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禹偁《清明日独酌》:诗题透露出了诗人的谪宦之苦

王禹偁《清明日独酌》:诗题透露出了诗人的谪宦之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60 更新时间:2024/2/8 9:13:56

王禹偁(chēng)(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现今为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30卷、《五代史阙文》。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王禹偁的《清明日独酌》,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日独酌

王禹偁〔宋代〕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作者王禹偁(954—1001),北宋政治家、诗人、散文家。因为官正直,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这首诗为作者被贬商州(今属陕西商洛)任团练副使时所作。

诗题点明诗意、诗境,透露出诗人的谪宦之苦。

首联中“唯”写出了诗人的不满与无奈,“冷”写出了清明的时令特点,都表现了诗人的谪居之感。

颔联表面上看是恼人的春,实际上是让诗人惊心的“闲”。颈联的“夸”与“斗”两字生动传神,用拟人手法凸显春天的生趣,同时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出诗人被贬愁绪与眼前的大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希望回归自然、脱离世俗的愿望。

尾联用了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诗人情绪变得十分洒脱,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将满腔郁闷出之于“笑”,和着《离骚》饮酒赏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整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在被贬愁绪中自我排遣、寻求旷达洒脱并享受隐士生活的心境,言浅情深、意味深长。

更多文章

  • 辛弃疾的祝寿词:《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辛弃疾,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宋)辛弃疾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闻道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情意悠长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起

  • 赵令畤的一首《清平乐》,最后一句千古传诵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令畤,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赵令畤的《清平乐·春风依旧》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春风依旧(宋)赵令畤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注释著意:著,显露;显著。意,情景。隋堤柳:指隋炀帝时在运河堤岸所植

  • 辛弃疾最具生活气息的一首词:《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辛弃疾,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辛弃疾的《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宋)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注释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

  • 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此词情调由紧促转而低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文英的《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一起来看看吧!菩萨蛮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其他婉约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 刘辰翁《柳梢青·春感》:为作者感伤时乱,怀念故国所作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刘辰翁,《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1232年-1297年),字会孟,别号须溪。又自号须溪居士、须溪农、小耐,门生后人称须溪先生。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爱国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

  • 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阜底村)人。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宰相。他能文工诗擅词:文章气势畅达、浑然天成;其诗平淡朴素,又不乏绮丽圆美,其词婉媚含蓄,颇具花间遗风。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赵鼎的《

  • 唐代王适所作的《江滨梅》,以人拟物刻画出寒梅独特的风姿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适,唐代

    唐代诗人王适所作的《江滨梅》,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江滨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王适的这首咏梅诗,流传虽然不广,但在历代诗话中获得的评价比较好。如胡应麟在《诗薮》中言道:“古今梅诗,五言惟何逊,七言惟老杜,绝句惟王适,外此无足论者

  • 关于曳尾涂中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典故,曳尾涂中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曳尾涂中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