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你读过这首诗吗?

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你读过这首诗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47 更新时间:2023/12/20 21:49:51

陶渊明是魏晋著名诗人,他的田园诗开创了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艺术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作者善于描写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既别开生面,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更获得了读者们的广泛赞扬。

陶渊明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极其敏锐,观察也非仔细。他善于从平凡景物和日常生活里,捕捉最具特征的事物,并加以描绘。诗人还将景物与自己的思想情感结合起来,从而让大自然染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下面介绍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取材独特,更彰显出苦中作乐的襟怀。

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陶渊明刻画田园山水,绝不追求表面的形似,而是随意点染,讲究诗的神韵。那些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都是看似平常的乡村景物,但在陶渊明的笔下,便充满了诗意,呈现出不平常的外貌。

反复吟咏,读者将会发现,可爱的不仅是自然景物本身,还有滲透着诗人对田园生活无比热爱的感情,从而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诗人长期与贫苦百姓风雨同舟,了解他们的甘苦,知道他们的诉求,更经常用生花妙笔,展现出劳动人民的特有风采。所以陶渊明的作品不仅十分接地气,而且让千年之后的读者依然爱不释手。

诗人耕作了一天之后,虽然感到辛苦和劳累,但依然饶有兴致描绘出路上和家中的活动,反映了其归园田居后的生活侧面。前四句先描绘途中的场景,离开仕途,虽然感到轻松无比,但诗人也因为无法改变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乡亲们艰难困苦的生活,而感到忧虑和怅恨。

不过作者很快就调整过来,一路上山泉清澈、环境优美,不仅可以舒展胸怀,更可涤荡心尘。“濯足”二字,意味深长,表达了作者洁身自爱的品性,并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后面四句展现了家中的活动,诗人去浊存清,过滤好新酿的熟酒,还亲自下厨,烹饪了一只土鸡。然后又请来近邻,大家举杯共饮,畅快无比。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诗人与乡亲们关系融洽,自己经常他们学习耕作技术。邻居们也时常过来串门,嘘寒问暖,让诗人不再感到孤寂。

偶尔聚饮,只是浊酒、家鸡,却健康美味;纵然比不上公大臣们的山珍海味,但是大家都津津有味、快乐开怀。

很快就夜幕降临,“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大家索兴燃起荆草,聊当明烛,然后继续饮酒高歌。条件艰苦,日子平淡,可是乡亲们总有办法让生活变得精彩,表现出他们的自得其乐、和安贫乐道的精神。

最后两句更彰显出诗人的恬淡襟怀,“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快乐的日子总是觉得短暂,大家的兴致依然高涨,丝毫没有觉得贫困的日子多么难熬,也传达出诗人超凡脱俗的胸襟。

陶渊明的这首诗取材独特,所展示的生活画面,仿佛几组饶有风趣的特写镜头。诗人对田园自然美和生活美的非凡敏感,使他很善于挑选富有诗意的题材,并给人以实际景物和实际生活所不能给予人的美的享受。

在物质生活水平低下的中古时期,对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酒逢知己,彻夜长饮,就是很好的消遣;而对寒门出身的人来说,更是最高的享受。而魏晋诗坛上流行的玄言诗,虽然也描写自然景色,却缺乏陶渊明那样的激情,这也是他的作品可以流传久远的重要原因!

标签: 陶渊明魏晋

更多文章

  • 《春夜洛城闻笛》写于李白游历洛阳,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春夜洛城闻笛》写于李白游历洛阳这一期间。洛城,即洛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开始了他在东部地区的漫游生活。在唐代,

  • 《庆东原·鹤立花边玉》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张养浩

    【原文】鹤立花边玉,梦啼树杪弦,喜沙鸥也解相留恋。一个冲开锦川,一个啼残翠烟,一个飞上青天。诗句欲成时,满地云撩乱。【注解】冲开锦川:指沙鸥在河川游泳。啼残翠烟:指黄莺在绿荫翠烟中鸣啼。【译文】白鹤立在鲜花旁边洁白如美玉,黄莺在树间啼鸣有如奏响美妙和琴弦。逗人喜爱的沙鸥也知道彼此眷恋。白鹤划开碧水锦

  • 《凭栏人·江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怎么翻译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张可久

    【原文】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注解】搊(chōu):拨动,弹拨。玉筝:对古稳的美称。筝是一种弹拨乐器。【译文】江水清澈澄清江月空明,江上是谁在弹拨玉筝?隔着江和泪倾听,满江山一片长叹声。。

  • 康熙亲征噶尔丹凯旋而归后,在黄河边写下一首七言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玄烨,清朝

    爱新觉罗·玄烨,顺治皇帝的第三子,母亲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帝执政初期,面对大清王朝刚刚建立的严峻局势,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疆土完整和天下统一

  • 苏轼曾写过一首劝酒词,表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潇洒之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轼,北宋

    酒对于古代文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他们来说,可以无食无衣,但绝对不能没有酒。他们并不在意喝的量的多少,而是喜欢喝酒时候的情怀,表达的是一种自己生活态度。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对于古人来说,酒的作用不仅仅是解千愁,更可以抚慰自己的内心,缓解心中对的压力,甚至让人在困境的

  • 唐代诗人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韦应物,唐朝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代韦应物所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 〔唐代〕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译文及注释译文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

  • 唐代诗人韦应物《观田家》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韦应物,唐朝

    《观田家》唐代韦应物所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观田家韦应物 〔唐代〕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译文及注释译文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

  • 唐代诗人张祜《雨霖铃》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祜,唐朝

    《雨霖铃》唐代诗人张祜所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雨霖铃张祜 〔唐代〕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注释在夜深灯火阑珊、霖雨缠绵时分,唐明皇由蜀中返回长安,安史之乱都过去了,但唐明皇情况就像乐工张徽弹奏的《雨霖铃曲》一样,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沉

  • 唐代诗人张祜《题松汀驿》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祜,唐朝

    《题松汀驿》唐代诗人张祜所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题松汀驿张祜 〔唐代〕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译文及注释译文无边的山色,连接着遥远的天空,东南的泽国,在苍茫的烟波之中。多么明亮的海水,托出一轮红日,明镜般

  • 唐代诗人张籍《湘江曲》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代,张籍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湘江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湘江曲张籍 〔唐代〕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译文及注释译文秋天的湘江风平浪静,宽广无际,江上月落时出外的人乘船而去。送人出外,我还得回去,面对茫茫的白蘋和翻飞的鹧鸪,我惆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