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华雄在连杀四将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不让手下人出战

华雄在连杀四将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不让手下人出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841 更新时间:2023/12/29 13:36:18

华雄连斩四将猖狂至极,为何曹操不让手下猛将出战?他在害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事实上,面对嚣张猖狂的华雄,曹操之所以不让手下出战,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嚣张的华雄

董卓篡夺东汉大权后,惹得众人不满,于是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准备讨伐董卓,这可把董卓给气坏了!于是他准备派出吕布,好好地收拾众诸侯,但是华雄却主动请战,表示不需要吕布出马,他便可以搞定众诸侯。见手下如此敢战,董卓非常开心,当即升华雄为骁骑校尉,并拨马步军五万,让他前去迎战众诸侯!

华雄初战告捷,直接斩杀了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生擒大量诸侯人马,之后华雄又用计击败孙坚,并一刀斩杀了孙坚手下的猛将祖茂,令众人震惊!在击败孙坚后,华雄又主动向诸侯联军发动挑战,嚣张无比。刚开始,众诸侯见华雄如此猖狂,纷纷派出手下与其交战,但随着袁术手下猛将俞涉、韩馥手下猛将潘凤接连被斩,众诸侯都开始怯战了,不愿再派手下前去送死了,以至于袁绍当众感叹:“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袁绍这话,其实就是在刺激众诸侯,让他们不要气馁,要继续派人前去和华雄挑战,但是众诸侯各怀鬼胎,都不愿意再上场了。最终还是关羽出马,才为众诸侯解围,干掉了华雄……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让人看得非常热血,但是我们细品原文,却也不由得好奇,当时在场诸侯共十八路,他们手下必定有能力超强之辈,比如曹操,其手下猛将就是出了名的多,那为何他不主动派手下前去挑战华雄呢?反而允许关羽这么一个马弓手出战?曹操到底在害怕什么呢?

事实上,在本文看来,曹操之所以不让手下猛将出战,主要是因为以下这三个原因!看看你都了解几个?

一、曹操手下的猛将实力还太弱

董卓入主洛阳,乃是一个突发事件。谁也没有想到,董卓这种边军,竟然能够成功地掌控朝堂,所以大家一开始都没有做好迎战董卓的准备。也就是说,十八路诸侯看似很多,但其实大家的准备都不是非常充足,尤其是曹操!

一开始的时候,曹操在朝中为官,并没有地方势力,所以当他和董卓撕破脸皮后,他手中并没有兵马可用,他完全是靠着自己家族在当地的影响力,才成功的拉起一支军队。而由于仓促起兵,准备不足,所以当时曹操手下的猛将并不是非常多!像我们耳熟能详的猛将典韦、猛将许褚等人,其实都是在诸侯讨董之后加入曹操阵营的,十八路诸侯讨董时,这些人都还不认识曹操呢!

当时的曹操阵营,主要的猛将有这么几人: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其中乐进、李典、曹仁、曹洪四人的武功虽然不错,比一般人强得多,但和华雄这种高手比起来,他们还是差了不少。在三国演义中,乐进、李典、曹仁三人比较擅长用兵,他们的个人武力,并不是非常拔尖,若让他们出阵与华雄作战,最终很可能会步潘凤的后尘!

另外,曹操在诸侯中的地位并不是非常高,他手下军队的实力也不是非常强,一旦在此战中损失了大将,对己方的士气,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所以曹操不可能让他们出战。再说了,曹仁和曹洪都是曹家人,人家带着钱财和人才来投靠曹操,结果一场作战下来就死了,曹操如何向曹家父老乡亲交代?

也有人说了,虽然乐进、李典、曹仁、曹洪四人的战斗力不行,但是夏侯惇和夏侯渊的实力不错啊,他们完全可以出战华雄啊?为何曹操不让他俩上呢?

事实上,曹操之所以不让这两人上场,主要还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这两人初次作战,个人武技还是非常熟悉。比如中期的夏侯惇,可以五十回合击败和张辽同一水平的高顺,能够打平关羽,令众人惊叹,但是在前期,夏侯惇的武力表现其实并不咋样。在董卓迁都长安的过程中,曹操率军追击董卓,遭到了吕布的袭击,两军对阵,夏侯惇在吕布手下仅仅坚持了三个回合便落败,这种实力表现,也就和公孙瓒差不多,这哪里算得上是一流猛将?

除了初次作战、战斗机巧并不是非常熟练之外,曹操之所以不让夏侯惇和夏侯渊出战华雄,还因为下面这个原因!

二、曹操不想因此得罪众诸侯

曹操在东汉官场摸爬滚打了很久,对于其中的规矩、门道都非常了解,所以他不愿意让手下出战!为何这么说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关羽出战时,众诸侯是如何表现的?

当时袁绍感叹颜良文丑不在,否则不会让华雄如此嚣张,其目的就是刺激众诸侯,让他们派出猛将,但是众诸侯都是老狐狸,并没有上当,反而是关羽主动请战!而关羽主动请战的结果,却是遭到批判!

原文: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

袁术认为,关羽主动请战的行为,冒犯到了他们,让他们丢了面子,所以他对关羽非常不爽。事实上,袁术并不是在针对关羽,而是针对关羽这种打脸众诸侯的行为!如果曹操在听闻袁绍的感叹后,主动站出来请战,那么被袁术针对的人,一定就是曹操!因为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暗示众诸侯不行,我主动请战,我比众人都要厉害!

之后关羽斩杀了华雄,原本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按道理众人应该嘉奖关羽,但是袁术又站出来反对了!

原文: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认为袁术太过小心眼,殊不知,其实袁术是代表众诸侯发言的,关羽的行为,完全是当众打诸侯们的脸,让他们丢尽了颜面,袁术的行为,正合众诸侯的意!这也是为何袁术大怒,赶走关羽时,众诸侯中,除了曹操,其他人都没有劝阻的原因!

说白了,在袁绍发话刺激众诸侯之后,不管谁站出来主动请战,其实都是在打脸其他诸侯,都会受到其他诸侯的针对!曹操深谙官场之中的门道,自然是不愿意做这个众矢之的,所以即便当时的夏侯惇、夏侯渊有击败华雄的实力,他也不可能让他们出战,因为一旦他们出战,曹操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到众诸侯的唾弃!

三、罗贯中故意安排

在正史中,斩杀华雄的人,其实是孙权的父亲孙坚,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斩杀华雄的人,就变成了关羽,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罗贯中在故意安排!

罗贯中写三国,其中的灵魂人物便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刘备是主公,不需要着重突出他的作战能力,因为一个能打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主公。真正的主公应该是一个仁义之人,一个看重天下万民之人,所以罗贯中在描写刘备时,注重突出的是刘备的仁义!关羽和张飞是刘备手下的将,罗贯中在描写他们的时候,就着重突出他俩超强的武力!

汜水关之战,华雄嚣张挑衅众诸侯,罗贯中故意安排诸侯众将被吊打,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出关羽。罗贯中要借诛杀华雄之事,凸显关羽的勇武,所以华雄被描述得越厉害,就越能证明关羽的强大!当华雄被铺垫得差不多时,罗贯中又怎么可能让曹操来摘这个胜利的果实呢?曹操是主公级别的人物,罗贯中想突出他的是奸诈、睿智,并不想突出他的勇武,所以此时罗贯中绝不允许曹操派人上场!同样的道理,当吕布上场时,诸侯众将被吊打,又只有关羽、张飞上场,这样描写的目的,其实也是凸显两人武力的强大!

结语

总的来说,当华雄嚣张挑衅时,曹操之所以不派手下猛将出战,其实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曹操当时手下的猛将实力还太弱,二、曹操不想因此得罪众诸侯,三、罗贯中故意安排!对此,你更加认同哪一个原因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标签: 华雄曹操

更多文章

  • 尚之信是什么人?他跟随吴三桂反清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尚之信,清朝

    尚之信,平南王尚可喜的长子,清初藩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尚可喜本是明朝猛将,后投降清朝,成为皇太极麾下的一员大将。在征讨朝鲜和明朝时,尚可喜勇武不可挡,待清军入关后,他又为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转战南北,立下汗马功劳。因此,他在顺治六年得封平

  • 吕蒙正:北宋初年宰相,三次登上相位,为人宽厚正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蒙正,北宋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北宋初年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

  • 王莽的治国方案为什么那么超前 王莽是一个什么样的统治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王莽

    对王莽是怎么样的一位统治者为什么他的治国方案能如此超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王莽,有些朋友对历史了解不多,他们认为当年王莽杀了自己所有的儿子,真的是这样吗?非也。其实当年王莽只是杀了自己的三个嫡子,并没有全部儿子。大家也知道,如果从历史评价而言,其实王莽

  • 石介:北宋学者、思想家,一生善于教育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石介,北宋

    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小字公操,兖州奉符县人,北宋学者、思想家、理学先驱,“泰山学派”创始人,号称徂徕先生,与孙复、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太常博士石丙的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进士,出任郓州观察推官,历任调任南京留守推官兼提举应天府书

  • 魏征去世之后,李世民都做了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唐朝

    魏征被李世民称赞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魏征活着的时候,唐玄宗对魏征非常信任和尊敬,多次给予他丰厚的奖励和高度的赞扬。其实,魏征活着的时候,照一般的情形来看,李世民对他应该很不好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魏征本来是李建成的首席谋士,曾多次建议李建成打击

  • 夷陵之战麋芳为何要选择投降东吴?之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麋芳,三国

    夷陵之战麋芳为何要选择投降东吴?之后是什么结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糜芳的先辈都时代为商,也因为这个原因糜芳的财产也是极为丰厚的,在早年间糜芳与哥哥糜竺都在徐州牧陶谦手下任职。兴平元年陶谦病逝,刘备被迎接做太守,刘备不敢接受。在陈登、孔融的再三劝说下,刘备遂领

  • 真实的薛仁贵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功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薛仁贵,唐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提及唐朝初年著名将领,薛仁贵绝对有着一席之地,那么真实的薛仁贵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功绩?生于名门望族,长于贫寒,侍奉两代君王屡立功唐朝初年名将薛仁贵原是名门望族世家子弟,他出身的家族是河东薛氏,薛家从南北朝时期到隋朝都是名人

  • 为何说曹丕是个心胸狭隘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曹丕,三国

    曹丕是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比起他父亲曹操来说,不管是在文韬武略上,还是在用人和气度上,都差远了,曹丕心胸狭窄,除了害死五子良将于禁,还害死了哪位大将?先看曹丕害死于禁的经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于禁在襄樊战役中,被

  • 朱元璋如果换成崇祯的话 朱元璋能解决明朝末年问题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崇祯

    把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他能彻底解决内忧外患,实现复兴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到一路上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其展现出来的魄力和眼光,是很多人都无法匹及的,而提到大明朝的覆灭,也会有不少人十分心疼崇祯皇帝,但是也有不少人说,如果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的话

  • 司马懿既然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懿,空城计

    对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小说《三国演义》描述司马懿是一个城府颇深的奸臣,正史《三国志》中描述司马懿是一个老谋深算,为曹魏鞠躬尽瘁的权臣。不论对司马懿的描述是好是坏,他们都表现了司马懿的不属于诸葛亮的强大智慧。《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