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梁园吟》李白所作,用一首诗征服了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梁园吟》李白所作,用一首诗征服了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29 更新时间:2023/12/24 4:59:49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所作的《梁园吟》吧。

天宝元年(741年),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征召,满怀理想,奔向长安。可是尔我诈的官场让李白很失望,不仅壮志难酬,还常受排挤,深感立足之艰难,最终于天宝三载(744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李白很无奈,被迫离开长安,辗转来到洛阳,巧遇杜甫,两人之前都闻彼此大名,但从未谋面,这一谋面,真有些海内存知己的意思。两人惺惺相惜之时,一同游到了开封,一起到古梁园遗迹,又恰逢大名鼎鼎的高适

在梁园,三位诗人怀古思今,感慨万千。高适说:“凭吊怀古,不可无酒”,杜甫说:“不可无酒,更不可无诗”。他们的提议正中李白下怀,李白高兴地鼓掌大笑:“梁园景美,知己作伴,有酒有诗,快哉快哉!”

于是他们请僧人置办酒宴和纸砚笔墨,在新修的厢房里面觥筹交错,开怀畅饮。酒至半酣,高适问:“今日赋诗以何为题?”杜甫要李白定夺,李白提议有感而发,随心所欲,不必命题。

杜甫、高适苦思冥想后,在准备好的纸张上,杜甫作了《遣怀》,高适作了《古大梁行》,他们都很期待李白的惊喜之作,但李白不着急,依然自斟自饮,最后则直接端起酒壶豪饮。

直到醉眼惺忪的时候,李白才抓起毛笔,踉踉跄跄地走到雪白的墙壁前。此时,李白双眸顿时放出奇光异彩,胸中沟壑聚起狂澜,他不假思索地在墙壁上写下“梁园吟”三个遒劲的大字,笔走龙蛇,犹如江河决堤,一泻千里,写下了著名的长诗《梁园吟》: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当他们吃饱喝足、过足诗瘾、醉意熏熏,留下一屋子的狼藉后,带着作品就离开了。但李白的诗是写在墙上的,无法带走,就只能够留在那里,这就气坏了前来打扫卫生的小和尚,他抱怨说:“制造垃圾就算了,还乱写乱画。”当小和尚气鼓鼓的正要清理这些牛皮鲜时,一位年轻的小姐协同丫环来到此处,这位小姐便是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煜。宗小姐看到墙壁上的字苍劲有力,再看内容更是惊为天人,又一直对李白甚是崇拜,遂对此墙上诗视如珍宝。于是宗小姐当即一掷千金,把这面墙买了下来。这就是“千金买壁”典故的由来。

这个故事还有下半场,后来宗小姐千金买壁的美谈不胫而走,后来传到李白的耳朵里,李白不由得怦然心动,自己飘零半生,居然没有一个女子对自己如此用心,于是托人打探,哪知道宗姑娘家人也在打探李白,这样郎才女貌,一见倾心。不过李白家徒四壁,没有彩礼,宗姑娘笑道一首《梁园吟》足矣,于是就这样在一起了,宗姑娘就成了李白的第四任妻子。

诗仙李白就是凭借着这样一首《梁园吟》,不仅征服了女朋友,也征服了世人。

这首诗三十四句,共分五段。第一段为前四句,叙述诗人离京后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梁园的经历。

接着六句为第二段,写诗人在梁园的生活点滴:喝酒、念诗、作诗、思考人生。

“人生达命岂暇愁”以下八句为第三段,写诗人的自我安慰:人各有命,天命难违,必须豁达,不必忧愁。此刻有美酒佳肴,有美景美女,何苦要忧虑未知的未来呢?于是登梁园的高楼,饮酒持盐作乐。

“昔人豪华信陵君”以下八句为第四段,写诗人追忆战国时的信陵君和西汉梁孝王在开封的往事,发出感慨:一个人,无论在世时有多大的权势,当离开人世后,一切都是空的。

从“沈吟此事泪满衣”以下八句为最后一段,诗人含着泪喝着酒,借“谢安东山高卧”的典故,表达自己旷达的思想:暂时不得志不要紧,未来还是有希望的,当东山再起的时候,再为天下苍生做点事情吧!

李白,在奋发有为之年,却被排挤出京,欲归而不得,他的心头当然是痛苦的,但痛苦的时候还不忘人民,抱着“欲济苍生未应晚”的热切期望,这精神是很令人感到可贵、可敬的。

李白的这首《梁园吟》,可以说是长篇歌行体诗中的一个典范。它随着诗人感情的自然奔泻,诗境不停地转换,一似夭矫的游龙飞腾云雾之中,不可捉摸。从抑郁忧思变而为纵酒狂放,从纵酒狂放又转而为充满信心的期望。所以后世人对这首诗评价很高,刘熙载在《艺概》这样评价:“太白诗言侠、言仙、言女、言酒,特借用乐府形体耳。读者或认作真身,岂非皮相。”清人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则说:“长篇波澜贵层叠,尤贵陡变;贵陡变,尤贵自在。”

标签: 李白唐朝

更多文章

  • 《踏莎行》秦观被贬郴州期间所作,蕴含客次旅舍的感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观,北宋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是苏轼的学生,“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以婉约词著称,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秦观所作的《踏莎行》吧。被称为“千古才子,一代词宗”的秦少游,在宋代以婉约派独领风骚而享誉文坛,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但是,秦观的成长和经历却有点坎坷。

  • 《骤雨打新荷》元好问所作,表达了要及时行乐的想法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好问,金朝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是金朝末期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诗文词曲都十分擅长。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元好问所作的《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吧。人生的经历,总会有高潮和低谷。你经历了繁花似锦的盛夏,就会有雪飘风吼的冬季。 你经历了春天

  • 古诗词阅读:欧阳修《劳停驿》的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劳停驿》,欧阳修

    欧阳修的冷门作品《劳停驿》你读过吗?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劳停驿宋代: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赏析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

  • 白居易所作的三首《忆江南》,勾勒出淋漓尽致的江南水乡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三首《忆江南》吧。江南的美,美于那绵绵如丝无声的细雨,美于那无声的青烟,还有那古镇的青石板,还

  •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写过哪些婉约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李白,唐朝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所作的婉约词吧。李白——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于是,李白就成了浪漫派的代

  • 秦观的一首《鹊桥仙·纤云弄巧》,惊艳了千年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秦观,字少游,世称淮海先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观的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经典名篇,其中一些作品更是脍炙人口,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作为那个时代著名的才子,秦观的词自有一种独特的才情,往往可能只是那么寥寥数语,却是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使得人们读来自然而然能够

  • 杜甫的代表作品之一:《蒹葭》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蒹葭,杜甫

    杜甫的《蒹葭》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杜甫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蒹葭,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蒹葭”的解释:“蒹,雚之未秀者。葭,苇之未秀者。”,“雚”指“荻子”,“苇”指芦苇。“未秀”就是刚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到底有多美?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若虚,唐朝

    在唐诗中有一首关于描写明月的诗,可以说是艳压全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首诗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首只是听名字就能看到一幅画的诗。再加上作者名字的虚无,更是为这首诗添上了朦胧缥缈的美。《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周邦彦耐人寻味的一首词:《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邦彦,北宋

    周邦彦的《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虞美人 · 廉纤小雨池塘遍宋代:周邦彦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简介】虞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

  • 《竹石》清代郑燮所作,写出了竹子的坚韧顽强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燮,清朝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是清朝时期书画家、文学家,他的文学方面的成就颇高,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郑燮所作的《竹石》吧。望着春天盛开的鲜花是那么美丽,但萧瑟的冬天使它们发愁,寒风使它们颤抖,它们决定独自出发,向世界寻找春天的脚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