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继《阊门即事》: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

张继《阊门即事》: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49 更新时间:2023/12/29 14:44:24

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长卿为同时代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继的《阊门即事》,一起来看看吧!

阊门即事

张继〔唐代〕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标签: 张继《阊门即事》

更多文章

  • 常建《三日寻李九庄》:诗的题材很平常,内容也极单纯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708年—765年),祖籍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字少府。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那么下面趣历史

  • 常建《落第长安》:作者写出了无颜归家的无奈与悲伤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常建,《落第长安》

    常建(708年—765年),祖籍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字少府。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那么下面趣历史

  • 沈佺期《夜宿七盘岭》:表达了诗人被远流他乡的哀苦心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

  • 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此诗不同于应制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

  • 刘方平《采莲曲》: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方平,《采莲曲》

    刘方平,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 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一作夜月)》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

  • 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曹松的《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 张巡所作的《闻笛》,表现诗人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巡,唐代

    张巡,字巡,唐朝时期官员,曾在安史之乱中,拼死守住睢阳,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最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巡所作的《闻笛》吧。闻笛张巡 〔唐代〕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

  • 张巡所作的《守睢阳作》,是张巡困守睢阳孤城时苦战的记录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巡,唐代

    张巡,字巡,唐朝时期官员,曾在安史之乱中,拼死守住睢阳,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最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巡所作的《守睢阳作》吧。守睢阳作张巡 〔唐代〕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

  • 杜审言《赠苏绾书记》:表现出了诗人高妙的抒情技巧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杜审言

  • 杜审言《登襄阳城》:怀古之慨隐寓景里,思归之情深蕴境中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审言,《登襄阳城》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杜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