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北宋词人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原文、译文及赏析

北宋词人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原文、译文及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45 更新时间:2023/12/18 8:56:57

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六丑·蔷薇谢后作

周邦彦 〔宋代〕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正是换单衣的时节,只恨客居异地,光阴白白地 流逝。祈求春天暂留片刻,春天匆匆归去就像鸟儿飞离,一去无痕迹。试问蔷薇花儿今何在?夜里一场急风骤雨,埋葬了南楚倾国的佳丽。花瓣儿像美人的钗钿堕地,散发着残留的香气,凌乱地点缀着桃花小路,轻轻地在杨柳街巷翻飞。多情人有谁来替落花惋惜?只有蜂儿蝶儿像媒人使者,时时叩击着窗槅来传递情意。东园一片静寂,渐渐地草木繁盛茂密,绿荫幽暗青碧。环绕着珍贵的蔷薇花丛静静徘徊,不断地唉声叹气。蔷薇伸着长枝条,故意钩着行人的衣裳,仿佛牵着衣襟期待着倾叶话语,表现出无限地离情别情。拾一朵小小的残花,在头巾上勉强簪起。终究不像一朵鲜花戴在美人钗头上颤动、摇曳,向人俏媚地斜倚。花儿呵,切莫随着潮水远远逝去。惟恐那破碎的花儿,还写着寄托相思的字,如何可以看出来呢?

注释

六丑:周邦彦创调。试酒:宋代风俗,农历三月开或四月初偿新酒。见《武林旧事》等书

过翼:飞过的鸟。

楚宫倾国:楚宫里的美女,喻蔷薇花。

钗钿(diàn)堕处:花落处。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桃蹊(xī):桃树下的路。柳阴:绿柳成荫的路。

多情为谁追惜:即“为谁多情追惜”,意即还有谁多情(似我)地痛惜花残春逝呢?

惹:挑逗。珍丛:花丛。

强簪巾帻:勉强插戴在头巾上。巾帻:头巾。恐断红、尚相思字:唐卢渥到长安应试,拾得沟漂出的红叶,上有宫女题诗。后娶遣放宫女为妻,恰好是题诗者。见范《云溪友议》本句用红叶比落花。

向人欹侧:向人表示依恋媚态。

断红:用唐人卢渥和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的典故。联系前句,意指红花飘零时,对人间充满了依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词并非泛泛咏落花,而是抒发对花落后的“追惜”之情,更是对自己“光阴虚掷”的“追惜”之情。词写得极有特色,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颇值一读。

词作上片抒写春归花谢之景象。开首二句,“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点明时令、主人公身份,抒发惜春心情。“试酒”,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户部点检所十三酒库,例于四月初开煮,九月初开清,先至提领所呈样品尝,然后迎引至诸所隶官府而散。”这里用以指时令──农历四月初。长期羁旅在外的词人,值此春去之际,不禁发出虚度光阴的感叹,写来含浑而不显露。“正”字、“怅”字直贯全篇。“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过翼”,以鸟飞作比喻,形容春归之迅速,这三句一句一转:“愿春暂留”,表示不忍“虚掷”,珍惜春光;“春归如过翼”,春不但不留,反而逝如飞鸟,竟成“虚掷”;“一去无迹”,不仅快如飞鸟,更无影无踪。“一去”二字,直说到尽头,不留余地。随着句意,惜春之情愈转愈深。周济评曰:“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锤百炼,以下如鹏羽自逝”(《宋四家词选》)。以上五句写春去,是题前之笔。接下陡然提出:“为问花何在?”一笔喷醒,又轻轻顿住。谭献认为:“‘为问’”三句,搏兔用全力”(《词辨》卷一)。陈廷焯指出:“……此处点醒题旨,既突兀,又绵密,妙只五字束住,下文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笔,却满纸羁愁抑郁,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白雨斋词话》卷一)。其实从下句“夜来风雨”至上片结束,皆从此一问而出,振起全词。“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二句,正面写落花。“倾国”,美人,这里以之比落花。以美人比落花,唐代即有。沈亚之《异梦录》:“王炎梦游吴,同葬西施。”韩偓《哭花》诗:“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这里本应说吴宫,但为律所限,故借用“楚宫”。这三句既写因夜来风吹雨打,使落花无家,更写由于落花是无家的,所以虽有倾国之美姿,也得不到风雨的怜惜。这里是人与花融合来写,以花之遭际喻羁人无家、随处飘零之身世。这三句一开一合,一起一伏,很好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苦闷。“钗钿堕处遗香泽”以下六句,大力铺开,尽情写蔷薇谢后的飘落情况。“钗钿堕处遗香泽”,这里是以美人佩戴的“钗钿”喻落花,化用徐夤《蔷薇》诗:“晚风飘处似遗钿”句意,零落之余,只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落花飘零是惨景,而以“桃蹊”、“柳陌”来衬托,却显得极有情致。接下侧写一笔:“多情为谁追惜?”“为谁”,即谁为。春去花残,观赏者都已散去,应不再有多情追惜之人了。“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二句一转,蜂蝶无知,不知“追惜”,然而它们却以媒人、使者的身分“时叩窗隔”,似乎在提醒室中人去“追惜”。通过以上描绘,把蔷薇虽然凋谢而香气犹存,春天虽然逝去而值得追惜之情景写得韵味盎然。词作上片特用问语“为问花何在”、“多情为谁追惜”,加以强调,以突出“无家”与“无人追惜”之意,由此见出内中隐含词人自己的身世遭际之感。

词作下片着意刻画人惜花、花恋人的生动情景。“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开首二句起衬托作用,以引起下文。词人不忍辜负蜂蝶之“时叩窗隔”,于是走出室内,来到东园,只见园内花事已过,碧叶茂盛,一片“花落”后“岑寂”的景象,也是“光阴虚掷”、春天“一去无迹”之实况。“静?珍丛底,成叹息,”写人惜花。为了“追惜”,词人静静地绕着蔷薇花丛,去寻找落花所“遗”之“香泽”。“成叹息”三字总括一切,承上下。“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三句,为一叹,写花恋人。花已“无迹”,但有“长条”,而“故惹行客”,话别“牵衣”,有同病相怜之意,也写出“行客”之无人怜惜、孤寂之境况。无情之物,而写成似有情,虽无中生有,却动人心弦,感人至深。“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四句,为二叹。在“长条”之上,偶然看见一朵残留的小花,词人以为这就是打算与其话别者。虽然“残花”本不是“簪巾帻”之物,然而“行客”却颇受感动,故“强”而“簪”之。然而这哪里比得上它当初盛开时插在美人头上之妩媚动人呢?残英强簪,令人回想花盛时之芳姿,映带凋谢后之景况,有无限珍惜慨叹之意。这既是慨叹花之今不如昔,更是慨叹自己的“光阴虚掷”、“人老珠黄”。词作写至此,词人如梦初醒,似有所觉悟,又有无可奈何之感。最后三句“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为三叹。词人因终不愿落花“一去无迹”,所以又对花之“漂流”劝以“莫趁潮汐”,冀望“断红”上尚有“相思”字。如若落花随潮水流去,那上面题的相思词句,就永远不会让人看见了。“何由见得”,即何由得见,流露了依依不舍的深情蜜意。这里活用红叶题诗故事,借指飘零的花瓣。对以上所写,周济评曰:“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不从无花惜春,却从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残英’,偏惜欲去之‘断红’”(《宋四家词选》)。末句复用问语,逆挽而不直下,拙重而不呆滞。谭献曰:“结笔仍用逆挽,此片玉之所独”(《词辨》卷一)。

这是首“惜花”之词,更是首“惜人”之作。全词构思别致,充分利用慢词铺叙展衍的特点,时而写花,时而写人,时而花、人合写,时而写人与花之所同,时而写人不如花之处。回环曲折、反复腾挪地抒写了自己的“惜花”心情,又表露了自伤自悼的游宦之感。黄蓼园曰:“自伤年老远宦,意境落寞,借花起兴。以下是花是己,比兴无端。指与物化,奇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极而天工生矣。结处意致尤缠绵无已,耐人寻绎”(《蓼园词选》)。评论较妥切,可参考。

标签: 周邦彦北宋

更多文章

  • 北宋词人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原文、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邦彦,北宋

    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花犯·小石梅花周邦彦 〔宋代〕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

  • 北宋词人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邦彦,北宋

    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 〔宋代〕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

  • 魏晋文学家陆机《梁甫吟》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机,魏晋

    陆机《梁甫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梁甫吟陆机 〔魏晋〕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

  • 魏晋文学家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二首·其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机,魏晋

    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二首·其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赴洛道中作诗二首·其一陆机 〔魏晋〕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山泽纷纡余,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悲情触物感,

  • 唐朝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王之涣,唐朝

    王之涣《登鹳雀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登鹳雀楼王之涣 〔唐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及注释译文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注释鹳(guàn)雀(què)楼:

  • 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王之涣,唐朝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 〔唐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译文及注释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

  • 唐朝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原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李泌,唐朝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李泌 〔唐代〕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乘秋逢令节,锡宴观群情。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注释1、赤松子:又名赤诵子,号左圣南极南岳真人左仙太虚真人,秦汉传

  • 唐朝诗人贾岛《寻隐者不遇》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贾岛,唐朝

    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贾岛 〔唐代〕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译文及注释译文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注释寻:

  • 唐代文学家罗隐《蜂》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罗隐,唐朝

    罗隐《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蜂罗隐 〔唐代〕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译文及注释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注释山尖:山峰。无限风光:极其美

  • 唐代文学家罗隐《自遣》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罗隐,唐朝

    罗隐《自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自遣罗隐 〔唐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译文及注释译文得到的时候就放声高歌没有就由他去吧,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今天有酒就痛快畅饮喝他个酩酊大醉,明日的忧虑就等明天再烦愁。注释得:指得到高歌机会。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