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南唐后主李煜所作,蕴含着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南唐后主李煜所作,蕴含着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243 更新时间:2023/12/20 21:56:13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所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吧。

在古代,古人们非常的推崇吟诗作赋,甚至于若是诗写得好还能够得到官职,因此,特别是在唐朝宋朝时期,诗人众多,几乎遍地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写诗高手。而有一个人相当的特殊,他除了有词人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让所有人都向往的职业——皇帝,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做皇帝失败的李煜,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很高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李煜的词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甚至提起词来,无人不提李煜的词。于是有人说他政治上无能,在国破家亡后真正在词坛称帝。后人给他的评价基本是:“做个才子真绝代,无奈生在帝王家”。

或者正因为从辉煌到落寞,从天堂落到地狱,铸就了李后主的绝代风华。亡国的苦痛和对故国的思念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生理上都时时刻刻在折磨着李后主,即便是在梦中,李后主也惦记着江南的红墙宫闱,可梦醒之后,一切如烟,无尽的伤感让李煜写下了这篇凄凉的哀歌《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说,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独自一人时最好不要在高楼上依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据宋代蔡绦在《西清诗话》说,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从此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在春寒料峭的雨夜里,做着美梦,暂时忘记了亡国之痛,得到了短暂的欢愉。

起首两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写景:“潺潺”形容雨声,“阑珊”即衰残,作者首先描写了环境,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春意阑珊”不但表明半夜时分寒气袭人,更主要的是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即将衰落。而“罗衾不耐五更寒。”表明了自然环境的寒意,也表现了诗人内心凄凉的感受。

最后两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作者通过写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在虚幻中求得片刻的满足。

上片中,先写梦后事“帘外雨,五更寒”,接着写梦中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作者在这里是运用了倒装手法,把梦中梦后进行了对比,表现了今夕的巨大变化,突出了现实处境的凄凉。

这首词的下片作者宕开梦境,转写眼前情事,着意抒情,点出故国之思。

起首三句“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写作者美梦醒后独自一个人站在栏杆上远眺故国,但他后悔了,因为即使“凭栏”也看不见“无限江山”,只能带来无尽的悲痛。这儿的”无限江山“是作者曾经的天堂,是作者“一晌贪欢”美梦的基础,作者多少物质享受和人间欢乐都曾经发生在那一大片可爱的”无限江山“的江南故土上,这是他内心视觉正在不断捕捉的系列动人景象,象彩色银幕一样绚丽缤纷。

所以当他无法看见这“无限江山”时,就发出“别时容易见时难”一句叹息,这是对国破家亡一种极其委婉而凄惨的呻吟和呼唤。这其中蕴含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等丰富的杂糅感情,一字一泪,一声一泣,令人品味不尽,感慨难已。

最后两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作者以”流水“、”落花“、”春去“等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来反复暗喻南唐的灭亡和欢乐的消逝。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说:”流水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而人亦将亡矣。将四种之语,并合一处作结,肝肠断绝,遗恨千古。“

而”天上人间“一声呼唤,正透露了作者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情结,也就是一种绝望者的希望。作者是多么留恋这美好的人世间啊!但是,梦境中天堂般的帝王生活已永不复返了,现实中地狱般的俘虏生活又不愿再继续下去,活下来已没有必要了。死,就是一种优化的选择了,就是人生最合情理的归宿。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精神上的觉醒、超越与升华。

这首《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是采用白描手法诉说着作者内心的极度痛苦的,可谓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这首《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可以称得上李煜词作中的巅峰。因为这首词作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以及对故国的思念和阶下囚身份的感慨,所组成的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正是李煜当时处境与心境的完美体现。

作为亡国之君的他根本没有能力和资格,去重拾旧日的风光和洒脱。所以他只能够将自己内心的哀苦,通过一首首饱含亡国之痛的词作表现出来。毕竟作为一个已经被囚禁的阶下囚,他的悲哀与凄凉又能向谁诉说呢?

标签: 李煜南唐

更多文章

  • 《西洲曲》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描写了少女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北朝,乐府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与《玉台新咏》,是南朝乐府民歌抒情诗只最长的一篇,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南北朝是我国文学史上民歌的又一次繁荣时期,沉寂已久的乐府民歌在此时重新放出了夺目的光彩。南北朝时期,南方战祸少,时局相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甜美。于是

  • 《梁园吟》李白所作,用一首诗征服了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白,唐朝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所作的《梁园吟》吧。天宝元年(741年),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征召,满怀理想,奔向长安。可是尔虞我诈的官场让李白很失望,不仅壮志难酬,还常受排挤,深感立足之艰难,最终于天宝三载(744年)被

  • 《踏莎行》秦观被贬郴州期间所作,蕴含客次旅舍的感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观,北宋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是苏轼的学生,“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以婉约词著称,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秦观所作的《踏莎行》吧。被称为“千古才子,一代词宗”的秦少游,在宋代以婉约派独领风骚而享誉文坛,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但是,秦观的成长和经历却有点坎坷。

  • 《骤雨打新荷》元好问所作,表达了要及时行乐的想法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好问,金朝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是金朝末期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诗文词曲都十分擅长。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元好问所作的《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吧。人生的经历,总会有高潮和低谷。你经历了繁花似锦的盛夏,就会有雪飘风吼的冬季。 你经历了春天

  • 古诗词阅读:欧阳修《劳停驿》的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劳停驿》,欧阳修

    欧阳修的冷门作品《劳停驿》你读过吗?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劳停驿宋代: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赏析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

  • 白居易所作的三首《忆江南》,勾勒出淋漓尽致的江南水乡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三首《忆江南》吧。江南的美,美于那绵绵如丝无声的细雨,美于那无声的青烟,还有那古镇的青石板,还

  •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写过哪些婉约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李白,唐朝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所作的婉约词吧。李白——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于是,李白就成了浪漫派的代

  • 秦观的一首《鹊桥仙·纤云弄巧》,惊艳了千年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秦观,字少游,世称淮海先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观的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经典名篇,其中一些作品更是脍炙人口,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作为那个时代著名的才子,秦观的词自有一种独特的才情,往往可能只是那么寥寥数语,却是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使得人们读来自然而然能够

  • 杜甫的代表作品之一:《蒹葭》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蒹葭,杜甫

    杜甫的《蒹葭》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杜甫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蒹葭,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蒹葭”的解释:“蒹,雚之未秀者。葭,苇之未秀者。”,“雚”指“荻子”,“苇”指芦苇。“未秀”就是刚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到底有多美?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若虚,唐朝

    在唐诗中有一首关于描写明月的诗,可以说是艳压全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首诗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首只是听名字就能看到一幅画的诗。再加上作者名字的虚无,更是为这首诗添上了朦胧缥缈的美。《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