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

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834 更新时间:2024/1/10 19:05:46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阜底村)人。南初年政治家、学家、宰相。他能文工诗擅词:文章气势畅达、浑然天成;其诗平淡朴素,又不乏绮丽圆美,其词婉媚含蓄,颇具花间遗风。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传世。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赵鼎的《鹧鸪天·建康上元作》,一起来看看吧!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赵鼎〔宋代〕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被贬海南凄凉之地感叹时光的易遗,下片写作者回忆普日京都的繁华往事之悲。全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亡国的悲哀,情感沉郁、感人至深。

上片“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词人起首即发出感叹,如今身在异地,竟不知时光节序转换得如此之快,等到惊觉时,春色早已催生了小桃枝上的花蕊。“小桃”是桃树的一个品种,在上元节前后开花,由此呼应词题中所言时令。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而在过去的一年中,故土沦亡,自己四处漂泊,此时回望,真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恨。

词人此时身处都城建康,却怀着深深的羁旅悲凉情怀,这不仅是因为他离开了故乡,更因为他从此再难回到故乡。半壁江山已沦入他手,这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逼得词人发出“天涯海角悲凉地”的忧凄之语。北宋汴京与南宋建康在地理位置上远远称不上“天涯海角”,但江山易主的剧变,以及战火延绵。有家不得归的事实,使词人感觉两者的距离有如天涯海角。

“记得当年全盛时”一句,是作者面对建康上元节时的凄凉景况而生出对过去的怀恋。“记得当年”,回忆北宋过往繁华。词人遥想当年,汴京的上元节是多么盛大热闹,“全盛时”三字,言辞精炼,感情激越,仿佛记忆中的繁华盛景正汹涌而来,喷薄而出。

下片则具体讲述“全盛时”的景象,但词人却并不堆金砌玉,而是以“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这样清空虚渺的意象,暗示当时汴京城的旖旎风情。花影婀娜,月芒如水,宫殿晶莹剔透,飞云绚丽美好,如此美的景致,最终仍是被铁蹄踏碎,一梦成空,令人“回首泪满衣”。

末句“东风”呼应起首“小桃枝”,使词意密合。“分明一觉华胥梦”中“分明”二字,表现出词人梦醒后的清醒,以及意识到这种清醒之后的悲哀。词作开端“那知”、“忽惊”,即流露出如梦初醒的意味。及至一句“记得当年”,又使词人沉浸入过往的“梦境”之中。最后,又因意识到家国残破而从梦中惊醒,不由得泪湿衣襟,难以自已。可见,“梦”在这首词中包含有多层蕴意,既表示词人个人的感情归宿,也用以比喻国破家亡、繁华如梦的苍凉情怀。

词中还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姿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

更多文章

  • 唐代王适所作的《江滨梅》,以人拟物刻画出寒梅独特的风姿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适,唐代

    唐代诗人王适所作的《江滨梅》,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江滨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王适的这首咏梅诗,流传虽然不广,但在历代诗话中获得的评价比较好。如胡应麟在《诗薮》中言道:“古今梅诗,五言惟何逊,七言惟老杜,绝句惟王适,外此无足论者

  • 关于曳尾涂中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典故,曳尾涂中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曳尾涂中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出处

  • 清代词人项鸿祚的经典之作:《清平乐·池上纳凉》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项鸿祚,清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项鸿祚的《清平乐·池上纳凉》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池上纳凉(清)项鸿祚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注释清平乐(yuè):词牌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个乐调命

  • 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元宵佳节却以“哀角”作结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末元初诗人、词人、宫廷琴师。汪元量诗多记录国亡前后事,当时的人将他比作杜甫,他的诗有“诗史”的称号。汪元量著有《水云集》《湖山类稿》,词集《水云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汪元量的《传言玉

  • 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表达了作者对国事与人生的忧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蝶恋花·戊申元日

  • 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以拟人化的手法托物寄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文英的《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一起来看看吧!花

  • 晏几道所作的《鹧鸪天》,描绘出知己相逢的快乐和意外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晏几道,北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第七个儿子,二人合称“二宴”。晏几道善于写情爱生活,是婉约派代表诗人。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晏几道所作的《鹧鸪天》吧。《鹧鸪天》(北宋)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

  • 顾况《过山农家》:一首访问山农的纪行六言绝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顾况,《过山农家》

    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隐),苏州海盐县(今浙江省海盐县)。唐朝大臣、诗人、画家、鉴赏家。其工于诗,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先驱。著有《华阳集》二十卷。善画山水,著有《画评》、《文论》等著作,今已失传。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顾况的《过山农家》,一起来看看吧!过山农家顾况〔

  • 温庭筠的折柳送别之作:《清平乐·洛阳愁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温庭筠,唐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温庭筠的《清平乐·洛阳愁绝》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洛阳愁绝(唐)温庭筠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注释1.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

  • 元代文人白朴的代表作:《清平乐·朱颜渐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白朴,元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白朴的《清平乐·朱颜渐老》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朱颜渐老(元)白朴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注释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