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空曙所作的《喜外弟卢纶见宿》,是作者宦途坎坷、家境清寒境遇的写照

司空曙所作的《喜外弟卢纶见宿》,是作者宦途坎坷、家境清寒境遇的写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49 更新时间:2024/1/1 18:34:48

司空曙,字文初,唐朝大历年间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大多描写安史之乱后的心情,基调幽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空曙所作的《喜外弟卢纶见宿》,和大家一起分享。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唐代〕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静静的深夜四周没有相邻,居住在荒野因为家中清贫。

树上黄叶在雨中纷纷飘零,犹如灯下白发老人的命运。

自惭这样长久地孤独沉沦,辜负你频繁地来把我慰问。

我们是诗友生来就有缘分,更何况你我两家还是表亲。

注释

⑴卢纶:作者表弟,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见宿:留下住宿。见:一作“访”。

⑵自有(fèn):一作“有深分”。分:情谊。

⑶蔡家亲:也作“霍家亲”。晋羊祜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鉴赏

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从这首诗,尤其是末联“平生自有分(情谊),况是蔡家亲(羊祜为蔡邕外孙,因称表亲为蔡家亲)”,可以看见他俩的亲密关系和真挚情谊;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凉。据《唐才子传》卷四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这首诗正是作者这种境遇的写照。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说,这首诗“前半首写独处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为律诗一格”。从章法上看,确是如此。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一于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现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自从宋玉《九辩》提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落叶,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气氛,“黄叶树”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绪。比兴兼用,所以特别富有艺术感染力。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其实,三诗之妙,不只是善于状景物,而且还善于设喻。司空曙此诗颔联之所以“为优”,在于比韦应物白居易诗多了雨景和昏灯这两层意思,虽然这两层并无“比”的作用,却大大加强了悲凉的气氛。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说:“‘雨中’‘灯下’虽与王摩诘相犯,而意境各自不同,正不为病。”王维《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两句纯属白描,是赋体,并不兼比;不仅意境不同,手法亦自有别。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语虽近似司空曙,但手法也并不一样,这里只写灞上秋居漂泊异乡孤独寂寞的情景,不曾以树喻人,没有比的意思。司空曙“雨中”、“灯下”两句之妙,就在于运用了兴而兼比的艺术手法。

创作背景

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从这首诗,可以看见他俩的亲密关系和真挚情谊。据《唐才子传》卷四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这首诗正是作者这种境遇的写照。

标签: 司空曙唐代

更多文章

  • 张继《阊门即事》: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继,《阊门即事》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继的《阊门即事》,一起来看看吧!阊门即事张继〔唐代〕

  • 常建《三日寻李九庄》:诗的题材很平常,内容也极单纯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708年—765年),祖籍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字少府。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那么下面趣历史

  • 常建《落第长安》:作者写出了无颜归家的无奈与悲伤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常建,《落第长安》

    常建(708年—765年),祖籍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字少府。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那么下面趣历史

  • 沈佺期《夜宿七盘岭》:表达了诗人被远流他乡的哀苦心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

  • 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此诗不同于应制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

  • 刘方平《采莲曲》: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方平,《采莲曲》

    刘方平,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 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一作夜月)》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

  • 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曹松的《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 张巡所作的《闻笛》,表现诗人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巡,唐代

    张巡,字巡,唐朝时期官员,曾在安史之乱中,拼死守住睢阳,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最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巡所作的《闻笛》吧。闻笛张巡 〔唐代〕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

  • 张巡所作的《守睢阳作》,是张巡困守睢阳孤城时苦战的记录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巡,唐代

    张巡,字巡,唐朝时期官员,曾在安史之乱中,拼死守住睢阳,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最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巡所作的《守睢阳作》吧。守睢阳作张巡 〔唐代〕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

  • 杜审言《赠苏绾书记》:表现出了诗人高妙的抒情技巧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杜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