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真的是为了拒绝外国商品吗?

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真的是为了拒绝外国商品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869 更新时间:2024/1/14 22:55:57

乾隆作为大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和康熙雍正一起创造了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所以他的成绩可圈可点,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乾隆当皇帝期间,由于他夜郎自大、固步自封,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这让大清与世界脱轨,并逐渐落后于世界各国,这导致了大清的灭亡。

同时,由于制度、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这让清政府遭遇西方列强时,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由他们宰割和签订一系列的屈辱条约。从之后的一系列事件看,闭关锁国是一个非常昏庸的决策,那么,作为一个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乾隆皇帝为何要做出闭关锁国的决策。

闭关锁国政策的起源还要追索到明朝时期,明朝时期实行的海禁,就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一种体现。明朝时期,倭寇猖獗,所以它通过海禁来打压倭寇,但同时也影响了对外贸然,使中原王朝和海外商人无法正常贸易。为了解决各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明朝大力发展朝贡贸易,通过朝贡来实现商品交换,所以朱棣时期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嘉庆将福建月港设为外贸港口后,商人可以在港口置换他们需要的中国商品,所以大多不去朝贡了,朱棣时期“万国来朝”的盛况也就不复存在。

清朝夺取中原后,由于郑成功还依然坚持反抗大清,这使得大清东南沿海威胁尚存,所以他们依然实行海禁政策。康熙时期,他开始对外用兵,不但灭了东南地区的三藩,还灭了郑经集团,这让大清东南沿海的威胁不复存在,随之大清也放松了海禁政策。康熙本人是一个开放,且对外国科技感兴趣的人,这让他有意愿和外国交流,和他们开展贸易,所以康熙时期的大清海禁政策并不严格。

雍正当皇帝后,大清发生了传教士教会冲突事件,这让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西方文化对封建传统思想的冲击凸显了出来,引起了清朝权贵的警觉,他们为了避免百姓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加强了海禁政策,开始限制百姓和外国交流。同时,清朝还出现了驱逐传教士的情况。

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创建的政权,这让他们的统治地位的合法性一直遭受争议,大清内部的反清复明情况非常严重。因为反清复明的情况屡禁不止,这让大清的前几位皇帝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松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清的前几位皇帝都比较勤政,且能力出众。他们创造了一个比较繁荣的大清王朝,但同时他们也将封建王朝的统治带向了巅峰,乾隆时期更是巅峰中的巅峰。

雍正乾隆时期,大清人口出现了暴涨,由几千万增长到了几亿,但同时,人口的增长也让土地矛盾尽显,百姓缺少足够的土地来耕种和养活自己。同时,乾隆自身的大兴土木、六下江南,以及纵容和珅贪污等,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使大清国内矛盾重重。这个时候,乾隆最想做的就是固化百姓思想,让百姓都认可自身统治,从而使国家稳定,不会危机大清和自身的统治。

清朝开展的对外贸易,虽然促进了商业繁荣,让他们既能够获得西方的商品,也能够将大清的商品出售出去,赚取银两,但是在和外国商人贸易的过程中,百姓除了会接触他们的商品外,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而西方开放自由的文化,与清政府的封建传统思想是对立的。

这让乾隆担忧,他害怕百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后,会加剧国内的反清复明浪潮,这会影响到大清的统治,对外贸易和自身的统治相比,在乾隆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大清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他们对西方的货物需求不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乾隆实行了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和西方来往。

大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为了拒绝外国商品,而是为了钳制百姓思想,使百姓能够认同传统封建思想,从而不会对自身的统治造成威胁。闭关锁国政策在牵制人民思想方面效果显著,这让大清逐渐与世界脱轨,以至百姓对外部世界的变化毫不知情,同时对外部国家事务也不感兴趣。

这种情况导致大清的官员、百姓,以及精英阶层,都对西方国家缺少清醒的认识,所以鸦片战争前期,大清对他们即将面临的威胁,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这也导致他们将不可避免的失败。同时,西方列强用舰船大炮打开大清国门后,大清内部一些人还夜郎自大,沉迷于天朝上国不能自拔,不愿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这也让大清的改革困难重重,充满荆棘。

标签: 清朝闭关锁国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南宋时期岳飞北伐有什么经过?岳飞北伐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宋,岳飞北伐,战史风云

    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以张邦昌被废为名,继续大举南侵。之后宋高宗一路南逃,过淮河,渡长江。南宋也进行北伐,由宗泽、岳飞、韩世忠、吴玠等抗金将领指挥,在黄河两岸曾经击溃伪齐和金国的联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背景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兵把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虏

  • 此人勇比吕布,为刘备卖命近30余年,为何始终是杂牌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吕布,刘备,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当中的人物赵云,他不仅文武双全,更是蜀汉几大名将之一。而在真正的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蜀汉五虎将,至于赵云,他也只是一个杂牌将军。他为刘备效命的23年中,立过了大大小小的战功,可是刘备也没有重用他,赵云的遭遇让人抱不平。其实在蜀汉还有一位猛将比赵云的遭遇更倒霉。他一直都是无人知晓,默默无闻。这个

  • 刘邦做了一个决定,为后来吕雉虐杀戚夫人埋下伏笔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汉朝,刘邦,野史秘闻

    有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比男人在战壕中赤手搏杀更为残忍的事情,就是女人之间的嫉妒。说这句话的人,他是了解女人的。在中国历史上,当人们要从浩如烟海的往事中挑出一件事来诠释人性的残忍时,男人的那些在战争中的作为,都是不值一提的,历史上,能够称之为残忍之事的,当要提到两个女人的名字:吕后、戚夫人。这两个女人

  • 张苞跟张飞是什么关系?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苞,三国,风云人物

    张苞是张飞的儿子,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张飞勇猛善战,张苞自然也非常勇猛,刘备伐吴,诸葛亮北伐,张苞和关兴都立下了大功。那么,张苞是怎么死的呢?他的武艺如何?这里重点讨论演义。张飞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之后,张苞就继承了父志,并使用其父张飞的兵器丈八蛇矛,跟随刘备伐吴,上阵杀敌。张苞和关兴在战场上奋勇作

  • 古代负责接生的“稳婆”,为何社会地位那么低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自古以来繁衍是生物的重要的一环,人类也不例外,而生育这项重任则完全在女性上。自古以来生育就是一项艰难的责任,即使是医疗条件发达的现代,也时有发生因为分娩而遇到生命危险的状况,而在古代这个风险则是更加的高,因此出现了“接生婆”这个职业。按理说,这样重要的职业应该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但事实上“接生婆”在古

  • 松锦大战中,洪承畴为什会输的一败涂地?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松锦大战,明朝,战史风云

    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不少优秀军事指挥官,其中洪承畴要算是里面的佼佼者。洪承畴家境贫寒,早年曾帮母亲卖豆干为生。后来在亲友的资助下,才正式开始了求学之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23岁的洪承畴在殿试(科举考试最后一关)上发挥出色,取得了二甲第十四名的成绩,赐进士出身。此后,洪承畴历任刑部江

  • 马超:五虎上将中最惨的将领,妻子被霸占全家都丧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超,三国,历史解密

    说到马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位列五虎上将中。在刘备大江山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即便是这样,他的人生遭遇却是非常的惨烈,戎马一生,最后去世时年仅47岁,为什么呢?可以说是生不逢时,起初是在曹操的麾下卖力。但是因为曹操的生性多疑,最后给他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万般无奈之下,最后投降于刘备,相比其他四位虎

  • 她是朱由校的养母,操控皇帝还想控制朝政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由校,明朝,野史秘闻

    万历四十八年,当了将近半个世纪皇帝的明神宗终于驾崩了,隐忍了十九年的太子朱常洛也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日,登基继位。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明神宗的丧期都没结束,明光宗朱常洛才当了一个月皇帝也驾崩了,连年号泰昌都没来得及改。这样,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就是新任的明朝皇帝。然而,此时的群臣,却很难见到朱由校,更不用

  • 张惠死后,朱温有着怎样的转变?他为何会被亲儿子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朱温,即梁太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国皇帝,他在位六年,最后却被亲子朱友珪弑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梁太祖朱温卧病在床,三子朱友珪带500牙兵闯入,朱温大骂:“我早怀疑你会反叛,后悔没早点下手杀了你,你竟要弑父?”儿子瞪眼对骂:“你这乱伦的老畜生,

  • 从贵妃晋封为皇贵妃,为何成了后宫妃嫔最难逾越的鸿沟?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的后宫等级制度经过努尔哈赤时期的“草创阔略,宫闱未有位号”;皇太极时期的“位号既明,等威渐辨”;顺治皇帝的多方摸索,“议定而未行”;直到康熙年间才“典制大备”,形成了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明确制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根据《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康熙以后,典制大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