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轼《浣溪沙·端午》:全词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

苏轼《浣溪沙·端午》:全词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67 更新时间:2024/1/15 21:56:01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苏轼的《浣溪沙·端午》,一起来看看吧!

浣溪沙·端午

苏轼〔宋代〕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全词采用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一直尽职尽忠地陪伴在词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

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于朝云来说,最好是绿色细绢——“碧纨”,正好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天气稍热,易出“轻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朦胧美衬托出来了。“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而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朝云浴处,余香犹存。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人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这正是古老节日文化发扬光大的表现。

下片,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词人着重写了两项端午节俗健身活动。其一,“彩线轻缠红玉臂”,“以五彩丝系臂”。它辟邪驱鬼,使朝云“玉臂”“红”而长命。与用五色花线缠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同等意义。其二,“小符斜挂绿云鬟”,以“赤灵符著心前”。它能通神明,使朝云“云鬟”“绿”而身健。与小孩穿老虎腰肚,门上挂蒲剑以辟邪护身有同等意义。词人着重描写缠线、挂符活动,且用对偶句式,为的是“佳人相见一千年”,愿灵验得到应证。真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

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更多文章

  • 辛弃疾的经典作之一:《水调歌头·盟鸥》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辛弃疾,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辛弃疾的《水调歌头·盟鸥》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盟鸥(宋)辛弃疾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

  • 宋代词人杨炎正的佳作赏析《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炎正,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杨炎正的《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宋)杨炎正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

  • 王禹偁《清明》:全篇语言朴实,议论明快,叙述简洁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禹偁,《清明》

    王禹偁(chēng)(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现今为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

  • 黄庭坚《清明》:这首诗属于诗人的触景生情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黄庭坚,《清明》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

  •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这首词抒发了飘泊沦落之悲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张炎(1248-约1320),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南宋末元初著名词人。张俊六世孙。他主张好词要意趣高远、雅正合律、意境清空,并以所作为论词的最高标准,但是他把辛弃疾、刘过的豪放词看做“非雅词”,则反映了他偏重形式的艺术特点。书中所论词的做法,

  • 王禹偁《清明日独酌》:诗题透露出了诗人的谪宦之苦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王禹偁(chēng)(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现今为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

  • 辛弃疾的祝寿词:《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辛弃疾,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宋)辛弃疾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闻道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情意悠长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起

  • 赵令畤的一首《清平乐》,最后一句千古传诵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令畤,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赵令畤的《清平乐·春风依旧》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春风依旧(宋)赵令畤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注释著意:著,显露;显著。意,情景。隋堤柳:指隋炀帝时在运河堤岸所植

  • 辛弃疾最具生活气息的一首词:《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辛弃疾,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辛弃疾的《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宋)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注释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