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文学、政治方面,梅饶臣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文学、政治方面,梅饶臣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92 更新时间:2024/3/8 19:18:25

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 ),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南宋刘克庄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集》及《毛诗小传》等。

主要成就

文学

梅尧臣在宋代诗坛具有很高的地位,他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均有建树,对后代影响较大。在当时,他和苏舜钦齐名,被合称为“苏梅”;与欧阳修同为北宋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并称“欧梅”。他积极支持欧阳修的古文运动,欧阳修曾自以为诗不及梅尧臣。陆游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

诗歌理论

梅尧臣对唐末宋初雕章琢句、徒具空言的诗风极为不满,主张诗歌创作必须“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在艺术上,梅尧臣强调诗歌要形象、含蓄、平淡,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自称“不书儿女书,不作风月诗。唯有先王法,好丑无使疑”(《寄滁州欧阳永叔》)。

诗歌创作

梅尧臣的创作实践与其创作主张是一致的。在诗歌创作中,他一反西昆体诗风,常以质朴平淡的诗句抒怀言志,反映社会现实。其时宋与辽、夏的摩擦、战争不断,他的《故原战》《襄城对雪》等诗表现出诗人对战事的关切,对宋军失利的痛心。其《田家》《陶者》《田家语》《汝坟贫女》《小村》《送王介甫知昆陵》等诗,揭露沉重的徭役、赋税带给农民的灾难。他的《闻欧阳永叔谪夷陵》《闻尹师鲁谪富水》《猛虎行》等诗,或直抒其愤,或托喻以讽,表明自己对范仲淹的支持。

梅尧臣的诗歌以风格平淡、意境含蓄为基本艺术特征。欧阳修谓其“初喜为清丽,间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劲”(《梅圣俞墓志铭》),张嵲谓“圣俞诗长于叙事,雄健不足,而雅淡有余”(《读梅圣俞诗》)。其《鲁山山行》诗“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描画秋山荒凉幽静的情景,恬淡有致,历来为人称赞。其余如“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东溪》)、“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考试毕登铨楼》)、“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均为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开宋诗以新颖工巧取胜的途径。欧阳修称梅诗“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后村诗话》)。龚啸说他“去浮靡之习,超然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先”(《宛陵先生集附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称“圣俞诗工于平淡,自成一家”。

梅尧臣的诗也有雄奇、怪巧的一面,如《黄河》《梦登河汉》,雄浑壮丽,不同于他多数诗的风格。由于他作诗受韩愈孟郊的影响较大,艺术上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有时语言过于粗率无文、枯淡无味,但瑕不掩瑜。

梅尧臣亦能文,其散文风格与诗相类,欧阳修称“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梅圣俞诗集序》)。

政治

梅尧臣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调任建德(今安徽省东至县)县令,直到景祐五年(1038年)离任,在建德县为官五年。

梅尧臣为人诚厚,清高自持,颇能体察民间疾苦,尽自己的力量做了许多惠政于民的事情。他经常深入乡间百姓家微服私访,与农人、与烧瓦匠、与贫妇交谈,了解民间疾苦,还亲自赶赴山林大火现场,洪水泛滥的溪流进行实地察看;他革除弊政,事必躬亲,当时建德为山区小县,县署外有圈破旧的竹篱,需要修护,因此成了向官吏勒索的借口,梅尧臣来后果断以土墙代替,并在院内植了一丛竹子。

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梅尧臣,把县城所在地取名“梅城”,延续至今。凡其为官之地,民多为之建祠。元吴师道在《梅公亭记》中赞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

标签: 梅尧臣北宋

更多文章

  • 古代大臣要是想体面的篡位 古人需要经历哪些程序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大臣,篡位

    对古代大臣想要“体面”地篡夺皇位,要经历怎样的程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臣篡夺皇位的事屡见不鲜。篡位之举往往也被历代文人唾骂。因此,古代很多篡位者在篡位之前,都要将自己的叛逆行为粉饰一番,已达到“体面”篡位的目的。比如曹丕篡汉时,就逼着

  • 世人都说东吴是灭亡在孙权手里 孙权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吴,三国

    还不知道:三国时期,为何说东吴毁于孙权之手?他到底做了什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东吴算是发家最早的,但存在感也最弱。当曹操和刘备还在为生计四处奔波的时候,东吴就已经是手握三十万大军,可见孙氏一族的厉害之处。这祖孙三代创下的基业,在#孙权#的带领

  • 孙权死后东吴到底怎么了 东吴为何没有一点担忧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权,东吴

    对孙权死后,东吴为何毫无灭国焦虑、疯狂自相残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蜀吴三国,存在感较低的国家,自然要属于吴国了。刘备的蜀汉,自认为是正宗的汉王朝的延续,刘备又是“皇叔”,自然被重视。曹丕的魏国——当时的最强国,后来的晋朝也是以魏国班底组成,也会被历史重

  • 刘邦对吕雉如此忌惮 刘邦为什么还将权力交给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汉朝,吕雉

    还不知道:刘邦晚年对吕雉产生了忌惮,为何还要将权力交给她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末时期,天下大乱,秦二世的昏庸无道最终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秦朝末年,天下的起义军是接连不断的出现,比如说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以及后来的项羽、项梁等等,总之这时候的起义军是越来

  • 历史上司马昭为何要偏袒贾充?二人的关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昭,三国

    司马昭,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在曹魏都城洛阳,发生了一起宫廷政变,起兵的是曹魏皇帝曹髦,他想杀掉独揽曹魏军政大权的司马昭,试图夺回权力。曹髦的奋起一击迅速被忠于司马昭的军队击败,曹髦被杀。当时,阻

  • 李白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 李白家里做是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白,唐朝

    还不知道:李白为何能不为五斗米折腰?他爹是干什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白是个正儿八经的富二代,据考究,李白的老爹李客,在唐朝是搞盐和茶叶生意的。这是什么概念呢?这就好比沙特那帮搞石油的大佬们,手里攥着的都是硬通货啊!所以说,李白他们家非常有钱,至少李白小

  • 豪格夺嫡失败之后 豪格为何甘心让多尔衮担任摄政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多尔衮,豪格

    比多尔衮大3岁的豪格,夺嫡失败后,为何甘心让多尔衮担任摄政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皇太极白天出去打猎,感觉特别有精神,晚上还跑到办公室加了个班。结果当场就猝死了。由于皇太极当时才52岁,压根没想到自己会早逝,所以没有留下遗嘱立谁为继承人。这下麻

  • 雍正生前有三大宠臣 三人为何不被乾隆认可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雍正,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帝宠臣,为何不被乾隆认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权者的变动势必会影响其下属的权势地位、身后之名。对于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这对脾气秉性、统治方式、所处历史背景截然不同的父子帝王而言,这句俗语显得尤为贴切。雍正

  • 鬼谷子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鬼谷子,战国

    鬼谷子,王氏,名诩,,纵横家创始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鬼谷子在中国历史上是家喻户晓的隐士高人,是迄今为止最为神秘莫测之人。他胸怀卓绝智慧和旷世奇才,一手创建了鬼谷门派。他不但擅长修身养性,还精于算计,独具纵横捭阖之策,是道家、纵横家、兵家的共同鼻祖,也是和孔孟齐名的大思想

  • 陈宫和刘备没有恩怨情仇 陈宫为何要对刘备下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宫,刘备

    对陈宫和刘备无怨无仇,为什么他非要致刘备于死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悲剧军师,他就是陈宫。陈宫虽然有大志,但是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私放曹操,本来想投靠个明主在天下大乱时有所成就,无奈曹操的所作所为让陈宫心寒,其实杀死吕伯奢一家并不是陈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