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彻既非嫡又非长,他为何能替代太子刘荣成功上位?

刘彻既非嫡又非长,他为何能替代太子刘荣成功上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8 更新时间:2024/1/14 4:35:55

刘彻出身不凡,据史书记载,在其出生之前,刘也做了个怪梦,在梦中他看到一只红色的大猪从天而降,落到了王娡居住的崇香阁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醒来后,刘启认为太过荒诞,于是让当时久负盛名的相师姚翁来给他解梦。结果,经过一番演算后,姚翁告诉刘启,说崇香阁中将会诞下一位英主,西汉也将因为此人会走向繁荣昌盛,四夷臣服的辉煌时期。

不久,汉文帝病逝,刘启登基继位,是为汉景帝。

就在刘启登基不久,刘彻出生。这让刘启觉得刘彻果然是不凡之人,于是便给他取名“彘”,也就是“猪”的意思,希望他能如相师所言,为西汉带来繁荣富强。

当然,孩童时期的刘彻确实不凡。

《汉孝武故事》中记载,刘彻3岁时,他父亲刘启便把他抱在膝上问他:“乐为天子否?”刘彻回答道:“由天不由儿。愿每日居宫垣,在陛下前戏弄。”

这意思是说做不做天子,是上天所决定的,不是我愿不愿意的的问题,儿子只希望每天都能居住在宫中,陪着陛下,以尽天伦之乐就可以了。

试想,刘彻才3岁,就能应对如流,汉景帝怎会不为之惊叹,从此更是对刘彻刮目相看。

在刘彻7岁时。刘启有次考他背数万言的古文,结果他很快便背了出来,竟没有一点遗漏。之后刘启赞他“圣彻过人”,于是将他的名字改为“刘彻”,意即“智慧圣德”。由此可见,汉景帝对于刘彻的喜爱。

不过,即使汉景帝再怎么喜欢刘彻,却还是没有立其当太子。

没办法,刘彻出身太差。其乃是汉景帝第十子,且不是皇后所生,非嫡非长。

当然,汉景帝也没有嫡子,汉景帝的皇后薄皇后,是他在做太子时,他的祖母薄太后为了巩固娘家的地位强塞给他的,而他即位后,薄氏便天经地义成为了皇后。然而,因为这本是场政治联姻,刘启对薄皇后根本没有感情,而二人在成婚后也并未诞下子嗣,所以汉景帝并没有嫡子。

但是,汉景帝有长子,即栗姬之子刘荣

不过虽说汉景帝最后立了长子刘荣,但其资质平平,没有一点做帝王的明主之气。他能坐上太子之位,只因他是长子。

汉景帝对于刘彻的宠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于王娡。而王娡同样也是颇有野心,虽然自家,儿子刘彻非嫡非长,但她却一心望子成龙。当初刘彻年仅四岁,王娡便抓住馆陶长公主被栗姬拒婚的机会,搭上了馆陶长公主这条大船,有了皇帝亲姐姐的帮助,即使刘荣是太子,刘彻依然有翻盘的可能。

果不其然,没多久机会便来了。

公元前151年,无子无宠的薄皇后被废。王娡便开始想到除掉栗姬母子的办法。她开始收买大臣,让他们在汉景帝面前推举栗姬为皇后。这一下可惹怒了汉景帝,因为当时汉景帝已经病重,这话不是在咒汉景帝早点死吗?

且因为馆陶长公主的不停进言,对于栗姬母子早有不满,于是一怒之下,直接废掉了刘荣。王娡母子成功上位。

王夫人又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文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帝怒曰:“是乃所当言邪!”遂案诛大行,而废太子为临江王。”

总结来看,非嫡非长的刘彻之所以能够成为汉武帝,除了他本身具备的才能以外,还得感谢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母亲王娡,一个则是他的岳母馆陶公主。如果没有这两位帮助,他或许永远就只是一个胶东王。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八贤王并非不是凭空塑造的,那么他是宋朝哪一个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杨家将》中有个“八贤王”,凭手中一把先帝御赐的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在《三侠五义》《包公案》中,也经常出现“八贤王”,帮助包拯展昭解决一些朝廷上很难解决的问题。而除了包公戏杨家将之外,呼家将和寇准等忠臣英烈的小说和影视剧里也都少不了八贤王这个角色。这位八贤

  • 在古代人眼里,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我们都喜欢用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来形容女子,这两种类型的女子到底有何差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家闺秀,顾名思义,指世家望族中才貌双全、品行优良的女子。最大的特点是“富而不娇,贵而不矜。”

  • 清朝的内务府具体是干什么的?内务府权利大不大?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清朝入关后,很多制度都沿袭过去其他朝代的传统。如六部九卿、内阁大学士等。但内务府却是清朝独创的机构。那么清朝的内务府具体是干什么的?内务府权利大不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内务府的日常事务中,就是管理皇家财物、饮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琐事和各项礼仪。如果说六部、内阁是外朝,掌管国事,那

  • 汉朝绣衣使者主要是做什么的?绣衣使者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汉朝绣衣使者主要是做什么的?绣衣使者的历史影响有哪些?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支秘密警察,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汉武帝给他们冠名曰“绣衣使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简介西汉绣衣使者作为中央的重要“使臣”,奉诏督察各地,一度非常活跃

  • 中国的古代军队有阵形吗?古代打仗为何一定要有阵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阵形,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有阵形吗?答案显而易见:不仅中国有,欧洲也有。战阵、阵法或阵形是一种战争的技术手段,它被运用于战争之中显然有着必然性与必要性。那为什么古代打仗一定要有阵形呢?与现代不同,古代的信息通讯技术极为落后,战场的信息、命令是很难迅速层层传递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尽管在古代

  • 清代的皇帝每天都要上朝吗?事实上又是怎么一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皇上驾到,众臣早朝”、“有本启奏,无本退朝”,这是清宫影视作品中十分常见的两句台词。也让人自觉不自觉地认为,清代的皇帝每天都要上朝的。其实,还不是这么回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皇帝上朝是天经地义的,历朝历代的皇帝莫不如此,清代自然也不例外。但这并不说明清代的皇帝每天都要上

  • 在一般人眼中皇帝肯定骄奢淫逸,刘裕为何却很节俭?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裕,节俭,文史百科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皇帝肯定骄奢淫逸,更不要说是盛行奢靡的魏晋,皇帝不得天天炫富。但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却很节俭,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晋以来,世风崇尚奢靡,赛豪华,斗富丽的故事很多。刘裕因为经历过贫困生活,所以他十分注意禁止奢靡作风。他平时清简寡欲

  • 郑和是太监之身,他为何能被朱棣钦点为下西洋的最佳人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郑和下西洋”始于明初永乐年间,前后共经历七次,最后结束于英宗正统初年,时间跨度近三十年之久。这次航海活动,是大明王朝一次实实在在的外交活动。而太监之身的郑和,凭什么能够被永乐皇帝钦点的为这一重要外交活动的首领,成为天朝上国的首席代言人?这似乎会给人一种我天朝上国无人的感觉。其实不然,永乐皇帝选择郑

  • 武则天作为第一位女性皇帝,她怎么加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卒于公元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周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统女皇帝。十四岁进宫,被称作唐太宗才人,赐号“武媚”。公元655年成为皇后,公元674年,加为“天号”,开始参政议政。公元690年,称帝定国号为周。在位期间,能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才,所以贤才大量

  • 饮酒行令是古代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最早诞生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饮酒行令,古代,文史百科

    酒令是汉族民间风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行令者又称“酒司令”。而这个“司令”权是要轮流来行使的,所以轮到的人也叫“关主”。又称"行令饮酒"。酒令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