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正朝摘梅》唐代张说所作,诗人内心充斥着浓郁的归家心愿

《正朝摘梅》唐代张说所作,诗人内心充斥着浓郁的归家心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60 更新时间:2024/2/12 16:30:53

张说,字道济,又字说之,在唐代文坛上被称为一代文宗,他是德高望重的文坛领袖,是文坛新秀的最大推手,是这些新人命中的伯乐。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说所作的《正朝摘梅》吧。

自古以来,梅花总是得到诗人们的喜爱,其独立风寒,傲然吐蕊的姿态,也一直呈现在各种各样的诗歌作品里面。“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基本上都是各有特色,惹人欢喜。

大家之所以吟咏与歌颂它,大抵与梅花的鲜明特质密切相关,其不畏严寒的性格和不甘落后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之上,特别符合文人墨客们的向往。

《正朝摘梅》

【唐】张说

蜀地寒犹暖,正朝发早梅。

偏惊万里客,已复一年来。

唐朝诗人张说,如果全面给予他称号的话,一般史称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能够得到如此称号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了不起的人物,比如曹操诸葛亮等等。张说虽然没有这两个人名气大,但的确具有过人胆识与才能。

这首《正朝摘梅》,大概是张说“出差”蜀地之时所作,当年不知他在蜀地到底呆了多长时间,但根据他所写的另外几首诗作,可以清楚时间也不算太短的。诗中虽然涉及到梅花,却只能占据一个配角的位置,诗人主要表现的仍是自己离家万里的思乡之情。

前两句“蜀地寒犹暖,正朝发早梅”,写时令虽然已经处于寒冬季节,但是在蜀地却仍可以感觉到温和的暖意。正是在这种天气熏暖的时节里,梅花按照自己的花期,依旧怒放开来。这两句语调平缓,不紧不慢地徐徐道来,指出早梅不管环境如何,好也罢,坏也罢,都会依照自己的命运前行。

诗人在不经意之间,把梅花不惧任何苦难的精神悄然点明出来。实质上,是暗地里抒发自身的感喟之情。也可以理解成,是对自己的一番鼓励。人生在世,必然会遇到顺境逆境,那么唯有坦然面对,勇于迎难而上,才能闯出险境,迎来明亮的前程。

当然,以上仅是字面对诗句的浅显理解,至于对与错,深与薄,也只有看每个人自己的思考。毕竟,人生的经历不同,走出的道路也并非唯一,那么在看待问题之上,也会产生相应的差别。世事变化,真心唯一。

诗人对梅花在当下开放时间的强调,其实正是为了突出自身的处境。这一点在最后两句“偏惊万里客,已复一年来”里,被交代得清清楚楚。早梅的绽放本来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如果稍微不注意的话,就会被轻易地错过。

但是,此时此刻的诗人却忽然之间,变成了一个十分注意细节的人了。因为什么呢?此身合为“万里客”,独在异乡思故人。作为一个离家万里的异乡人,偶尔难免会升起思念家乡的心意,当他看到开放的早梅的时候,才会猛然醒悟过来:原来,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来到蜀地一年多了啊!

这种敏感的来意,并非没有根源地胡乱猜测,而是建立在诗人内心里洋溢着的充沛感情之上。或许,恰恰就是因为诗人的内心,早就充斥着浓郁的归家心愿,所以才会被这样一个小小的契机所打动,从而引起深厚的诗情。

标签: 张说唐代

更多文章

  • 《捣衣》唐代沈宁所作,写的是新婚之后的琐碎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沈宁,唐代

    唐代诗人沈宁所作的《捣衣》,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生四大喜庆事,洞房花烛夜为其中之一。如此大喜之日,敏感的诗人们又怎么能够不抒情一番呢?那是当然少不了的。“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王维《投道一师兰若宿》),“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卫湘江水”(岑参《春梦》),“风吹花

  • 清代才子王士禛的著名七律:《秋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士禛,清朝

    清代有一位才子曾有感于秋天的柳树,创作了一首名作。下面趣历史小编来介绍王渔阳水平高超的七律,画面优美,句句写柳,却不见一个“柳”字。秋柳(王士祯)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王士祯,世称渔洋先生

  • 唐诗里的秋天有多美?盘点那些写秋天的佳作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维,唐朝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唐代诗人留下了许多描绘秋天的佳句,今天,就让我们沿着这些古诗的脉络,一起来感受大唐的秋天到底有多美。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

  •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除夕的诗作?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除夕,诗作

    除夕这天晚上将过节的欢喜,与迎春的期盼推到了高潮。历史上有很多关于除夕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除夕,让人倍感温馨和美好的夜晚。这个夜晚,好好坐下来,与家人团聚,共庆佳节。幸福让人无眠,千家万户喜度这一年最后的时光,迎接新年的第一缕曙光。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

  •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腊月的诗作?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诗作,腊月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腊月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一进入腊月,全国各地流传着大同小异的腊月歌,大家也都在进行着近乎相同的工作——大扫除、

  • 《立春》杜甫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故乡的思念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甫,唐朝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世誉为“诗圣”,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甫所作的《立春》吧。《立春》【唐】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

  • 文徵明的词作赏析:《满江红·拂拭残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徵明,明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文征明的《满江红·拂拭残碑》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满江红·拂拭残碑(明)文征明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

  •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此诗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起来看看吧!与史郎中钦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其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有别于文人文学的民歌体诗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