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律疏议》又名《唐律》,长孙无忌是如何对它修订的?

《唐律疏议》又名《唐律》,长孙无忌是如何对它修订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78 更新时间:2024/1/16 17:37:28

《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是唐高宗令人修撰法律典籍,也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唐律疏议》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长孙无忌李勣等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为“情理切害”,并作郑重说明:“旧律云言理切害,今改为情理切害者,盖欲原其本情,广思慎罚故也。”最终,奏上新撰律12卷,是为《永徽律》。

鉴于当时中央、地方在审判中对法律条文理解不一,每年科举考试中明法科考试也无统一的权威标准的情况,唐高宗在永徽三年下令召集律学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对《永徽律》进行逐条逐句的解释,“条义疏奏以闻”,继承汉晋以来,特别是晋代张斐、杜预注释律文的已有成果,历时1年,撰《律疏》30卷奏上,与《永徽律》合编在一起,于永徽四年十月(公元653年)经高宗批准,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计分12篇,共30卷,称为《永徽律疏》。

该法典至元代后,人们以疏文皆以“议律”字始,故又称为《唐律疏议》。由于疏议对全篇律文所作权威性的统一法律解释,给实际司法审判带来便利,以至《旧唐书·刑法志》说当时的“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疏议的作用至重,学者杨鸿烈在《中国法律发达史》一书中认为,“这部永徽律全得疏议才流传至今”。

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唐高宗命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等修《永徽律》。永徽二年(651年)闰九月完成《永徽律》12篇500条,奏上颁行。[1]显庆二年(657年)前后,唐高宗根据实际需要,又进行了一次小的调整。

开元后,虽还有几次改动,但都不大,《唐律》也大体定型于《开元律》。

更多文章

  • 井陉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汉三年三月,韩信担任指挥在井陉口一带对赵军进行了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史称井陉之战,以汉军获胜告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王三年,张耳与韩信于井径大破赵军,斩成安君陈余于今赞皇县,追杀赵王歇于襄国(今邢台西南)。汉王遂立张耳为赵王。此战,韩信奇正并用,背水列阵,拔帜易帜,

  • 让燕齐两国结下深仇大恨的事件:子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子之之乱,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燕国历史始终贯穿周朝始终,在燕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差点让燕国灭国灭族的大动乱,这就是子之之乱,子之之乱说白了是一场国相子之和太子平之间的王位争夺战。燕易王哙的王后是秦惠文王的女儿,燕国弱小于是结姻秦国,齐国与燕国相邻,发兵攻打燕国,夺了10个城池,燕易王哙正在生闷气时,苏秦来到燕国,燕易王哙向苏秦诉苦

  • 她从皇后变太子妃,背后到底是谁在操纵?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旦,唐朝,野史秘闻

    刘氏,唐睿宗李旦的皇后。李氏出身于官宦之家,在李旦还是豫王的时候,李氏便嫁给了李旦,且两人的感情也很好。李旦虽是皇太子,但是有武则天这样的母亲压阵,他始终只是武则天手中的一枚棋子。就是这样一枚棋子,武则天也嫌他碍事。李旦在皇位上坐了五年后,被自己的母亲武则天废去,又重新做回了自己的皇太子之位。刚坐上

  •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朝第四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即元仁宗,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汗号“普颜笃汗”。他是元裕宗真金之孙、元顺宗答剌麻八剌第三子(嫡次子)、元武宗海山同母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德九年(1305年),出居怀州,后助其兄海山登基。元武宗即位后封他为皇太子,相约兄

  •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是很常见的,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时期有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大将投降很常见,降将遍地走,而且当时舆论对此也很宽容,并不认为投降可耻。所以三国时期不少名将都有过投降的经历,而且投降之后有些人取得的成就也远远超过他投降之前的。就拿曹操阵营来说,五子良将有三人都是降将:张辽原是吕布麾下大将,徐晃原是杨奉手下,张郃是袁绍手下;包括原是

  • 揭秘:林则徐禁烟中你不知道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林则徐禁烟,清朝,战史风云

    在清朝政府内部,对鸦片贸易有三种不同的态度:禁烟、弛禁、反禁烟。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是反对禁烟的主要人物。广东按察使许乃济主张弛禁鸦片:就是允许进口鸦片,允许本国人种植,但禁止官吏和兵丁吸食。而一些正直的官员则主张禁止鸦片。他们当中,以林则徐最为坚决。林则徐(1785—1850 年),字少穆,是福建侯

  •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表明了他要做大明王朝的忠臣,然而在后来的所有投降者中,只有洪承畴对明朝的感情伤害最大,造成的后果

  • 揭秘:胡惟庸曾经想借助日本谋逆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胡惟庸,明朝,野史秘闻

    日本是我国东方一衣带水的近邻,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早在刳木为舟的古代,两国人民就劈波斩浪互相往还。明初政府为了修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于洪武二年(1369年)派遣行人杨载出使日本。第二年又派莱州府同知赵秩去日本,进一步解释明朝的对外政策,表示愿意继承历史上的友好传统,消除日本国王良怀的疑虑。赵

  • 宫女大笑嘉靖,转身就被封为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宫女大笑嘉靖,转身就被封为妃子,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嘉靖帝在位45年,一生妃嫔甚多,其中仅见于史书记载的,便有82位(包括4位皇后、3位皇贵妃、3位贵妃、41位妃、31位嫔),而他晚年最为宠幸的,非尚寿妃莫属。尚寿妃在成为皇帝女人之前,只是个年仅13岁的小宫女,那么她是因何获得皇帝的

  • 所谓“国婚”指与皇室通婚,那么唐代士人为何冷淡“国婚”?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李唐一代,竟有数十名公主选择以入道修行作为自己一生的归宿。金枝玉叶的她们身为皇帝的掌上明珠,为何却过着清心寡欲的修道生活?除去个别公主是受到崇道风气和因病修行外,更现实的原因则是婚姻不如意。中晚唐时期有一个十分反常的现象——士人冷淡“国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所谓“国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