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吕蒙正:北宋初年宰相,三次登上相位,为人宽厚正直

吕蒙正:北宋初年宰相,三次登上相位,为人宽厚正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19 更新时间:2023/12/29 14:20:13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北宋初年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去世,终年六十八,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

人物生平

状元夺魁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吕蒙正被录取为进士第一名,任命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向皇帝辞行时,皇帝命令,政事如果有不便处理的,允许骑驿马前来上告,赐给他钱二十万。待调回到京师,遇上宋太宗亲征太原,召他到行宫晋见,任为著作郎、直史馆,加任左拾遗。

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宋太宗亲自任命他为左补阙、知制诰。

当初,其父吕龟图内眷很多,与嫡妻刘氏不和,把刘氏及吕蒙正一并赶出,吕蒙正母子非常穷困窘迫,刘氏发誓不再嫁人。吕蒙正做官后,迎接父母亲同住,父母亲住在一个屋子里但不同房间,吕蒙正对他们奉侍得非常周到。吕龟图不久死去,朝廷诏令起复吕蒙正。不久,升为都官郎中,入朝任翰林学士,擢升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赐给他丽景门的住宅一栋。

几度拜相

李昉被罢免宰相后,吕蒙正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吕蒙正为人厚道宽容,有很高名望,以坚守正道自律。遇事敢出来讲话,每次讨论时政,有不公允的,一定坚持反对意见,皇帝赞许他能无所隐瞒。赵普是开国元老,吕蒙正是后来提升的官员,历任各种官职十二年,于是同任宰相,赵普很赞许他。不久,遭母丧,守丧未满三年,被重新起用。

先前,卢多逊任宰相时,他的儿子刚出仕就授官水部员外郎,后来就被当作常例。就此,吕蒙正上奏说:“臣出身进士及第,出仕时只授为九品京官。况且天下有才能的人,终身隐居于山林,没有得到朝廷丝毫俸禄的人多得很。现在,臣儿子刚成年,获此宠任,恐怕遭到上天谴责,请求以臣刚出仕时的官职补任他。”从此宰相的儿子只授给九品京官,成为法定制度。

淳化年间,左正言宋沆上奏疏违逆皇上旨意,宋沆是吕蒙正妻子的族人,因此而罢免吕蒙正吏部尚书一职,又任用李昉为宰相。

淳化四年(公元993年),李昉被罢免宰相,吕蒙正又以本官任宰相。与宋太宗奏对时,谈到征伐之事,宋太宗说:“朕近来的征讨,是为百姓剪除凶暴,如果好功黩武,那么天下百姓都灭尽了啊。”吕蒙正回答说:“隋、唐数十年中,四次征讨辽碣,百姓疲乏不堪。隋炀帝全军覆没,唐太宗运去土木攻城,这样都最终没有成功,况且治理国家的重点,在于国内勤修政事,那么远方之人必来归服,自然会得到安宁。”宋太宗同意他的意见。

至道初年(公元995年),诏令吕蒙正以右仆射身份出任河南府通判兼西京留守。吕蒙正到洛阳后,常常招引亲戚故交欢宴,政事主张宽静,委任僚属,政事自己只总体裁决而已。

宋真宗即位,进迁吕蒙正为左仆射。遇到朝廷营建奉熙陵,吕蒙正追忆感戴先朝所给予的优厚的恩遇,贡献家财三百多万作为营建经费的补充。宋太宗下葬那天,吕蒙正伏地哭泣极尽悲哀,人们认为合大臣之礼。

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朝廷诏令吕蒙正以本官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本朝以来三次任为宰相的,只有赵普和吕蒙正两人。郊祀礼后,加封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授给他太子太师一职,封为莱国公,改封徐国公,又封为许国公。

辞官归隐

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春天,吕蒙正上表请求辞官回洛阳。到朝廷告辞那天,坐轿到东园门,命令他的儿子扶着他到宫殿,对宋真宗说:“对远方的人要和平共处,停止战争节省财用,是古往今来的治国上策,希望陛下经常替百姓着想。”宋真宗赞许并采纳他的意见,于是升任他的儿子吕从简为太子冼马,吕知简为奉礼郎。吕蒙正在洛阳,有园亭花木,每天与亲戚朋友宴会,子孙环列,经常向他敬酒祝寿,怡然自得。大中祥符以后,宋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祀祠后土,经过洛阳,两次到他家,赏赐给他很多财物。宋真宗对吕蒙正说:“卿的几个儿子谁可以重用?”吕蒙正回答说:“我的几个儿子都不足任用。臣有个侄儿叫吕夷简,现任颍州推官,具有宰相的才能。”吕夷简从此被宋真宗垂注。

许国公的封命刚下来,吕蒙正就逝世了,终年六十八岁。追赠中书令,赐谥号为文穆。

标签: 吕蒙正北宋

更多文章

  • 王莽的治国方案为什么那么超前 王莽是一个什么样的统治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王莽

    对王莽是怎么样的一位统治者为什么他的治国方案能如此超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王莽,有些朋友对历史了解不多,他们认为当年王莽杀了自己所有的儿子,真的是这样吗?非也。其实当年王莽只是杀了自己的三个嫡子,并没有全部儿子。大家也知道,如果从历史评价而言,其实王莽

  • 石介:北宋学者、思想家,一生善于教育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石介,北宋

    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小字公操,兖州奉符县人,北宋学者、思想家、理学先驱,“泰山学派”创始人,号称徂徕先生,与孙复、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太常博士石丙的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进士,出任郓州观察推官,历任调任南京留守推官兼提举应天府书

  • 魏征去世之后,李世民都做了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唐朝

    魏征被李世民称赞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魏征活着的时候,唐玄宗对魏征非常信任和尊敬,多次给予他丰厚的奖励和高度的赞扬。其实,魏征活着的时候,照一般的情形来看,李世民对他应该很不好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魏征本来是李建成的首席谋士,曾多次建议李建成打击

  • 夷陵之战麋芳为何要选择投降东吴?之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麋芳,三国

    夷陵之战麋芳为何要选择投降东吴?之后是什么结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糜芳的先辈都时代为商,也因为这个原因糜芳的财产也是极为丰厚的,在早年间糜芳与哥哥糜竺都在徐州牧陶谦手下任职。兴平元年陶谦病逝,刘备被迎接做太守,刘备不敢接受。在陈登、孔融的再三劝说下,刘备遂领

  • 真实的薛仁贵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功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薛仁贵,唐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提及唐朝初年著名将领,薛仁贵绝对有着一席之地,那么真实的薛仁贵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功绩?生于名门望族,长于贫寒,侍奉两代君王屡立功唐朝初年名将薛仁贵原是名门望族世家子弟,他出身的家族是河东薛氏,薛家从南北朝时期到隋朝都是名人

  • 为何说曹丕是个心胸狭隘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曹丕,三国

    曹丕是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比起他父亲曹操来说,不管是在文韬武略上,还是在用人和气度上,都差远了,曹丕心胸狭窄,除了害死五子良将于禁,还害死了哪位大将?先看曹丕害死于禁的经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于禁在襄樊战役中,被

  • 朱元璋如果换成崇祯的话 朱元璋能解决明朝末年问题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崇祯

    把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他能彻底解决内忧外患,实现复兴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到一路上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其展现出来的魄力和眼光,是很多人都无法匹及的,而提到大明朝的覆灭,也会有不少人十分心疼崇祯皇帝,但是也有不少人说,如果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的话

  • 司马懿既然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懿,空城计

    对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小说《三国演义》描述司马懿是一个城府颇深的奸臣,正史《三国志》中描述司马懿是一个老谋深算,为曹魏鞠躬尽瘁的权臣。不论对司马懿的描述是好是坏,他们都表现了司马懿的不属于诸葛亮的强大智慧。《三国演义》

  • 荀彧作为汉朝最后一位忠臣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荀彧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荀彧,曹操

    对荀彧是汉朝最后1位忠臣,曹操为什么要杀害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次早朝上,曹操提出:要晋爵魏王。群臣一片沉默,献帝看向鸦雀无声的朝堂,内心一片冰凉。荀彧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出来,面向同僚骂道:“衮衮诸公,汉臣,一片枯木败草,无一骨节矣!”当着文武百官,

  • 在古代官员退休之后都会去哪?为何选择回到家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告老还乡,明朝

    告老还乡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退休制度。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如果这个官员是地方官,退休后回自己的老家生活。这一点,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直在京城当官的人,退休以后,他们也要回自己的故乡,这一点我们就不太理解了。为什么说不理解呢?其一,退休京官的妻子儿女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