祯,世称渔洋先生

  • 唐诗里的秋天有多美?盘点那些写秋天的佳作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维,唐朝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唐代诗人留下了许多描绘秋天的佳句,今天,就让我们沿着这些古诗的脉络,一起来感受大唐的秋天到底有多美。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

  •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除夕的诗作?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除夕,诗作

    除夕这天晚上将过节的欢喜,与迎春的期盼推到了高潮。历史上有很多关于除夕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除夕,让人倍感温馨和美好的夜晚。这个夜晚,好好坐下来,与家人团聚,共庆佳节。幸福让人无眠,千家万户喜度这一年最后的时光,迎接新年的第一缕曙光。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

  •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腊月的诗作?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诗作,腊月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腊月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一进入腊月,全国各地流传着大同小异的腊月歌,大家也都在进行着近乎相同的工作——大扫除、

  • 《立春》杜甫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故乡的思念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甫,唐朝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世誉为“诗圣”,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甫所作的《立春》吧。《立春》【唐】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

  • 文徵明的词作赏析:《满江红·拂拭残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徵明,明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文征明的《满江红·拂拭残碑》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满江红·拂拭残碑(明)文征明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

  •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此诗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起来看看吧!与史郎中钦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其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有别于文人文学的民歌体诗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

  • 杜牧《旅宿》: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牧,《旅宿》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 、大和进士。其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即好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