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有哪些关于腊月的诗作?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腊月的诗作?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7 更新时间:2024/1/16 14:49:30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腊月的诗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一进入腊月,全国各地流传着大同小异的腊月歌,大家也都在进行着近乎相同的工作——大扫除、备年货。各家各户都在擦玻璃、扫房子,里里外外捯饬得焕然一新。同时,各大商场、各个集市也都是人潮涌动,争相购买,用心购置着自己认为最好的年货。

其实,古人也是如此。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夜之用。”街头巷尾也都是小贩云集,人来人往,年货堆积如山,其热闹胜过一年中的其他所有时间。

清朝乾隆帝甚至将年货大集搬到皇宫里,他也要享受一下民间办年货的快乐。清代姚元之在《竹叶亭杂记》中写到:“圆明园福海之东有同乐园,每岁赐诸臣观剧于此。高庙时,每新岁园中设有买卖街,凡古玩估衣以及茶馆饭肆,一切动用诸物悉备,外间所有者无不有之,虽至携小筐卖瓜子者亦备焉。”可见,购置年货对大家的吸引力之大,就连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无不向往。那购买的不仅仅是物品,更是一份情怀,一份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忙忙碌碌一个腊月就是为了迎接新年那一刻的到来,除夕夜,就成了最为重要的一夜。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戴复古《除夜》

古时的除夕虽没有春节晚会,但亦不寂寞。街上经常会有舞龙舞狮、演社戏等活动,十分热闹,有钱人家还会在家里搭戏台,邀请戏班子唱戏。宋朝时的除夕夜,皇宫里还会举行驱邪活动,宫中所有人都被招来参加,有人扮钟馗,有人扮灶王等等,敲锣打鼓,热闹非凡。而“士庶之家,围炉团座,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即使平民百姓也要在家里围炉守岁。

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南朝·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

守岁,是除夕夜的重头戏。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喝喝酒,话话家常,平淡而又温馨,静静等待着新年钟声响起的那一刻。

我们现在有春节七天假,古时亦有。自古以来,过年时朝廷都会有休假,而唐朝则第一次有了七天的长假。唐宋时期,正月初一这一天,要举行公开的朝会,无论当朝大臣,还是来访使者,都会在朝堂上进行公开祝贺。“正旦大朝会,......殿庭列法驾仪仗,百官皆冠冕朝服,诸路举人、解首亦士服立班,其服二梁冠、白袍青缘。诸州进奏使,各执方物入献。”《东京梦华录》

而普通人家在初一早晨放过开门炮仗之后,就开始到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家中祝贺新春,称为“拜年”。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明代时,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上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明代·文徵明《拜年》

著名才子文徵明跟大家一样,在初一这天投了数纸名帖,寄去自己的祝福。这些名帖或许就是我们现在贺年卡的前身。

初岁元祚,吉日维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衣裳鲜洁,黼黻元黄。

珍膳杂还,充溢圆方。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室荣贵,寿考无疆。

——魏·曹植《元会》

元会,又称正会。汉代就已有正会礼,即每年岁首,君主举行大规模宴会,进行受贺仪式,由公侯大臣们分别向君主敬献贺礼,然后举行宴会。

正月初一,是个最能让大家开心的日子。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在这几日里,开封府不再抓赌博的人,“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向晚,贵家妇女纵赏关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馆宴,惯习成风,不相笑讶。”即使是那些平时大门不出的贵家妇女们,在今日也可以出门来观看赌博游戏或者娱乐活动。这也是给辛劳了一年的人们一个放松的机会,让大家都能够酣畅淋漓地玩儿一回,好用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

在春节这个重要的节日里,送礼总是免不了的。从宋代开始,大年初一,亲王、百官进宫向皇帝拜年,皇帝就会赏赐每人一朵由绢纱丝帛制作的花,众人戴在头上,回家举行家宴时也一直戴着,这是一种荣宠。而平民百姓也会互相送一些小礼物,如一些吃食、荷包等日常用得到的东西,以表达相互间的祝福。

而最让人开怀一笑的礼物则是清代诗人袁枚送给老师两江总督尹继善的一首诗。那是一年除夕临近子时之际,他派人给老师送去一首诗:

知公得句便传笺,倚马才高不让先。

今日教公输一箸,新诗和到是明年。

袁枚这个可爱的学生,他对老师说,收到诗时就是新年了,即使老师才思敏捷,写好和诗也是第二年了,您就认输吧。尹继善收到诗时肯定会开怀大笑,或许还会自语,“这个淘气的袁枚!”

春节过得就是开心,要得就是热闹,大家用各种方式来祝福在新一年中能够幸福如意。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万户千门都换上了新桃符,开始了新一年的征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标签: 诗作腊月

更多文章

  • 《立春》杜甫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故乡的思念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甫,唐朝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世誉为“诗圣”,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甫所作的《立春》吧。《立春》【唐】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

  • 文徵明的词作赏析:《满江红·拂拭残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徵明,明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文征明的《满江红·拂拭残碑》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满江红·拂拭残碑(明)文征明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

  •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此诗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起来看看吧!与史郎中钦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其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有别于文人文学的民歌体诗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

  • 杜牧《旅宿》: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牧,《旅宿》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 、大和进士。其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即好读兵

  • 陆游所作的两首关于仲夏的诗,代表着人生不同阶段的游历和心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陆游,南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的尚书右丞陆佃的孙子,生于北宋灭亡之际,是南宋爱国诗人,他用前半生行走在祖国的苍茫大地上,用后半生完成了一个壮士最悲凉的等待。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陆游所作的《怡斋》和《仲夏风雨不已》吧。“东湖仲夏草树荒,屋古无人亭午凉。萱房微呀不见日,笋箨自解时吹香。野藤蟠屈入窗罅,

  • 历朝历代有哪些描写夏季木槿花的诗作?诗人是如何描述木槿花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木槿花,诗作

    盛夏时节,太阳大,百草死,木槿花却抽出柔韧秀美的枝条、嫩青色的叶子,别有一种蓁蓁气息。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木槿花的诗作。随着绿叶繁茂,木槿花在早上开放。木槿虽然有粉白紫三色,但是以紫色居多。都说红绿是最俗气的颜色,但是青绿配着淡淡紫,铺展在阳光里,那种小仙意,仿佛是忽然看到邻家女孩最光彩

  • 宋代词人陈亮的词作:《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亮,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宋)陈亮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

  • 辛弃疾最激昂的一首词,赏析《水调歌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辛弃疾,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宋)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