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安石的一首经典七律,赏析《西帅》

王安石的一首经典七律,赏析《西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118 更新时间:2024/1/17 10:32:10

王安石的一首七律,说辞生动,比喻形象,尾联更具说服力。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西帅

北宋:王安石

吾君英睿超光武,良将西征捍隗嚣。

誓斩郅支聊出寒,生擒颉利始归朝。

一丸岂虑封函谷,千骑无由饮渭桥。

好立功名标竹素,莫教空说霍嫖姚。

西帅,就是西征部队的将帅,这里指王韶。这首诗创作于熙河大捷之前,王安石在诗中列举汉、唐时代,胜利抗击外族侵扰的战例,指出西夏统治者必败的下场,并以此鼓舞北宋军队的士气,坚定其必胜信念,打击北宋投降派的气焰。

汉、唐强盛时期这些军事上的成就,主要是他们执行坚持统一、反对投降的法家路线所取得的。虽然他们各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他们为当时汉唐的统一与独立所作的贡献,仍值得肯定。

开篇赞美宋神宗,“吾君英睿超光武,良将西征捍隗嚣。”

诗人夸奖宋神宗的智慧胜过东汉时代的光武帝刘秀,他像当年光武帝讨伐隗嚣一样,派优秀的将领王韶出兵抗击西夏。

隗嚣,甘肃秦安人,王莽末年,为当地豪强拥立,自称西州上将军。隗嚣割据的陇西地区,在本来是西汉的领土,当时西夏统治者侵占的熙河地区就在这一带。王安石以此说明,王韶出兵西征是收复领土,是正义的军事行动。

诗人接下来便勉励王韶,“誓斩郅支聊出寒,生擒颉利始归朝。”作者希望王韶要像汉朝的陈汤那样,立誓斩杀郅支:也要像唐朝的李靖那样,活捉了颉利才收兵回朝。

郅支,是西汉时北匈奴的首领,经常侵略西域的乌孙、大宛,并威胁汉朝的统治。西汉将领陈汤、甘延寿出守西域时,围攻郅支城,斩杀了郅支。颉利,是突厥首领,多次侵扰唐朝。贞观四年,唐太宗派大将李靖带兵夜袭颉利的驻地恶阳岭,颉利惊遁,被追击俘获送京师。

王安石熟读历史,非常了解汉唐的典故,更希望以这些故事点拨对方,既建立信心,又可以意志坚定。颈联采用比喻,“一丸岂虑封函谷,千骑无由饮渭桥。”隗嚣那一点点兵力,怎么能封得住函谷关;突厥的骑兵再也没有办法,到渭水便桥上放马喝水。

作者以此比喻西夏掠夺者和东汉的隗嚣、初唐的颉利一样,都是可以打败的。当时隗嚣自恃陇西形势险要,用少数兵力就可以阻挡汉军西出函谷关,结果被汉军击败了。

最后诗人依然鼓励王韶要努力为国立功,“好立功名标竹素,莫教空说霍嫖姚。” 诗人说,要积极进取不要让世人只知道霍去病的战绩。

竹素,指竹简和白绢,古时无纸,所以就把历史事实写在简绢上。霍嫄姚,即霍去病,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曾被封为嫖姚校尉。嫖姚,形容进军的轻快。

王安石的这首诗态度明确,意志坚定,他相信宋神宗决策英明,手下的将领也是本领高强。诗人虽然没有明说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这样的情感。

诗人采用汉唐时代的典故,不仅说服力较强,而且极其耐人寻味。人生就是一次次历练,只有经过了各种坎坷和磨难,才会让自己变得坚强和自信。诗人希望对方可以大胆地放飞自己,不惧前方的各种暗流涌动,因为古代就有那些豪杰作为榜样!

标签: 王安石北宋

更多文章

  • 李贺《洛姝真珠》:诗人据所见或所闻,直书其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贺,《洛姝真珠》

    李贺(790~816) ,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 长吉鬼才”之说。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贺的《洛姝

  • 李贺《长歌续短歌》:此诗优美动人,颇得《离骚》的神髓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贺,《长歌续短歌》

    李贺(790~816) ,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 长吉鬼才”之说。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贺的《长歌

  • 李白所作的《夜宿山寺》,表现出豪迈奔放、飘逸似仙的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唐代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所作的《夜宿山寺》吧。人出名了是非多,大抵是因为观者过众,其所作所为都被聚焦于大众眼前,再小的事情,只要沾染上就会被无端放大。也有可能是人皆有“好隐”之心,对于他人的隐私特别好奇,不刨根

  • 韩愈所作的《初春小雨》,成为了韩愈和张籍两个诗人各自的憾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愈,唐代

    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后人还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了很多写作理论,对后事具有指导意义。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韩愈所作的《

  • 王安石所作的《春夜》,写于变法主张开始实施之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安石,北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晚年时期的诗风重炼意,又重修辞,被称为“王荆公体”。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安石所作的《春夜》吧。北宋神宗朝,国运渐消,大厦将倾,王安石“有心杀贼”,可惜却“无力回天”,他

  • 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此诗以七言歌行体所写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

    李贺(790~816) ,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 长吉鬼才”之说。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贺的《送沈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此诗讽刺了当时最高统治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李贺(790~816) ,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 长吉鬼才”之说。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贺的《马诗

  •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全诗诗味隽永,且耐人咀嚼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一说十五)世孙。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世称“元白”。其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王建的影响,“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李绅。现存

  • 唐代王建所作的《雨过山村》,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欣赏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建,唐代

    王建,字仲初,中唐诗人,生于768年,逝于835年,其一生正好贯穿整个中唐。擅于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建所作的《雨过山村》吧。众生皆苦,度人度我。总是会在繁忙之后,忽然察觉自身若有所失,或许是丢失了曾经的山盟海誓,又或许只是未曾把握的闲情逸致。不曾得到,

  • 李商隐所作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蕴含对妻子的思念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商隐,唐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时期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爱情诗与无题诗尤为优美动人。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商隐所作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生难得遇到有情人,有的人会选择好好珍惜,有的人却弃之如敝履。理由万千,不过是把感情视之路边草,错把放荡当作了不羁。遇人不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