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陆游所作的两首关于仲夏的诗,代表着人生不同阶段的游历和心情

陆游所作的两首关于仲夏的诗,代表着人生不同阶段的游历和心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4 更新时间:2023/12/12 22:58:57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的尚书右丞陆佃的孙子,生于北灭亡之际,是南宋爱国诗人,他用前半生行走在祖国的苍茫大地上,用后半生完成了一个壮士最悲凉的等待。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陆游所作的《怡斋》和《仲夏风雨不已》吧。

“东湖仲夏草树荒,屋古无人亭午凉。

萱房微呀不见日,笋箨自解时吹香。

野藤蟠屈入窗罅,湿菌扶疏生屋梁。

跨沟数椽最幽翳,涨水及槛雨败墙。

静涵青苹舞藻荇,闲立白鹭浮鸳鸯。

芙蕖虽瘦亦弥漫,照眼翠盖遮红妆。

水纹珍簟欲卷却,团团素扇懒复将。

天风忽送塔铃语,唤觉清梦游潇湘。”陆游《怡斋》

过了节气芒种,就到了仲夏。仲夏顾名思义就是夏天的第二个阶段。从节气上讲,芒种夏至直到小暑前,是为仲夏,从月份上说,古代的农历五月,为仲夏,此时夏正蓬勃,像人生的青壮年,虽然有耀眼的阳光,不断升高到气温和磅礴的降雨,但是葱郁的草木展现出最强大的生命力,给自己也给世界制造一片炎热里的绿荫。

所以此时,近山近水,不为登高,乃是享受最美的夏绿和森美,如果你深入有沼泽树木的丛林,夏天回馈你的是如同珍宝的奇异景观。

陆游的这首诗虽然创作背景不详细,但是仍旧可以推测出来,是在壮年时期,随官职阅历山水所作。”怡斋”具体在哪已经不可考,但是同时代的出生福建的道士白玉蟾也写过“怡斋”,他们如果是游历同一个地方,可能是福建。陆游人生中的50多岁,曾在福州做官。

和浙江的江南山水清淡悠远不同,福建更靠近海边,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都有,充沛的降雨,茂密的植被,也使得山区的景观和陆游家乡浙江有所不同。

“东湖仲夏草树荒,屋古无人亭午凉。”

这是写湖边,盛夏季节,草木不是荒凉而是荒蓁,是那种野草疯长的态势。而他所去的地方,是湖边的一座建筑,屋子已经很古老了,没有游人,而且草木遮盖了亭子,正中午坐在中间也觉得幽凉。

“萱房微呀不见日,笋箨自解时吹香。”

这是湖边多雨的丛林,那萱草花在林间自由摇曳,却因为林木遮天蔽日,不见阳光,而同时竹笋从潮湿的土地里生长出来,自己挣脱了竹苞,努力上,空气中有竹子的芬芳。

这里潮湿,树木浓密,林中的萱草都在潮湿中不见天日的生长,又有绿色的竹林,这简直是绿的林海。但更奇特的在后面。

“野藤蟠屈入窗罅,湿菌扶疏生屋梁。”

野藤盘旋成虬曲的姿态,穿过了窗户,而野菌子直接长在房梁上,这简直是热带雨林的景观呀。那座古屋因废弃?但是也许不是被废弃,而是这里植被茂盛,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人来居住,可能就自然野藤破窗,屋梁上长山菌了。

“跨沟数椽最幽翳,涨水及槛雨败墙。”

为什么说,我觉得这是写岭南而不是浙江的景色呢,因为你看这房屋居然是建在流水流沟之上的,而陆游居然说喜欢这样的建筑,因为水涨的时候,可以看到水没过了门槛,而雨中有倾颓的墙。正经的建筑,都是建立在高处,但这里却建立在溪水低洼的地带,有两种可能。

一是竹子做的南方建筑,如吊脚楼之类。这样既可以解决夏天流水冲刷房基的问题,又阴凉,涨水也不怕。

二是这座建筑年久无人,陆游到此怀古。但是这样的危房,随时都有塌坏的可能。

而显然陆游是满意这样清幽的地方的,只有可能是南方的竹木建筑,能够对抗炎热,多雨,潮湿,而且给人快乐清爽的感觉。

“静涵青苹舞藻荇,闲立白鹭浮鸳鸯。”

湖边如此潮湿森美,简直像森林,那么湖中呢?

那湖水看起来宁静而包容,有着青萍和水藻,而且还有白鹭和鸳鸯。我们知道白鹭是非讲究自然生态的,也就是这里是一大片适合野鸟栖息的湿地湖泊。

“芙蕖虽瘦亦弥漫,照眼翠盖遮红妆。”

这个是重点。有人以为只要是夏天,荷花就满塘,实际仲夏季节,是荷花刚刚出水的时候,真正的盛开是要在农历六月,所以荷花有六月花神的美誉。

那么五月的荷花是什么样子?在江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小荷才露尖尖角。陆游这里的荷花,却比江南茂盛,看起来还在生长,水中到处都有荷花的花骨朵,看起来虽然瘦小,也遍布了水面。

而正是这种生长期,仿佛荷叶盖过了红花。这是荷花最清新的绿肥红瘦时节。那绿叶仿佛是呵护着花朵,偏偏不让你看到,偏偏不让它曝光。

“水纹珍簟欲卷却,团团素扇懒复将。”

这里连风都是慵懒的,一阵风来,仿佛是要把荷叶吹来,把花儿露出来,但是风力太弱,被荷叶懒懒就给挡了回去。

“天风忽送塔铃语,唤觉清梦游潇湘。”

要知道这是仲夏五月的中午,虽然绿意幽幽,但这潮湿的环境也会让人困乏吧。陆游是睡在哪里不清楚,应该是睡在竹楼上。但是忽然听到风里传来了寺庙的塔铃声,证明这个地方依山傍水,是在湖边或者半山腰上。

午觉小休息,养足了精神,发现这里有古书上的潇湘之美啊!

陆游的这首诗,每句都不能缺,因为是一幅连的仲夏山水图。但这山水不是俯瞰是身在其中森林水泽之美,森美幽静,仿佛摄像机带你一步步前行。你甚至发现每个字都不能缺少,因为缺少一笔,这种雨林幽静的风情就好像少了成色一样。

你看见萱草在密林里那种美吗?你听见溪水从脚下的竹地板穿过流淌那种清幽吗?你看见野菌长在房梁上,而空气里都是竹子的芬芳吗?

这就是陆游这首诗给人视觉和感觉的魅力,仿佛夏天吃了满满绿色的冰淇淋。

“南陌东阡自在身,一年节物几番新。

鲥鱼出後莺花闹,梅子熟时风雨频。

冠盖敢同修禊客,桑麻不减避秦人。

夕阳更有萧然处,照影清溪整葛巾。”宋朝陆游《仲夏风雨不已》

那么这一首就是陆游家乡浙江仲夏的田园景色。老年的陆游隐居在家乡,家乡的风物自有江南的美,虽然没有岭南夏色秾丽深重的森美,却是最合适他生存和安养的故土。

他站在乡村的田间,此时有江南鲥鱼之鲜美,有江南梅雨之烟雨迷人,那梅子黄时雨,桑麻恋乡人。所以他不再羡慕游山玩水,安心守着家园和土地。

更有这太阳落落的时候,他站在水边,整理夏天的帽子。那些奇丽的山水,都是往事,现在他的夏天和自己,交给了这一片故乡的土地。

两首仲夏,各有其美,代表着人生不同阶段的游历和心情。陆游之笔力凝重,壮年时有密度之美,老年后有岁月之沉。都是好诗。

标签: 陆游南宋

更多文章

  • 历朝历代有哪些描写夏季木槿花的诗作?诗人是如何描述木槿花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木槿花,诗作

    盛夏时节,太阳大,百草死,木槿花却抽出柔韧秀美的枝条、嫩青色的叶子,别有一种蓁蓁气息。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木槿花的诗作。随着绿叶繁茂,木槿花在早上开放。木槿虽然有粉白紫三色,但是以紫色居多。都说红绿是最俗气的颜色,但是青绿配着淡淡紫,铺展在阳光里,那种小仙意,仿佛是忽然看到邻家女孩最光彩

  • 宋代词人陈亮的词作:《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亮,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宋)陈亮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

  • 辛弃疾最激昂的一首词,赏析《水调歌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辛弃疾,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宋)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

  • 罗隐《七夕》:题为《七夕》,却使人感到作者还是看重人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罗隐,《七夕》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著有《谗书》及《两同书》等,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战斗性;后者提出“仁政”,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诗集有《甲乙集》,颇有讽刺现实之作

  •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作者借梦幻以表现对往事的回忆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其早期词作多抒写个人情趣,语言精炼,风格秀婉。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那么下

  • 柳恽《七夕穿针》:这首诗的人物描写,堪称细腻无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柳恽,《七夕穿针》

    柳恽(465~517年),字文畅,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南朝梁大臣、学者,南齐司空柳世隆之子。柳恽是齐梁时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年轻时以擅长赋诗闻名,晚年在吴兴任官所作许多诗篇。名篇《江南曲》是作者在汉乐府诗的影响下,创作代表性的五言诗。诗描绘妻子见到久别的丈夫,半喜半忧的复杂心理。那么下面趣历

  • 苏轼《浣溪沙·端午》:全词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轼,《浣溪沙·端午》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

  • 辛弃疾的经典作之一:《水调歌头·盟鸥》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辛弃疾,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辛弃疾的《水调歌头·盟鸥》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盟鸥(宋)辛弃疾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

  • 宋代词人杨炎正的佳作赏析《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炎正,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杨炎正的《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宋)杨炎正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

  • 王禹偁《清明》:全篇语言朴实,议论明快,叙述简洁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禹偁,《清明》

    王禹偁(chēng)(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现今为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