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邦做了一个决定,为后来吕雉虐杀戚夫人埋下伏笔

刘邦做了一个决定,为后来吕雉虐杀戚夫人埋下伏笔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08 更新时间:2024/1/18 10:18:54

有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比男人在战壕中赤手搏杀更为残忍的事情,就是女人之间的嫉妒。说这句话的人,他是了解女人的。在中国历史上,当人们要从浩如烟海的往事中挑出一件事来诠释人性的残忍时,男人的那些在战争中的作为,都是不值一提的,历史上,能够称之为残忍之事的,当要提到两个女人的名字:吕后、戚夫人。这两个女人没有刀光剑影的厮杀,可是却给整个中国历史,留下了最惨无人道的记录。

刘邦是一个懂得如何争夺天下的人,作为一个浪荡子弟出身,从他开始想图谋天下的那一刻起,他就摒弃了很多自己的欲望,一心想的只是装出来一副忠厚老实的形象,可是就像你林肯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可以骗所有人一时,也可以永远骗一小部分人,但是却无法永远的去欺骗所有人。刘邦本性便不是安分守己之人,在生死颠沛的乱世中,欲望更加的是藏匿不住,而他的发妻吕雉,全无女人的柔情,可以做一个事业的贤内助,却没办法做一个风情万种的枕边人,就在刘邦倍感寂寞的时候,戚夫人如约而至,她心中没有吕后那么重的心机,也对行军打仗没有半点谋略,她所知道的,就是如何讨好一个男人的欢心,如果让男人在疲惫的时候,可以开怀大笑,这是她的魔力,这种魔力看上去很微小,但是却能够抓住刘邦的心。

据说有这么一件事,在和项羽争霸时,刘邦曾经两天不曾入睡,吕后和樊哙用尽了所有的劝谏,都无法让刘邦从地图边挪动脚步,不得以的时候,吕后只好求助戚夫人,戚夫人不进军帐,只是在自己的营房中轻声的唱了几句歌词,就让刘邦像个被绳线牵动的木偶一样,自己循声而往,在戚夫人那里足足歇息了一天一夜,这件事给了吕后非常大的打击,也让樊哙对戚夫人心有顾虑,埋下了自己后来身死的伏笔。等到刘邦做皇帝之后,皇后的宝座自然是吕雉安坐,不过皇后虽然尊荣,但只要吕后是女人的身份,她就不得不依附在刘邦对她的宠爱上,可惜吕后已经是人老色衰,刘邦对她只是一种不离不弃的感恩,以及朝臣们对于吕后的拥护。吕后知道,这些所谓的夫妻情分在帝王家是不值一提的,最为重要的事情,则是保证自己的儿子,以后可以继承皇位。

据说,吕后曾经在有一次跟刘邦吃饭中,把刘盈的名字念叨了数十次,刘邦挪揄道:皇后如此忧心,是怕我将自己的儿子忘掉吗?吕后的失态也让刘邦清楚,自己的发妻,最顾念的事情是什么,刘邦也算是对吕后情分有加,不久之后就立了刘盈作为太子,让吕后吃了很大的定心丸。刘邦如此的仗义,可是戚夫人却也非常的担忧,刘邦老迈,自己青春尚在,如果等到刘邦死后,自己作为先帝妃子,该要如何立足呢,虽然戚夫人对争名夺利没有兴趣,朝堂政事更是充耳不闻,可是皇位那么大的诱惑,戚夫人怎么能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去坐呢?

仗着跟刘邦的日夜情浓,戚夫人几次三番地哭啼哀求,说是吕后势大,内外朝廷皆有人拥护,自己只是一心伺候陛下,以后陛下仙登,孤儿寡母如何在这宫中立足?刘邦并非是耳根子软的男人,可是戚夫人的话却也提醒了他,让他审视刘家和吕家之间的冲突,吕后本身就富有心机,长年累月,也是根基稳固,如果刘盈继承了皇位,那么吕家更加的势大,到时候刘氏能不能稳守天下,还是一个未知之数。所以左右权衡后,刘邦决定要更换太子。

刘邦给了戚夫人一个尊荣无加的机会,但是朝堂中却遭受到了很大的抵制,吕后的儿子做皇帝和戚夫人的儿子做皇帝,所带来的局面时截然不同的,如今朝堂格局稳固,倘若让戚氏成了新的朝堂新贵,那么这眼前的利益格局就要重新划分,谁又愿意给戚家人让步呢,刘邦提出易储后,吕后便不动声色,她深知不用自己去闹,朝堂上的大臣们,就断然不许一个跟他们毫无瓜葛的势力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刘邦征战了大半生,在政治上却是略显幼稚,不要说其他人,就连刘邦认为是自己的忠犬樊哙,都果断反对自己易储,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戚夫人看到这么浩大的反对声,她也不敢再提。

可是搭弓没有回头箭,戚夫人为自己儿子争取皇位的手段,一旦用了,就必须成功,不成功那就是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隐患。不动声色的吕后,在心里却是早已经五内俱焚,她的怒火只能是积累着,戚夫人要的东西,不是皇位,是她吕氏的繁荣存亡,等到刘邦死后,吕后便用世界上最残酷的手法——人彘,让戚夫人这位绝代佳人,品尝尽了一个女人所能得到的所有残忍。

标签: 刘邦汉朝刘邦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张苞跟张飞是什么关系?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苞,三国,风云人物

    张苞是张飞的儿子,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张飞勇猛善战,张苞自然也非常勇猛,刘备伐吴,诸葛亮北伐,张苞和关兴都立下了大功。那么,张苞是怎么死的呢?他的武艺如何?这里重点讨论演义。张飞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之后,张苞就继承了父志,并使用其父张飞的兵器丈八蛇矛,跟随刘备伐吴,上阵杀敌。张苞和关兴在战场上奋勇作

  • 古代负责接生的“稳婆”,为何社会地位那么低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自古以来繁衍是生物的重要的一环,人类也不例外,而生育这项重任则完全在女性上。自古以来生育就是一项艰难的责任,即使是医疗条件发达的现代,也时有发生因为分娩而遇到生命危险的状况,而在古代这个风险则是更加的高,因此出现了“接生婆”这个职业。按理说,这样重要的职业应该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但事实上“接生婆”在古

  • 松锦大战中,洪承畴为什会输的一败涂地?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松锦大战,明朝,战史风云

    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不少优秀军事指挥官,其中洪承畴要算是里面的佼佼者。洪承畴家境贫寒,早年曾帮母亲卖豆干为生。后来在亲友的资助下,才正式开始了求学之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23岁的洪承畴在殿试(科举考试最后一关)上发挥出色,取得了二甲第十四名的成绩,赐进士出身。此后,洪承畴历任刑部江

  • 马超:五虎上将中最惨的将领,妻子被霸占全家都丧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超,三国,历史解密

    说到马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位列五虎上将中。在刘备大江山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即便是这样,他的人生遭遇却是非常的惨烈,戎马一生,最后去世时年仅47岁,为什么呢?可以说是生不逢时,起初是在曹操的麾下卖力。但是因为曹操的生性多疑,最后给他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万般无奈之下,最后投降于刘备,相比其他四位虎

  • 她是朱由校的养母,操控皇帝还想控制朝政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由校,明朝,野史秘闻

    万历四十八年,当了将近半个世纪皇帝的明神宗终于驾崩了,隐忍了十九年的太子朱常洛也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日,登基继位。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明神宗的丧期都没结束,明光宗朱常洛才当了一个月皇帝也驾崩了,连年号泰昌都没来得及改。这样,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就是新任的明朝皇帝。然而,此时的群臣,却很难见到朱由校,更不用

  • 张惠死后,朱温有着怎样的转变?他为何会被亲儿子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朱温,即梁太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国皇帝,他在位六年,最后却被亲子朱友珪弑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梁太祖朱温卧病在床,三子朱友珪带500牙兵闯入,朱温大骂:“我早怀疑你会反叛,后悔没早点下手杀了你,你竟要弑父?”儿子瞪眼对骂:“你这乱伦的老畜生,

  • 从贵妃晋封为皇贵妃,为何成了后宫妃嫔最难逾越的鸿沟?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的后宫等级制度经过努尔哈赤时期的“草创阔略,宫闱未有位号”;皇太极时期的“位号既明,等威渐辨”;顺治皇帝的多方摸索,“议定而未行”;直到康熙年间才“典制大备”,形成了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明确制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根据《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康熙以后,典制大备。

  • 松锦大战崇祯皇帝是怎么操作的?做了哪些决定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松锦大战,明朝,战史风云

    在大明朝崇祯时期,关外的满清皇太极接过了他老爹反抗的大旗,继续在关外进攻关宁防线,只不过他的攻击力度不太大,他正忙着建立满清,而在大明的关内,李自成等一大批的人也在忙着起义,他们这些人手里都有着几十万的大军,相对而言,大明就有些尴尬了,手里往往都只有几千几万人来对抗起义军,满清的关外大军和大明内部的

  • 蒙古铁骑踏遍了亚欧大陆 他们究竟是怎么败在朱元璋手里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蒙古,朱元璋,历史解密

    历史上,元朝的蒙古人凭借着自己几乎无敌的骑兵,打下了宋氏的江山。不仅如此,他们还征战四方,铁骑踏遍了亚欧大陆。当然,宋朝的灭亡可以说是咎由自取,皇帝昏庸,国内混乱,早已脆弱的不堪一击。又因为多年的重文轻武,导致军力孱弱,在遇到猛如猎虎的蒙古骑兵,自然是毫无抵抗之力。蒙古骑兵可以说一战成名,其威名几乎

  • 8岁儿子登基,母亲想当太后却被满门抄斩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衎,汉朝,野史秘闻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刘奭驾崩,19岁的太子刘骜继位,史称汉成帝。汉成帝称帝之时,汉元帝时期遗留下来的宦官势力极其庞大,为了制衡宦官,汉元帝出了一个损招,用外戚对付宦官,于是,太后王政君家族中,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王莽更是年仅24岁,便进入中枢为官。公元前18年,汉成帝将赵飞燕、赵合德这对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