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绅《悯农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李绅《悯农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6 更新时间:2023/12/25 23:22:27

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绅的《悯农二首·其二》,一起来看看吧!

悯农二首·其二

李绅〔唐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更多文章

  • 吴融《子规》:通篇扣住了杜鹃鸟啼声凄切这一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融,《子规》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出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那么下面趣历史小

  • 吴融《金桥感事》:全诗情感激越,读来较为悲愤凄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融,《金桥感事》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出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那么下面趣历史小

  • 司空曙所作的《喜外弟卢纶见宿》,是作者宦途坎坷、家境清寒境遇的写照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空曙,唐代

    司空曙,字文初,唐朝大历年间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大多描写安史之乱后的心情,基调幽凄。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司空曙所作的《喜外弟卢纶见宿》,和大家一起分享。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唐代〕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译文及注

  • 张继《阊门即事》: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继,《阊门即事》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继的《阊门即事》,一起来看看吧!阊门即事张继〔唐代〕

  • 常建《三日寻李九庄》:诗的题材很平常,内容也极单纯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708年—765年),祖籍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字少府。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那么下面趣历史

  • 常建《落第长安》:作者写出了无颜归家的无奈与悲伤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常建,《落第长安》

    常建(708年—765年),祖籍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字少府。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那么下面趣历史

  • 沈佺期《夜宿七盘岭》:表达了诗人被远流他乡的哀苦心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

  • 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此诗不同于应制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

  • 刘方平《采莲曲》: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方平,《采莲曲》

    刘方平,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 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一作夜月)》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

  • 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曹松的《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