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北宋词人宋祁《九日置酒》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北宋词人宋祁《九日置酒》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22 更新时间:2023/12/6 5:13:41

《九日置酒》北宋词人宋祁所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九日置酒

宋祁 〔宋代〕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特别看重这晚秋九月九美好早晨的风物清嘉,命人在高台上张起双重帷幕,让乐队奏响动听的琴瑟琵琶。

寻求欢畅任随帽子在风中掉落,彼此劝酒争吹杯里的菊花。

雨后溪水的形态多么澄净空明,初晴的淡淡日光不能映成彩霞

我这白头太守真是过份痴愚,指望避邪把茱萸插满了鬓发。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置酒:安排酒宴。

物华:自然景物。

复帐:双重的帷帐。驻:驻留。鸣笳(jiā):泛指奏乐。笳,胡笳,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间,初卷芦叶吹之,与乐器相和,后以竹为之。

邀欢:寻求欢乐。落风前帽:用孟嘉事。《晋书·孟嘉传》:“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宴龙山,僚佐毕集。······有风至,吹嘉帽堕地,嘉不觉之,……温命孙盛作文嘲嘉。”

促饮:催人饮酒。酒上花:指菊花。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

溪态:犹溪流。

日痕:日光。

白头太守:作者自指。

“满插”句:古俗于九月九日重阳节佩带茱萸,以祛邪避灾。茱萸,植物名,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三种,生于川谷,其味香烈。辟,同“避”。

创作背景

宋祁晚年外放,历知寿、陈、许、亳、成德、定、益、郑等军州。诗人平生喜宾客,好游宴,尚奢华,但他却能以坦荡的胸襟、豁达的态度,来对待宦海的沉浮,这首诗即作于一次宴会后。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赏析

近人陈衍说:“九日登高,不作感慨语,似只有此诗。”(《宋诗精华录》)评价得很好。

诗的首联破题。起句点明节令,音调高扬。绚丽的物华,宜人的秋色,令诗人为之神驰。一个“重”字流露出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起全诗。同样写秋晨,则“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赵嘏《长安秋望》),有送目伤秋之愁;“白雁南飞天欲霜,萧萧风雨又重阳”(鲁渊《重九》),则有去国怀乡之思。而宋祁此句,不作愁语,气局一新。这也是诗人境遇气质使然。

次句由“重”字引出。“高台复帐驻鸣茄”,气派十足。又是“高台”,又是“复帐”,又是“鸣茄”,其场面之阔绰,气氛之热烈,历历如绘。这决非庶民之登高,而是富贵人赏秋的情景。诗人少年得志,一生显达,历任知制诰、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晚年知成都府,该诗中有“白首太守”之句,应是晚年在成都所作。

颔联承上,写佳日兴会,形象鲜明。出句与对句分写登高与饮酒两个场面。“遨欢”、“促饮”二语,道出了高朋满座、觥筹交错的盛况。“任落风前帽”一句活用典故。《晋书·孟嘉传》:“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古人把此事作为风流美事,杜甫曾反其意而用之:“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九日蓝田崔氏庄》)甚为宋人所激赏。宋祁又反杜诗之意。一用“羞”,一用“住”;一沉郁,一洒脱。显示心境不同,诗境亦不同。“争吹酒上花”,意谓争饮菊花酒。重阳节登山饮菊花酒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雅事。“任落”、“争吹”两词相反相成。诗人兴会淋漓之状毕现。

颈联一转,以景语出之,写登山所见。诗人把酒临风,游目骋怀,只见上下天光,一片清明。“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经过一番秋雨刷洗之后,天宇澄净,秋容清淡。二句境界开阔,气象恢宏。“明”字与“清”字道出了秋晨的特色。其意境与韩琦“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着黄花晚节香”(《九日水阁》)约略有相似处。宋祁修唐书十余年,晚年“弥为进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语)。他“博学能文章,天资蕴藉,好游宴,以矜持自喜,晚年知成都府,带《唐书》于本任刊修……远近观者,皆知尚书修唐书矣,望之如神仙焉。”(《东轩笔录》)此诗的境界与他积极处世的态度有关。

尾联笔力所聚,精彩益显,以欣喜的心情、活脱的形象作结。“白头太守真愚甚”一句,幽默诙谐,乃诗人自画像,形神俱出。“愚甚”两字,表面自嘲,实却矜持。“白头太守”,不仅刻画诗人与众不同的外貌,更表明了诗人的太守身份。意谓“九日置酒”非一般登高,而是太守在宴游。一股富贵气从中透出,照应首联。结句“满插”为“愚甚”作了注脚。古人有重九登高插茱萸以压邪的习俗。《续齐谐记》:“费长房令桓景九月九日囊茱英,登高以避祸。”诗人故用“满插茱萸”的夸张笔法,描绘自己放浪形骸,豁达开朗。杜牧有“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之句,乃故作旷达语,强颜欢笑;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一诗,亦以茱萸作结,“醉把茱萸仔细看”,乃辛酸语,寄寓了身世飘零之慨。而宋祁此句与之异趣,原因在于身世际遇不同。

此诗俊逸流畅,属对工巧,尤其是末联,给全篇平添喜剧气氛,生活情趣极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诗人适逢其会,发为词章,写成了这首充满兴致的作品。

标签: 宋祁北宋

更多文章

  • 《咏柳》贺知章所作,将咏柳题材的诗歌推向新高度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贺知章,唐朝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清代诗人赵翼的名句。历史上有很多例子都能证明,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在困境中写就的,只有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才能更好地把握生活中的情绪。也只有在经历过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之后,才能写出这世间所没有的史诗。但在唐代有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一生顺分顺水,高官长寿,文学水平

  • 《战城南》李白所作的旧体诗,充满强烈的反战情绪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白,唐朝

    唐代诗人创作的边塞诗,常常反映出一种矛盾心理,在岑参、高适、王维等边塞诗人的诗中,他们既肯定战争又否定战争,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的一首边塞诗。在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好大喜功,在各方面边境上,对奚、契丹、突厥,吐蕃等经常用兵。虽然最初总是敌人先来侵犯,劫掠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所作,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淡泊的心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长卿,唐朝

    刘长卿,字文房,唐代官员、诗人,擅长五言,自称“五言长城”。他被贬之后所作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被选入教科书中。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长卿的另一篇佳作《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吧。提到唐朝,我们自然会想到初唐时期一派繁荣的盛世景象,以及以唐诗为代表的文化繁荣景象,以致诞生了李白、杜甫这两位难以逾

  •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所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常建,唐朝

    常建,字少府,唐代诗人,与王昌龄是同榜进士,但在仕途上并不如意,长期过着漫游隐居的生活。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常建所作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吧。在中国古代,诗歌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最好方式,是寄写心灵的最好依托,人们借诗歌赞扬、讽刺、抒情、甚至表达爱慕!短短几十个字,表达出来的意义却是无比深远!可以

  • 历史文化探索:一日千里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一日千里

    一日千里,拼音是yī rì qiān lǐ,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出自《庄子·秋水》。那么成语一日千里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在赵国作人质时,与同在赵国、尚未做秦王的赢政相处良好。后来,赢政回国做了秦王,太子丹也在秦国做人质,赢政不

  • 《清平乐·留人不住》晏几道所作,借娼妓之口诉说离别的愁怨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晏几道,北宋

    晏几道,北宋词人,晏殊的第七个儿子,二人合称“二宴”,都是婉约派重要代表人物。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晏几道所作的《清平乐·留人不住》吧。《清平乐》这个电视剧至少有一个贡献,就是普及了词牌的准确念法:清平乐(yuè)。其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名,

  •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南唐后主李煜所作,蕴含着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煜,南唐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所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吧。在古代,古人们非常的推崇吟诗作赋,甚至于

  • 《西洲曲》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描写了少女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北朝,乐府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与《玉台新咏》,是南朝乐府民歌抒情诗只最长的一篇,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南北朝是我国文学史上民歌的又一次繁荣时期,沉寂已久的乐府民歌在此时重新放出了夺目的光彩。南北朝时期,南方战祸少,时局相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甜美。于是

  • 《梁园吟》李白所作,用一首诗征服了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白,唐朝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所作的《梁园吟》吧。天宝元年(741年),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征召,满怀理想,奔向长安。可是尔虞我诈的官场让李白很失望,不仅壮志难酬,还常受排挤,深感立足之艰难,最终于天宝三载(744年)被

  • 《踏莎行》秦观被贬郴州期间所作,蕴含客次旅舍的感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观,北宋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是苏轼的学生,“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以婉约词著称,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秦观所作的《踏莎行》吧。被称为“千古才子,一代词宗”的秦少游,在宋代以婉约派独领风骚而享誉文坛,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但是,秦观的成长和经历却有点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