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作者一生襟怀清旷,诗词亦如其人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作者一生襟怀清旷,诗词亦如其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1 更新时间:2024/2/1 3:44:46

姜夔(1155年-1221年),字章,号白石道人,出生于鄱阳(今属江西),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曾著《大乐议》宁宗时献于朝,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其中《白石道人歌曲》是其自度曲附有旁谱。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姜夔的《念奴娇·闹红一舸》,一起来看看吧!

念奴娇·闹红一舸

姜夔〔宋代〕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愁人

一作:愁入)

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身世。

宋代词人周邦彦是钱塘人,写下“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暮遮》)的名句。姜夔的这首咏荷词,也同样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那里有冰清玉洁的美人,有人们寻找的清香幽韵的梦……从这首《念奴娇》词的小序知道,姜夔曾多次与友人倘徉于江南荷塘景色之中,因感其“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而有是作。

词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向那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开的时候,荷花丛中荡舟,一路上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真是到了荷花世界了,这里人迹罕到,只见那望不见边的荷塘,绿波荡漾,荷叶翻飞。“水佩风裳”,本指美人妆饰,代指荷叶荷花,与周邦彦“一一风荷举”共得荷花之神理。从那碧绿的荷叶间,吹来阵阵凉风,那鲜艳的荷花,好像美人玉脸带着酒意消退时的微红。一阵密雨从菰蒲丛中飘洒过来,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幽幽冷香。惹起诗人诗兴大发,写出了优美的诗句。

这美好的情景多么使人留恋,然而时间在悄悄过去,已是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欲去还留。凌波用曹植《洛神赋》之典故。只怕西风起时,舞衣般的叶子经不住秋寒的萧瑟而容易凋残,更为那无情的秋风将把南浦变成一片萧条而忧愁。还有那高高柳树垂下绿阴,肥大的老鱼吹波吐浪,这一切,都要挽留他住在荷花中间。词人说:田田的荷叶呵,您多得难以计算,可曾记得我多少回在沙堤旁边的归路上依恋徘徊?“田田”形容浮在水面的荷叶,南朝民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之句。

姜夔以清空骚雅的词笔,把荷塘景色描绘得十分真切生动。可是,这样的好词,王国维却看不上眼,他在称赞周邦彦咏荷名句后,接着就批评姜夔咏荷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其实,姜夔咏荷在“得荷之神理”方面,并不比周词逊色。周词主要是写客子思乡之情,咏荷就是“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数句,它使人看到的还仅仅是荷叶之物态,而姜夔咏荷,不仅具有荷花之物态,还使人同时隐隐看到一位荷花化身清馨幽逸的美人,她“玉容销酒”,像荷花般的红晕,她“嫣然”微笑,像花朵盛开。荷花生长水中,她便似凌波仙子;荷香清幽,她又是美人“冷香”。花如美人,美人如花,恍惚迷离,具有朦胧之美。

更可贵的是,姜夔这首词写出了赏爱荷花的最真切的心灵感受。姜夔一生襟怀清旷,诗词亦如其人。他写“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的荷塘,实是要体现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在这个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境界中,有美人兮,在水一方。“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这不简直是一场富有诗意浪漫的人花之恋么?“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荷花对词人深情如此,词人对荷花呢,“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也是无限依恋。因此不妨这样说,姜夔这首《念奴娇》实是一支荷花的恋歌。由于荷花在我国文学中是象征着“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姜夔对荷花的爱恋不正寄托着他对自己的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吗?姜夔写荷花,不是停留在实际描摹其形态,而是摄取其神理,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融合进去,把自己的个性和神韵融合进去,写花实是写人也。姜夔这种空际传神的词笔,往往意在言外,寄托深微充满美妙的想象,而富有发性。这种写法与一般实际摹写景物者大异其趣。如“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之类,读者须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品味,否则,便有如王国维所说“雾里看花”之感了。写出对荷花的一片怜惜爱护之情,留连忘返之意,情深意切,使人感到作者胸襟之旷荡,心情之依恋。

更多文章

  • 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作者感叹秋莲之终将凋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那么下面趣历

  • 晏几道《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词章虽已终结而其余韵犹在回荡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晏几道,《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那么下面趣历

  • 苏轼的又一送别词:赏析《临江仙·送王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苏轼,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苏轼的《临江仙·送王缄》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临江仙·送王缄(宋)苏轼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注释临江仙:双调小令,唐教坊曲。《乐章集》入

  • 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清幽的境界只好让鸥鹭去领略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

  • 杜甫《春望》:此诗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甫,《春望》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

  • 《题情人药栏》唐代万楚所作,写出情人之间的难舍难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万楚,唐代

    万楚是唐朝开元年间的进士,他的生卒年、字号、生平均不详,与李颀交好,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万楚所作的《题情人药栏》,和大家一起分享。天分阴阳,人分男女,所以称之为天下。天下事原本复杂多变,更因多了男女,愈加显得波谲云诡几分。诗是造物主赋予给人的性灵,所以专心传递男女情事,其间传世名作何其多也。此

  • 《送朱大入秦》孟浩然所作,写出诗人与友人宝贵的友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孟浩然,唐代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孟浩然所作的《送朱大入秦》吧。孟浩然的诗往往字句朴实无华,看上去就是一个“杖黎扶我过桥东”的隐士,其诗作的意境显得尤其冲淡温和。然而,在其宁静的表象之下,有时候也会显露出一股磊落豪爽

  • 《正朝摘梅》唐代张说所作,诗人内心充斥着浓郁的归家心愿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说,唐代

    张说,字道济,又字说之,在唐代文坛上被称为一代文宗,他是德高望重的文坛领袖,是文坛新秀的最大推手,是这些新人命中的伯乐。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说所作的《正朝摘梅》吧。自古以来,梅花总是得到诗人们的喜爱,其独立风寒,傲然吐蕊的姿态,也一直呈现在各种各样的诗歌作品里面。“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

  • 《捣衣》唐代沈宁所作,写的是新婚之后的琐碎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沈宁,唐代

    唐代诗人沈宁所作的《捣衣》,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生四大喜庆事,洞房花烛夜为其中之一。如此大喜之日,敏感的诗人们又怎么能够不抒情一番呢?那是当然少不了的。“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王维《投道一师兰若宿》),“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卫湘江水”(岑参《春梦》),“风吹花

  • 清代才子王士禛的著名七律:《秋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士禛,清朝

    清代有一位才子曾有感于秋天的柳树,创作了一首名作。下面趣历史小编来介绍王渔阳水平高超的七律,画面优美,句句写柳,却不见一个“柳”字。秋柳(王士祯)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王士祯,世称渔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