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以拟人化的手法托物寄情

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以拟人化的手法托物寄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44 更新时间:2024/1/9 23:08:57

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文英的《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一起来看看吧!

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吴文英〔宋代〕

翦横枝,清溪分影,翛然镜空晓。小窗春到。怜夜孀娥,相伴孤照。古苔泪锁霜千点,苍华人共老。料浅雪、黄昏驿路,飞香遗冻草。

行云梦中认琼娘,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寒泉贮、绀壶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但恐舞、一帘胡蝶,玉龙吹又杳。

“剪横枝”三句,写友人寄梅前情景。首两句化用林逋《山园小梅二首》“疏影横斜水清浅”诗句,言古梅树生长在溪水傍,梅枝长得纵横飘逸,复庵将它从树上剪下来后,倒映溪中的梅枝影也即分成两截,但映在平静似镜的溪水中的梅影却显得更加空疏、自在。“小窗”三句,词人收到梅枝后的情景。言除夕夜词人收到了复庵寄来的古梅枝,就将它们放置在窗台上。梅花的清香给词人的居所带来了春的气息,独守广寒的嫦娥也将月光洒照在梅枝上陪伴词人共度除夜。关于“孀娥”,这里引神话传说,意谓嫦娥独守广寒宫凄凉孤苦,因而与同是孤苦一人独伴梅枝冷清清地过着除夜的词人同病相怜,所以洒照月光来陪词人共度除夜。“古苔”两句,点出一“古”字的特征。词人说:眼前的梅枝已有多年,你看它枝上长着泪痕似的斑斑白霜般的苔藓,它与我头上的苍苍白发互相映衬,足以使人相怜相惜了。这里“苍华”,既形容梅枝上的斑斑苔色,也指词人的花白头发。“料浅雪”两句,补叙送梅情景。料想复庵派人沿着驿道,踏着浅雪,将梅花的清香一路散发在浅雪中的冻草上,紧赶而来,终于在除夜黄昏时送到了我家。上片以时间为序,叙述了友人黄复庵的寄梅枝过程,层次井然。

“行云”三句,写梦中梅神。关于“行云”,宋玉《高唐赋》说,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而在这里,是说词人好像在梦中见到梅神冰肌玉骨,身披素缟在风中翩翩起舞。句中“冰肌”、“窈窕”是梅枝的特征,也是将梅花拟人化。“残醉醒”两句,写词人梦醒后感觉。题曰“除夜”,故词人独酌伴梅枝守岁,因酒醉而作梦,梦醒后人却仍在幻觉之中。所以铁夫《梦窗词全集笺释》:“梦中见琼娘,方以为真美人,乃醒来闻翠禽声,方知原来是梅。”“翠禽”句,化用梅神传说,据《龙城录》说:“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天寒日暮,见林间酒肆旁舍一美人,淡妆靓色,素服出迎。赵师雄不觉醉卧,既觉,在大梅树上,有翠羽啁唧其上。”词人即用这个传说,演化成一种人梅梦魂相交的意境。“寒泉贮”两句,写词人守岁伴梅达旦。此言时间已过很久,连插着梅枝的壶中泉水也渐渐由冷变暖。只见青灯上的灯光也渐转暗,室外已泛出晓光,词人忽然感到又一个新年到来了。“但恐舞”两句,述惜梅之心。“玉龙”,本喻下雪,这里却是将蝴蝶与白雪的飞舞都用以比喻梅花的凋落,并像它们似的漫天飘舞。这是词人由惜梅而至担心,可见词人对梅花是爱惜备至。下片以词人的心理活动为序,写词人得梅枝后的思维过程。

此词并不是纯客观的咏物,而是以拟人化的手法托物寄情。因为是白梅,词人把它比作琼娘,也就是仙女许飞琼。词人以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以高洁的品质,同时在这个形象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以及生不逢时的悲哀,这种感叹不仅限于个人,也透露了南宋末年的动乱、衰亡。

更多文章

  • 晏几道所作的《鹧鸪天》,描绘出知己相逢的快乐和意外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晏几道,北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第七个儿子,二人合称“二宴”。晏几道善于写情爱生活,是婉约派代表诗人。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晏几道所作的《鹧鸪天》吧。《鹧鸪天》(北宋)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

  • 顾况《过山农家》:一首访问山农的纪行六言绝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顾况,《过山农家》

    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隐),苏州海盐县(今浙江省海盐县)。唐朝大臣、诗人、画家、鉴赏家。其工于诗,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先驱。著有《华阳集》二十卷。善画山水,著有《画评》、《文论》等著作,今已失传。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顾况的《过山农家》,一起来看看吧!过山农家顾况〔

  • 温庭筠的折柳送别之作:《清平乐·洛阳愁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温庭筠,唐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温庭筠的《清平乐·洛阳愁绝》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洛阳愁绝(唐)温庭筠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注释1.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

  • 元代文人白朴的代表作:《清平乐·朱颜渐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白朴,元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白朴的《清平乐·朱颜渐老》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朱颜渐老(元)白朴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注释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

  • 陆游所作的《沈园二首》,写出对唐婉的思念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陆游,南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的尚书右丞陆佃的孙子,生于北宋灭亡之际,是南宋爱国诗人,他用前半生行走在祖国的苍茫大地上,用后半生完成了一个壮士最悲凉的等待。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陆游所作的《沈园二首》吧。“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 盘点四首白居易所作的早春诗,他的早春别有清新细腻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早春诗吧。立春和岁首都可以看作春天的开始,这两个节日相连紧密,立春是迎接春天的到来,过年则是一

  • 马致远《拨不断·菊花开》:此曲用典较多,但并不显得堆砌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致远,《拨不断·菊花开》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

  • 周密《野步》:抒发了作者淡然闲适、钟情田园的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密,《野步》

    周密 (1232年—1298年或1308年),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祖籍济南,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词人、文学家、书画鉴赏家。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能诗,擅书画。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为“二窗”。 著

  • 李白《赠闾丘处士》: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白,《赠闾丘处士》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赠闾丘处士》,一起来看看吧!赠闾丘处士李白〔唐代〕贤

  • 古人常常围炉叙谈,有哪些关于围炉的诗作?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诗作,围炉

    历朝历代有不少文人墨客喜欢围炉,他们为此写下不少优美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最喜围炉,他写冬天的诗里,表达围炉向火之情的俯首拾来。诗人记挂着青毡房里那红红炉火的温暖,赋诗一首:《别毡帐火炉》忆昨腊月天,北风三尺雪。年老不禁寒,夜长安可彻。赖有青毡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