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代词人杨炎正的佳作赏析《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宋代词人杨炎正的佳作赏析《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63 更新时间:2023/12/30 7:20:16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炎正的《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原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赏析

词的上阕领起于登楼所见的萧索秋景。“寒眼”并非冷眼,而是“眼寒”,是冷落的景物使眼睛生出寒意,其实就是心寒、情寒。“乱空阔”初看颇不合情理,因为“乱”似乎与空阔关系不大。词人借秋天的背景将“乱”字与落叶相结合。秋天到来,落叶处处,使空阔的江天看起来零乱而萧条,如此理解,“乱空阔”自然就合情合理了。而萧条的愁情是由萧条的秋景引起。所以词人云“客意不胜秋”。不过词人并没有继续这种低沉的情绪,而是强行振作,越是愁恨低回,他越是要“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这显示了他的倔强和自信。在词人这种精心设计中,他在“最高楼”上目睹了“江山图画”的可舒可卷,听到了长江波涛汹涌中的“龙鱼悲啸”,并暇顾及小家子气的“诗愁”。可是,江山虽然壮美,却挡不住南宋国势日渐衰微。词人虽然倔强,壮志仍然难酬,此时的豪情,壮则壮矣,而悲愤却是掩在深处抹不去,勉强的豪情无法长久。当强提的那口硬气逐渐消退,一阵秋风秋露,此时词人寒意顿生,情绪再次低沉下来。

下阕抒情。在情绪跌宕起伏的登楼“望神州”之后,词人忽然有所悟继而感叹。国势衰微,有志者理应报国,可像词人这样的智勇双全人士却报国无门。他为此忧愤白头,平生的抱负理想、壮志豪情,只剩下今时的失落黯然。时光流逝,词人垂垂老亦,他壮志难酬。念至于此,词人虽不甘心,却也无可奈,只有“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陪伴他的只有江月和沙鸥。情绪承接上阕结尾处的低回,显得不平、无奈、凄凉。

整首词气象阔大,语意爽直,悲壮激越,在历代登楼作品中别具一格。

标签: 杨炎正宋朝

更多文章

  • 王禹偁《清明》:全篇语言朴实,议论明快,叙述简洁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禹偁,《清明》

    王禹偁(chēng)(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现今为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

  • 黄庭坚《清明》:这首诗属于诗人的触景生情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黄庭坚,《清明》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

  •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这首词抒发了飘泊沦落之悲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张炎(1248-约1320),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南宋末元初著名词人。张俊六世孙。他主张好词要意趣高远、雅正合律、意境清空,并以所作为论词的最高标准,但是他把辛弃疾、刘过的豪放词看做“非雅词”,则反映了他偏重形式的艺术特点。书中所论词的做法,

  • 王禹偁《清明日独酌》:诗题透露出了诗人的谪宦之苦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王禹偁(chēng)(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现今为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

  • 辛弃疾的祝寿词:《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辛弃疾,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宋)辛弃疾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闻道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情意悠长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起

  • 赵令畤的一首《清平乐》,最后一句千古传诵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令畤,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赵令畤的《清平乐·春风依旧》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春风依旧(宋)赵令畤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注释著意:著,显露;显著。意,情景。隋堤柳:指隋炀帝时在运河堤岸所植

  • 辛弃疾最具生活气息的一首词:《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辛弃疾,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辛弃疾的《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宋)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注释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

  • 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此词情调由紧促转而低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文英的《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一起来看看吧!菩萨蛮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其他婉约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